公民寫手

從農之路- 默默米育苗大危機!

年算是過完了,長長的九號省道又恢復了往常的通暢。白天還有些部落裡的人家捨不得把院子裡的大圓桌收起來依然圍爐烤肉,只是圓桌不再滿座。晚上還會聽見院子外零星的煙火爆炸聲,火樹銀花嘩啦啦落下來的火星每次都嚇得棕狗GABEE全身發抖不停狂吠,既像是示威又像是求饒。

今天是默默米102年第一期重新育苗的第10天,穀子順利地長芽發根來到第二葉,初春的天氣多變化,早晚溫差大,時晴時雨有時還會刮大風,對秧苗們的成長無疑是個挑戰,對於使用自然農法同時又嚐試秧盤育苗的農夫們來說,情況更是艱鉅。

默默米重新育苗後10日

2012年的尾聲,鹿野的自然農法農夫們各自開始準備秧盤育苗的前置作業。我先是拿著電鑽,每天10個小時,花了10天,手肘差點因此發炎,終於將110個傳統秧盤改造為每個約1500至2000個孔洞的多孔性秧盤,加上上一期已經改造好的秧盤,一口氣湊足了一甲地的量(一分地預估26片秧苗)。接著我將自家採種第三代的默默米種子泡入鹽水,利用鹽水比重(密度1.17)使較輕的穀種浮起撈除,留下品質較好的種子,隨即將種子洗清裝在一包一包的洗衣袋裡,拿到附近清澈的小圳溝,用低溫含氧量高的山泉活水開始浸種。種子進入復甦的倒數計時(第一期通常是六天),在這預計六天的時限之內,要整理好一條足以容納所有秧盤的平坦苗床,抓準並調整水位,並在苗床上鋪上一層白色的紗網。最後我和鹿野自然農法農夫們一起同心協力,用兩天篩出約2.5公噸的苗土(一個秧盤約分配3~4公斤的土壤),篩掉石頭和稻稈,保持土壤適當的團粒結構和孔隙…

育苗前置工作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迎接如同新生兒般的發芽種子。農夫的心情如同照顧嬰兒般,將他呵護在一個溫暖舒適,有著昏黃燈光的小房間裡,嬰兒床上舖著鬆軟的棉褥,將嬰兒捧在手心上,注意著每一個細節…。自然農法要讓種子們能在適合的團粒結構中發根,土壤保持濕潤但鬆軟,要讓根系能恣意地穿過多孔秧盤深入大地而茁壯,這就是自然農法秧盤育苗。六天後,102年1月22日,各家自然農法的種子準備就緒,一粒粒均勻地灑落在一盤一盤的苗盤中,種子的數量精準控制在每盤100~120公克左右,讓每個種子都有足夠的空間生長。

當一切似乎都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人的心裡難免會覺得勢在必得而有所期待。沒想到三天後種子發芽稀稀落落,我開始覺得不對勁,擔心得晚上睡不好覺,也無法發自內心大笑。七天後,看著秧苗們仍然垂死掙扎的樣子,穀子身上沾著粉紅色的或是白色絨毛狀的病原菌,我的腦袋就像是一團糾結的繩子,想要解開卻遭來更多的混亂糾纏,一時竟也起了放棄或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頹喪念頭。

立枯病徵出現

不是沒有想到要從頭來過,但是內心老會有一股懊惱的氣息讓腦袋一片混沌,強烈地感覺到那種心有不甘的挫折感,心裡深處更藏著害怕再一次失敗的恐懼。上網搜尋了一下,發現和立枯病的病徵頗為類似,不知道是在哪一個環節,我竟然讓種子們生了病,不過現在就算知道了又有何用? 眼睜睜地看著260盤生病的秧盤發愁而束手無策,我就這樣頹喪了三天,有一度我覺得自己就好像沒有進季後賽的球員,球季已經提早結束,我還抱著鴕鳥心態期待會有奇蹟出現…

2月1號早上起床,奇蹟沒有出現,但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元氣一點一點地回到身上,心情稍稍回復平靜,「面對」的念頭才比較能夠定置在思緒之中。為了延續默默米的種源,也讓家裡不至於出現斷糧危機,重新育苗看來勢在必行,可是如果把一甲地全部壓在重新育苗上,萬一再次失敗,這一期可能就無法趕上水稻的生長時節,為了降低風險,我苦思著應變之道。

偶然看見一篇台灣進口黃豆的新聞,說台灣進口的黃豆中並無嚴謹的區分食用等級與榨油、飼料用等非食品等級,結果人民吃的黃豆有九成是非食品等級的黃豆,非食品等級的黃豆多為基因改造也有較容易有農藥殘留。除了感覺到不可思議,也有些憤怒。我在船運公司待過,那散裝貨輪的貨艙裡是個甚麼樣的景色我可是清楚得很,如果黃豆是從那種環境運來的,鐵定不應該是拿來給人吃的吧! 終於了解為什麼用“喜願大豆特工隊”這種國產食品級的黃豆做出來的豆漿就是比較香醇,我替自己只喝自己做的豆漿而感到慶幸,卻想起我老媽,因為她最喜歡吃的就是豆製品。

想到這裡,我的眼神稍稍跳動起來,我還記得木村阿公說種黃豆就是土壤最天然的肥料,利用觀察黃豆的根瘤菌數量也可以了解土壤的含氮量。我稍稍翻查了一下關於黃豆的資料,三月正是花蓮台東播種黃豆的季節,突然間我心裡燃起希望,心想那乾脆就拿五分地來種黃豆吧,那晚,我終於得了一夜好眠。

2月2日,過年前一個禮拜,一切又重新活了起來,太陽照耀大地,一切開始又有了生氣。我到了田裡和原本的秧苗們說了對不起,一盤一盤倒掉重新洗乾淨,然後重複先前的所有步驟,不過這次我只準備了一半的量。我打了一通電話和我媽說今年不回家過年了,拜託她一定要拿默默米來煮團圓飯,就算是我今年用桌上的米飯跟大家團聚吧。

2月9日,立春後五日,除夕。我再度把一盤盤秧盤擺上苗床,看著黃澄澄的穀子躺在濕潤的土壤裡,粒粒都在尖端冒出了白色的芽。我的身體疲累,一旦勞動起來,腦袋就容不下絲毫雜亂的思緒。直到那一刻,我的內心又重新燃起一股新的希望,也才在那一刻感覺空氣中早已散發出一股濃濃的過年氣氛。

 

今年的默默米, 一半稻米。一半黃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