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新品種「種苗四號」豐產、抗病力強

許多人喜歡吃馬鈴薯做成的洋芋片、薯條,國產馬鈴薯以外來品種「克尼柏」為主,濕度一高就容易感染致命的晚疫病,一季收成全軍覆沒。農委會種苗改良場昨天公布最新研發的品種「種苗四號」,不僅產量高出克尼伯7成,更能抗晚疫病,同一塊田區,克尼伯九成染病,種苗四號卻還頭好壯壯,至少可減少三分之一農藥用量,已有有機業者來投石問路。

抗晚疫病,產量多7成

10380265_861256857235227_8541243369318659811_n
苗改良繁殖場品種改良保護課助理研究員張勝智表示,種苗四號可以抗晚疫病,產量比現在主流品種每公頃多10噸

晚疫病堪稱馬鈴薯的致命殺手,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品種改良保護課助理研究員張勝智表示,晚疫病由空氣中存在的真菌引起,只要氣溫在18到20度,相對濕度達90%以上,就容易誘發感染,染病的葉片、地下莖、莖會乾枯凋萎,遇到陰冷降雨,甚至兩周內就全軍覆沒,而且還會傳染給其他健康的馬鈴薯。1845年到1850年,愛爾蘭曾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的晚疫病大流行,馬鈴薯減產一半以上,造成嚴重的饑荒,失去四分之一人口。

種苗改良場1997年起,開始利用國際馬鈴薯中心的種薯培育新品種,今年終於育成第四個本土研發品種「種苗4號」,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達34噸,比克尼伯20到25噸,高出7成之多。

更重要的是,新品種可以減少至少三分之一農藥用量。克尼伯受天氣影響大,容易感染多種嚴重病害如晚疫病、病毒病,每當好發時節來臨前,農民3到5天就要噴藥預防,種苗四號卻身強體壯,同一塊田區,克尼伯9成以上感染晚疫病,葉子乾枯凋萎,種苗四號依然翠綠,甚至開出小白花。

張勝智說,種苗四號抗病性極好,就算感染晚疫病,也只有老葉些微枯黃,存活率8成以上,可望推廣安全農業,讓民眾吃得更安心;此外,種苗四號秋冬會開小白花,當成景觀作物也很好看,已有有機業者詢問詢問技轉事宜。

image003
種苗四號(左)抗病性極好,就算感染晚疫病,也只有老葉些微枯黃,存活率8成以上

對抗晚疫病,健康種薯很重要

馬鈴薯發源於南美洲,是全球第四大糧食作物,台灣在日治時期、1928年就引進種植。1997年台中后里曾爆發大規模晚疫病,種苗改良場場長楊佐琦回憶,當時損失慘重,很多農民的田區全軍覆沒,甚至一路延燒到南部。

但晚疫病好發於溫帶,台灣屬於亞熱帶,馬鈴薯種植區多在台中后里、嘉義溪口、雲林斗南等,屬於秋冬裡作,氣候乾燥,理論上晚疫病應不致大流行,台南區農改場也曾撰文表示,台南在1998年以前,很少受晚疫病危害。

楊佐琦指出,以往農民多用殺菌劑滅達樂對付晚疫病,但1997年卻出現新的菌系,滅達樂一點效用也沒有,至今仍無法確定新菌系從何而來,隨後除了積極研發新品種,也告訴農民健康種薯的重要性,因為以往農民會自行留種,但沒有辨識病蟲害的知識,可能越種抗病性越弱。

做焗烤、沙拉,口感更綿密

種苗四號做成沙拉、焗烤,口感比克尼伯更綿密,種苗改良場十分看好鮮食市場的潛力。張勝智說,很多人以為馬鈴薯熱量高,但其實是烹煮過程加了太多油、鹽,馬鈴薯在澱粉類中的熱量偏低,有豐富的鈣、鐵、鉀、維生素,「別再誤會馬鈴薯了」。

不過本土種的馬鈴薯只佔市場三分之一,年產量約6.3萬公噸,速食店裡的薯條、加工廠做的洋芋片,多從國外進口。楊佐琦說,除了氣候因素,溫帶的品種形狀較長,適合截切,台灣也曾引入種植,但長出來還是圓圓的,未來會朝加工方向,繼續開發新品種。

10426800_861257977235115_1175899892435482821_n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