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國小插秧課 學生與稻田的第一類接觸

上週五(7/25)苗栗的城中國小學生返校日,全校六十六個學生帶紅帽、披毛巾,一起下田插秧。近年台灣的學校、團體舉辦插秧活動不在少數,不過以前三年的種菜課為基礎,並且把種稻課融入在日常課程,則是城中國小推動食農教育的特色了。

插秧 整個社區動起來

1912315_921231897892581_7045896078858796819_n
插秧活動這天,一早四、五位在地農夫就來幫忙,用拉鏜(插秧的畫線器)在近一分地的水田標記直橫交錯的痕跡。 拍攝/楊鎮宇

「種稻課不是體驗而已,還需要搭配課程。」城中國小教師康以琳說,今年六月底放暑假前,他們在觀樹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邀請來自苑裡的有機老農余啟全教學生育苗,算是為今年種稻課的序章,而上週五的插秧活動,還談不上課程,「只能算是孩子與稻田建立關係的開端」。

雖然插秧只是開端,但是城中國小全校師生加上社區農夫,也為此忙碌半天。一早四、五位在地農夫就來幫忙,用拉鏜(插秧的畫線器)在近一分地的水田標記直橫交錯的痕跡。觀樹教育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出動六個人,分組教小朋友插秧的站位和方法。

城中國小的學生插秧時,一旁還有阿公、阿嬤或阿伯在旁指導,有時比學生還忘情投入。有位老農夫還特地從家中翻出多年未用的護指套,這是由銅片製成、尖端斜尖的管狀器,套在大拇指上,可以避免手指受傷,「以前我們插秧不是體驗捏,是工作,一整片田下來大拇指都會戳到受傷,甚至指甲裂開,所以需要用這個護指套」。

插秧活動從九點到近午,最後離開田區的是要升五年級的兩姊妹羅婉津、羅婉姍,他們被觀樹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稱讚插秧姿勢很標準、很有耐力,兩姊妹離開前還貼心地對學校老師喊著:「老師辛苦了!」

羅氏姊妹兩年前就參與康以琳規劃的食農教育課程,從整地、種菜、澆水、採收到料理,都有豐富經驗。今年六月底的育苗課,當老師談到糧食自給率的議題時,兩姊妹中的羅婉津便說:「台灣的小麥自給率喔,我知道,就像一塊麵包,你用手指捏一小塊麵包,那大概就是台灣自己生產的比例。」

10576995_921235837892187_4401505855179324235_n
老農夫特地從家中翻出多年未用的護指套(由銅片製成、尖端斜尖的管狀器,套在大拇指上)為學生示範插秧,手腳飛快,一旁的老師連忙說:「阿公你是來示範ㄟ,腳手不用那麼快,要留一點給學生練習插秧啦!」 拍攝/楊鎮宇
1901200_921234781225626_3136687993789825125_n
在地老農夫帶領孩子拜田頭。儀式開始前,大人問小孩:「吃果子拜樹頭,那吃米飯要拜什麼?」有個小孩大聲說:「拜天公!」大人回說:「ㄟ也對啦,不過我們今天是要拜田頭啦!」 拍攝/楊鎮宇

長時間的農事 孩子學習的更多更深刻

10527654_921337694548668_5209146354128359284_n
康以琳(右)規劃的食農教育課程,除了農事,也有料理課。 提供/康以琳

談到推動食農教育的開端,康以琳說,二○一○年發生強徵農地的大埔事件,怪手破壞即將收成的稻田,「我充滿了無力感,不知道能為這群農民做些什麼?」此外,一連串的食安問題,也讓她思考城中國小作為農村學校,是否更有機會帶孩子認識食物的來歷。

康以琳認為學生若只有參加插秧與收割的體驗教學,「大多數孩子心中留下的不過是『當農夫好辛苦』的印象罷了!」相反地,她所規劃的食農教育課程,重點在於「長時間對土地、作物的付出,才能培養孩子們對農業、土地的情感」。

康以琳前三年帶學生種菜,體驗農事的工作週期,「對農人來說許多很基本的常識,都是我與學生一起學習的開始與累積」。比方說,她帶學生種空心菜、小番茄、小黃瓜,種下小苗後,學生要負責照料,有次天空下起小雨,學生問她要不要澆水,她說她當時也不知道,連忙打電話問專業的有機農夫,才知道判斷原則是「手指頭插入土中,若是兩指節的土都潮溼,這天就不需要澆水」。

種菜,有時也遭遇農損,讓學生對農夫、食物有更深的體會。康以琳說,有次學生種番茄,遭遇一夜大風大雨,隔天到校望著慘況,孩子們個個難過地傻站一旁,有個學生還幫番茄斷莖做了小墓碑。那天的午餐前,她也藉機對學生說:「我們吃的食物,經過重重挑戰來到我們面前,沒有他們我們就無法生存,我們要珍惜食物,這才是對大自然的尊敬。」當時有個小朋友也回說:「對,沒有食物,我們也沒有辦法長大。」

10473188_921339784548459_5633468793177563036_n
城中國小之前進行了三年的種菜課程。 提供/康以琳

九月開學後 將安排稻田相關課程

1896874_921233121225792_3459168550398099831_n
觀樹教育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在插秧活動開始前,教學生插秧的相關知識與作法。 拍攝/楊鎮宇

經過三年的食農教育課程,康以琳說,學生對生物、土地的感受都不同了:「如果不是長時間的農務勞動,他們不可能留意生活周遭的鵝、馬纓丹、大頭菜、藤科蔬菜、池塘、曬在地上的蘿蔔絲,更不用說掛在田邊的賀爾蒙誘餌。孩子們的觀察力變好了,這群農村新一代總算找回農村孩子應有的模樣,又變回土地公的好孩子。」

實際照料作物,讓孩子對作物有極深的感情。有回康以琳帶學生疏果,學生不能理解為什麼好不容易開了花、結了果,卻要疏果?因此問老師:「老師,它會痛吧?摘下果流出來的,是它們的血吧?」

康以琳說:「田地裡的酸甜苦辣、五味雜陳,就像人生的縮影。孩子透過四時蔬果的栽種,重複生離死別,對孩子來說每樣作物都像是他的親人。他們在農事過程中,磨練出驚人的意志力與對人體貼柔軟的心,大自然的力量、植物身上的魔力,讓孩子在短期內快速的成長,這是我做食農教育前不曾有過的經歷。」

三年前,康以琳在城中國小獨自推動食農教育,如今城中國小的校長游惠茹、教師們一起推動種稻課。插秧活動結束後,才是教師們忙碌的開始,他們要將各自的專長結合食農教育,在九月開學後,運用日常學科、綜合課等時段,規劃水稻生態、稻田文化等課程。

10522443_921239031225201_1726134435990028518_n
城中國小學生的返校日,全校六十六位學生一起插秧。 拍攝/楊鎮宇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