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半世紀,原生種「台灣大豆」重現南投

別再說「芝麻綠豆」了,你知道「芝麻大豆」嗎?在南投消失半世紀的原生種「台灣大豆」,最近成功復育7萬7千多顆種子,一半交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保管,剩下的種在網室,將來要成立「台灣大豆生態展示中心」。它們雖然沒有食用價值,更小如芝麻、不到目前栽培用大豆的十分之一,卻是改良大豆、抵禦病蟲害的最佳救火隊,發現者、台灣大學植物科學所名譽教授黃增泉形容:「復育成就,可比櫻花鉤吻鮭」。

台大植物科學所名譽教授黃增泉(右),十年前在南投發現原生種的「台灣大豆」,開啓台電保育契機。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左)也表示,將會設立生態展示中心導覽解說.JPG
台大植物科學所名譽教授黃增泉(右),十年前在南投發現原生種的「台灣大豆」,開啓台電保育契機。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左)也表示,將會設立生態展示中心導覽解說

可改良抗病蟲害品種,學者:「復育成就可比櫻花鉤吻鮭。」

台灣目前種植的大豆品種,多從國外引進改良。但日本人早在1928年,在新竹發現野生的「台灣大豆」,桃園新屋、大溪、淡水、高雄及南投霧社,也都有分布紀錄,這些珍貴的種源,卻都在日本的標本館,在南投更已消失半個世紀。

臺灣電力公司2004年建造萬大水庫松林分廠,身為環評委員的黃增泉,無意間在廠區附近,發現台灣大豆蹤跡,要求要納入環評規範,才開啓台電保育的契機。台電2004年起進行「台灣大豆」的監測,經過8年監測、3年復育,日前成功採收。

「我還特地送到日本東北大學鑑定呢!」高齡82歲的黃增泉笑說,當初只是探勘水庫用地,意外在附近發現「台灣大豆」,為求謹慎,還特地送到日本鑑定,確認是在南投消失近半世紀的「台灣大豆」。看到台電近三年復育的成果,黃增泉肯定說:「復育成就可比櫻花鉤吻鮭。」

「台灣大豆」雖無食用價值,但純正的本土基因,卻是對抗病蟲害的最佳救火隊。長期關注野生大豆的中興大學農藝系教授葉茂生表示,台灣在60年代曾經發生大豆病蟲害,遍尋不著治療方法,最後引進印度的品種改良,才救了台灣的大豆產業。

葉茂生表示,「台灣大豆」有四種,萬大地區發現的和桃園、新竹一帶應是同一種;不過「台灣大豆」蛋白質含量和抗水性沒有那麼好,短期內應不會和栽培用的品種雜交,但仍需保存,以備不時之需。

台灣大豆為一年生植物,約在7~9月開岀蝶形紫花(圖:台電提供)台灣大豆8~10月結果,一個果莢約有3粒種子(圖:台電提供)

台灣大豆8~10月結果,一個果莢約有3粒種子(圖:台電提供)台灣大豆為一年生植物,約在7~9月開岀蝶形紫花(圖:台電提供)(下)原生種的「台灣大豆」小如芝麻,不到一般大豆十分之一。

原生種的「台灣大豆」(左)小如芝麻,不到一般大豆十分之一

聽聞可抗病蟲害,台電人員無心插柳卻成蔭

黃增泉開啓台電保育大豆的契機,但台電土木組課長康宏呈也功不可沒。 從工程到生態保育,台電人員不諱言,一開始是為了符合環評。康宏呈說,他3年前他第一次看到「台灣大豆」時心想「黑嚕嚕,能吃嗎?」但後來聽到生態顧問公司說,美國1954年發生嚴重的大豆蟲害,引進中國的野生大豆,才解除危機;他才意識到野生大豆的重要,向生態顧問公司要了種子,種在辦公室外面空地。

第一次種大豆,康宏呈處處感受驚喜。「台灣大豆」的種子,小得像芝麻,又只能用人工採收,他用剪刀一個個剪下豆莢,小心翼翼取出大豆,眼睛都快花掉;後來,他無意間發現,豆莢曬乾後,會自動彈開,省去不少取豆工夫,他開心地說:「看著植物成長,成就感真是無與倫比。」他第一年就育出上千顆大豆,連生態顧問公司都回頭跟他要種子,台電也擴大復育。

其實,康宏呈生性愛「捻花惹草」,經常撿回遭人丟棄的蘭花,重新種植,辦公室外空地,就是他的小花園。無意間成為復育大豆的前鋒,他靦腆地說「真拍謝」,本只是無心插柳,公司卻如此看重,「讓我也覺得好像做了什麼偉大的事。」

在台電工作30多年的康宏呈,平日就喜歡種花草,無心插柳種出國寶級的「台灣大豆」,讓他驚喜又開心
在台電工作30多年的康宏呈,平日就喜歡種花草,無心插柳種出國寶級的「台灣大豆」,讓他驚喜又開心

因應氣候變遷,專家籲政府儘快建立保種政策

「台灣大豆」重現南投,長期推動台灣保種的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肯定台電的努力,也呼籲政府:儘快建立完善的種原蒐集政策。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的「作物種原中心」,是目前官方最完善的種原資料庫;但郭華仁表示,政府的種原保存太過被動,只提供保存空間和技術,卻未制定完整的種原蒐集政策,還要民間主動通報、採集。

郭華仁強調,氣候變遷快速,各國都積極保存種原以備不時之需,國際也有許多種原資料庫可互通,政府應該儘快制定全面性的政策,蒐集散落各地的種原,才能因應環境變遷

南投仁愛鄉的親愛國小學生,種下台灣大豆幼苗,希明年能看到更多本土大豆
南投仁愛鄉的親愛國小學生,種下台灣大豆幼苗,希明年能看到更多本土大豆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