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返鄉夢 雲林溝皂種無毒古早田

雲林北港溝皂里,八名在地中年男子組成「古早田」團隊,專門種植無毒的花生、稻米。他們不用農藥、化肥,尋找以往的農耕技術與農機具,卻遭遇重重難關,老一輩反對、產量少、加工廠商不願配合等,在生計的壓力下,他們持續懷抱古早田的夢,期待做出點成績,讓家鄉種出一片又一片的無毒古早田。

農村青壯輩想走無毒農業 老農認為「腦袋被撞壞了」

10357820_917651424917295_7138660931098196106_n
古早田團隊的班長黃牛在包裝白米 拍攝/楊鎮宇

「老人家以前是拔草拔到怕,又擔心產量不夠,聽說我們不要用農藥、化肥,都很關心地問我們:『腦袋有沒有撞壞?』」人稱黃牛的黃鵬璋轉作無毒農業三年,雖有自家田地,但是因為父親反對,他只好租地種無毒稻米跟花生。

黃牛年輕時北上台北打拚,從事汽修工作十多年,之後返鄉從事營造工作,同時在自家田地種水稻,三年前辭去在六輕的營造工作,專心在家鄉做無毒農業。

古早田團隊的成員年紀和黃牛相仿,都在四、五十歲上下,屬於農村青壯輩,年輕時北上發展,從事鐵工、汽修、風管等工作,返鄉後對農業與老一輩有不同想法,他們一步步地做,想用實際成績證明走無毒農業也能維持生計。

古早田團隊成員八人 尋訪行家求進步

古早田團隊運作三年多,成員逐漸增加到目前的八人。今年初加入的蔡大復說,他的主業是鐵工,但仍保持耕作習慣,種給自家吃的也從不用農藥。他認同古早田的無毒理念,決定加入團隊,讓更多人吃的健康。

為了提高種植無毒花生跟稻米的品質,古早田團隊尋訪行家,透過浩然基金會的協助,到虎尾請教有機農夫王玉璋,學習運用生物資材,例如用田間的福壽螺加糖發酵後作為液肥。

黃牛等人也拜訪溝皂在地的老農夫,老農雖然認為他們「腦袋被撞壞了」,但還是忍不住分享古早的農耕智慧,例如從倉庫搬出塵封多年的珍藏品,包括稻米的打穀機、花生剝殼機,還有一種用檜木製成的農具,可以將催芽後的稻種直接播種在田裡,省去育苗、插秧的步驟。

10450552_917650998250671_8422762653176994775_n10394527_917657478250023_1689431826800174252_n
(左)透過浩然基金會的支持,古早田團隊有了自己的碾米設備(右)大肚手拿的是用檜木製成的農具,可以將催芽後的稻種直接播種在田裡,省去育苗、插秧的步驟。他打算修理後,重新使用這台農具。 拍攝/楊鎮宇

萬事起頭難 古早田要發展無毒、在地的花生產業

10556244_917655484916889_1739965037453837919_n
古早田團隊成員大肚(左)、阿智(左二)、黃牛(右二)、陳韻如在彎腰市集擺攤賣花生油、花生醬、古早田米。 拍攝/楊鎮宇

去年秋季,古早田團隊種的土豆收成狀況欠佳, 四十斤的土豆種,只有收成三十斤的土豆仁,想要自己添購加工設備榨成花生油,請廠商報價,卻一間比一間貴,只好四處請託,尋找願意配合的加工廠商,被徵詢的朋友紛紛回說:「你們量那麼少,是要怎麼榨啦!」、「沒有幾百斤他們一定不理你們」、「你們做無毒的,榨油過程給你們看他們就不能動手腳了」。

黃牛無奈地說,他們打算採買花生油的加工設備,從炒、冷卻、榨油、過濾到冷藏等步驟,約需六、七十萬的經費,但是同一家廠商,第二次報價還會比第一次高,後來透過朋友介紹,才找到目前願意配合的加工廠,「沒辦法,我們種無毒花生,榨無毒花生油,這些困難都是要一一克服的」。

長期拍攝古早田團隊的紀錄片導演陳韻如說,目前在北港媽祖廟前的榨油廠,所用的都不是北港在地的花生,因此古早田種植的無毒花生若能推廣開來,就有機會整合花生產業,推出無毒、在地的花生油。

而在銷售通路上,古早田團隊除了每月一次在台北的彎腰市集擺攤,還在尋找其他可能性。「有啊,我們有成立「非絲布可」(臉書),在網路上介紹我們的花生油、花生醬。」古早田成員阿木說,不過有好一陣子,都沒有預購、下單的電話,他們很納悶,後來才發現是聯絡電話留錯了,「吼!這樣怎麼會有電話進來啦!」

10492126_917652104917227_4530343003751391725_n (1) 10527791_917652478250523_1963376017043548346_n
古早田團隊成員阿智使用花生剝殼機。古早田成員阿智的媽媽在撿土豆,挑出小泥塊、品質不良的土豆。 拍攝/楊鎮宇

成立無毒農業專區 古早田團隊在家鄉的夢想

10435540_917661341582970_2788687861422134293_n (1)
古早田的桃園三號無毒米 拍攝/楊鎮宇

最近古早田團隊成員戮力提高網路能力,成員間成立Line群組,大小事都用Line聯繫。黃牛為了展示他們的網路能力,特地用Line通知新加入的古早田第八號成員阿南,要他到訪談現場。十多分鐘後,一輛摩托車撲撲撲前來,阿南與他的妻子、兩個小孩一起來到訪談現場。

阿南一家今年的二期作打算加入古早田團隊,種無毒花生。阿南說:「聽說無毒農業是未來的趨勢,我們試試看啦!」

「在農村推無毒農業,不是說一說人家就會加入,是要真正能維持一家的生計,人家才願意加入。」 黃牛說,他自己有三個小孩,最大的要讀小學二年級了,走無毒農業到現在也沒有餓到肚子,他父親雖然反對他走無毒農業,但今年的無毒稻收成後,父親沒說什麼,只是全程幫忙曬榖。

「我們這裡的休耕地沒有農藥殘留,但是有雜草殘留啦!」目前古早田團隊還在招募成員中,黃牛相中一片約二十公頃的完整農田,地勢較高,一旁有嘉南大圳,可避免臨田農藥飄散影響,「希望有朝一日溝皂能發展無毒農業專區,讓農民健康不受農藥影響,又能維持一定生計。」

10574380_917659904916447_4291913235673322718_n
古早田團隊由溝皂在地中年男子組成,還有一位是拍攝古早田團隊的紀錄片導演陳韻如。 拍攝/ 楊鎮宇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