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杯葛食管法修法 過年「食在」不安心

讓民眾「食食在在」圍爐過好年,為何如此困難?

台北市衛生局1月13日發佈年貨大街調查,發現市售金針二氧化硫殘留不合格率高達38%。此外,年菜中常見的豆類製品有基改疑慮,Q彈的火鍋料又可能含過量的磷酸鹽,餐桌上的食安,有賴強而有力的《食品衛生管理法》把關。偏偏新版的《食管法》修正草案受到執政黨杯葛而趕不及在本會期通過,讓眾人對新年度加強食品安全的期待,再度落空。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公布的第二波年貨大街稽察結果,蝦米、蠶豆、魷魚絲、豆乾、金針,分別檢出己二烯酸(防腐劑)、二氧化硫(漂白劑、防腐劑)超標,其中金針抽驗50件,就有18件二氧化硫超標。(不合格金針名單詳見台北市衛生局網站)

其中,己二烯酸、二氧化硫屬於單方食品添加物,《食管法》規定,單方食品添加物必須查驗登記,由單方組成的複方食品添加物,則必須到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強制登錄,揭露成份。

去年爆發毒澱粉事件,立法院5月快速修訂《食管法》,將食品摻偽罰則大幅提高到1千5百萬,未料10月又爆發大統混油添加銅葉綠素事件,因此立法院這個會期再次重修《食管法》,特別加強食品添加物的管理,恢復防腐劑、抗氧化劑、漂白劑的複方食品添加物查驗登記,希望從源頭管理食品添加物的流用,降低不合格食品發生的比例。

不過,新版《食管法》疑遭執政黨杯葛未排入議程,立委田秋堇及學者、醫師距離立法院會期結束僅剩一天的關鍵時刻,呼籲變更議程,讓《食管法》儘速二、三讀;但受到朝野協商影響,以時程來不及為由,將《食管法》排入下個會期的議程,預計三月之後才展開審理。

防腐劑、抗氧化劑、漂白劑恢復查驗登記

新版《食管法》第21條規定,防腐劑、抗氧化劑及漂白劑,必須在2015年7月1日前完成查驗登記,其他複方食品添加物,則按照登錄資料,送交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諮議會,按風險高低決定查驗登記的優先順序,並在2015年7月1日前提出查驗登記的時程表。

《食管法》兩次修法,立委和食藥署多次為了查驗登記角力,食藥署認為,國內目前有20多萬筆複方食品添加物,查驗登記曠日費時;民間團體則指出,2000年廢除複方查驗登記後,不肖廠商摻入非法添加物,以複方進口卻不必經過任何查核,食安漏洞百出。

複方食品添加物充斥在你我周遭,去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主任金惠民就指出,火鍋料中的魚丸、甜不辣,多數含有磷酸鹽類添加物,吃起來才能Q又彈牙,業者標示的增稠劑、品質改良劑、膨脹劑等,可能就是這些磷酸鹽類的複方。

新版《食管法》恢復查驗登記是一大創舉,據了解,朝野協商時,食藥署仍猶豫再三,最後加入食品諮議委員會審核、2015年生效等但書,才終於讓步;不過已有學者指出,食品諮議委員會的委員組成是關鍵,若不詳加監督,恐被食藥署把持,無法落實查驗登記。

基改食品首入母法,但散裝標示僅限原型豆、豆漿

新版《食管法》也首度將基因改造食品納入母法。現行基因改造食品相關規定,僅是食藥署行政命令,新法明訂,基改食品原料「非經中央主管機關查驗登記並發給許可證,不得製造、加工、調配、改裝、輸入或輸出。」且必須明確標示,長期推動基改食品立法的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形容:「這是我國修補立法落後歐洲與日本十年的契機。」

台灣每年進口230萬噸黃豆,近九成是基因改造,除了榨油、飼料用,其餘多成為你我餐桌上的豆漿、豆腐,但基改風險未明,郭華仁指出,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都吃非基改黃豆,全世界只有台灣會將整粒黃豆當作重要的食物來源。

基改食品入法,為台灣反基改運動樹立里程碑,不過法案規定要標示基改食品,卻另有但書:「前項特定食品品項、應標示事項、方法及範圍;與特定散裝食品品項、限制方式及應標示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由於包裝食品本就要詳細揭露是否採用基改原料,法案重點在散裝食品,食藥署規劃,散裝豆漿以及看得出「原型」的散裝基改食品需要標示,例如裝在麻袋中的黃豆,其餘基改加工品還要再研議;初步也僅以有公司、工廠登記的業者為對象,也就是說,民眾到菜市場購買豆腐,仍無法得知原料是否為基改豆。

排不進議程,《食管法》草案最快三月審查

《食管法》草案內容雖然和多位立委要求有段落差,但已屬突破,行政院、立法院及民間總共提出50個版本,去年12月9日、25日逐條審查後,僅剩食安舉證問題喬不攏,其餘已一讀送出委員會,不過立法院會期1月14日結束,上週二的程序委員會卻未將《食管法》排入議程,背後疑似遭到執政黨立委杯葛。

田秋堇1月13日召開記者會表示,《食管法》僅剩「食安舉證責任」須朝野協商,其餘都有共識,上周二國民黨立委吳育昇主持的程序委員會,卻未將《食管法》排入議程,質疑國民黨護航黑心廠商;但國民黨書記長林德福回應,這個會期趕著處理103年度政府預算、組織改造法,絕無刻意阻擋,《食管法》會列為下會期的優先法案。

傍晚朝野再度協商議程,由於時間太趕,《食管法》確定無法在這個會期三讀,必須等到2月21日的新會期才能審理,預料3月後才會重啓《食管法》。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