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香港通信】從城市走進農田

編按:為了與其他國家的農人或農業現場交流,但又不希望在未求證的狀況下轉載文章,因此上下游開啟了【國際通信】這個單元,我們將主動邀請住在國外的農業現場朋友寫下當地情形,或者進行確認過內容後的翻譯轉載。日本部分則有特約記者進行直接採訪,提供日本一手資訊。

為了做出地理區隔,雖同屬【國際通信】單元,若來自香港的訊息,將在文章標題前加入【香港通信】,若是日本則加入【日本通信】,如果有其他國家的朋友有興趣,非常歡迎與我們聯繫!來信請寄editor@newsmarket.com.tw

────────────────────────────────────────────

DSC_0232
作者本人種的蘿蔔

大半年前,我是一個中學的英文老師,現則在香港錦上路謝屋村從事有機耕作。

我決定「棄文從耕」後,發現原來耕田是一種集創造、實驗與實踐於一身的一門手藝。做一個好農夫的先決條件是要身體力行,通過觀察與身體的記憶,每一個抉擇與動作都會慢慢內化並成為很自然的一部份。反之,香港的教育都是一種理論的學習,並非著重實踐。我並不是否定理論的重要性,但腳踏實地的創造是有其重要之處,學習應該是一門有理論,有實踐的學問,非單一的紙上談兵。

當我們把香港定位為著重金融、地產、服務、所謂高知識、高增值產業的一個國際金融都市時,帶來的後遺症是,我們都失去了創造、失去了勞動、失去了手藝。一切都淪為腦部運動和相附的語言藝術,彷彿手腳的運用等同低下階層的厭惡性工作。

和很多教導人走捷徑的學問或行業不同,耕作是透過腳踏實地,辛辛苦苦地透過日曬雨淋學曉的。在現今科技日新月異,資訊流動的世界裡,不難找到各種各樣對於耕作的不同看法。今天的農民需要學曉的是如何選取適合的耕作方法並把它適應於自己的土壤、氣候和實際情況。我感受最多的是我真的成為大自然的一部份:我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根據我觀察周遭環境所得。和過往的教育工作不同,我可以肯定我在田裡的工作沒有為生態帶來任何傷害,更間接使土壤更健康,物種更豐盛。

另一個重大發現是時間並非在我掌握之中,放下種子後,我所能做的就是等待。我多麼頻繁的澆水也不及天下的一場雨般滋潤大地。我只能觀察,聽命,成為自然規律的一部份。相反地,現今社會的步伐,速度卻是愈來愈急促,愈來愈物化,價值化,人的存在及功用,彷彿晚一分鐘回覆一個訊息也會死掉般。自然何曾著急過?

諷刺的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大自然對存亡與否興趣不大,但我對人類未來感到非常憂心。可惜的是我們的政府仍堅信發展就是硬道理,「繼續投資多項超級工程,例如發展機場新跑道、開發新發展區和興建人工島。

香港越益嚴重的壓縮自然空間

DSC_0063
我們位於香港北方的新界錦上路的一塊小田(約三萬呎)!我們完全不用農藥的

這些計劃將有助提升香港的效率和經濟實力,建造一個理想、宜居的未來城市。[1]」完全漠視環境、心靈、人情、社區、本土、地球的長遠發展。使香港「很忙!從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龍尾灘生物「被」搬家、還有高鐵從牛潭尾震出大角咀,四處飄散著「不遷不拆」、「守護」、「反對」、「保育」、「撤」等聲音,充滿憤怒與無奈。[2]

加上近日的馬屎埔農民黎生被收地事件[3]和錦上路鄉郊規劃[4],「大家終於醒覺香港的環保問題已殺到埋身,是前所未有的迫切。[5]」仿佛政府擁有了一雙「上帝之手」,可隨意更改大自然的土地和海洋,任意找一堆藉口去為金錢發展主導的發展來發展。存活在這個城、鄉、自然充滿衝突的城市和年代,我覺得現在最重要是很踏實的站在泥土上,一手一腳的通過自己的身體和大自然互動,量度、感受、明白和分享對於工業革命後的現代化社會,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

而唯一我知道可以坦率,理直氣壯地非停留在討論「環境破壞、資源戰爭、工廠化養殖、血汗工廠[6]」的層面上而作出一點行動的,就是從種植自己的食物開始,拿回生活的自主權。全球化的分工與異化已發展到一個地步讓「我們對於我們種種購物行為背後所牽連的人、環境與動物視而不見。[7]

讓人和人或人和物件只剩下一種金錢交易的單一關係。「如果我們種植自己的食物,我們不會浪費其三份之一;如果我們自己製造桌椅,我們不會因室內裝飾的改變而把它們掉棄;如果我們要為自己的食水進行清潔,我們或許不會在水裡面大便。[8]」在初步瞭解到我們的存在對環境帶來的各種災害後,希望我能夠成為一個有利環境,有利社區的農夫。

參考資料:

曾俊華(2014),〈二零一四至一五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

姚敏惠(2012),〈我們的綠色大事回顧〉新假期

本土研究社(2014),《租地任我行—馬屎埔短期批租土地個案研究報告》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4XQp4TSZndDR1RDdWVkaEowQ0U/edit

朱凱迪(2014),〈八鄉報專題:黑箱規劃摧毀錦上路鄉郊〉

http://www.inmediahk.net/2014042204

Froelich, A. (2013), The Man Who Lives Without Money

http://www.trueactivist.com/the-man-who-lives-without-money/


[1]曾俊華〈二零一四至一五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

[2]姚敏惠〈我們的綠色大事回顧〉

[3]本土研究社〈租地任我行—馬屎埔短期批租土地個案研究報告〉

[4]朱凱迪〈八鄉報專題:黑箱規劃 摧毀錦上路鄉郊〉

[5]姚敏惠〈我們的綠色大事回顧〉

[6]Froelich(2013), The Man Who Lives Without Money

[7]同上

[8]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