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觀賞鯨豚表演=助長海洋殺戮 動保與海洋保育團體齊籲拒看

日本太地捕獵鯨豚的方式為「驅趕式捕獵」,為最常見且殘忍的捕獵方式,漁民先駕駛多部漁船,在發現鯨豚群後以榔頭拍打船身,鯨豚為害怕噪音的哺乳類動物,在聽到強烈噪音後會驚慌失措,漁民再藉此將鯨豚趕進漁網內獵捕。(照片提供:DolphinProject.org)
日本太地捕獵鯨豚的方式為「驅趕式捕獵」,為最常見且殘忍的捕獵方式,漁民先駕駛多部漁船,在發現鯨豚群後以榔頭拍打船身,鯨豚為害怕噪音的哺乳類動物,在聽到強烈噪音後會驚慌失措,漁民再藉此將鯨豚趕進漁網內獵捕。(照片提供:DolphinProject.org)

觀賞鯨豚商業表演是否會間接助長捕獵鯨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與生態作家吳明益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應拒絕觀賞海洋哺乳類動物表演,因為觀賞鯨豚商業表演不但會助長日本漁民捕獵鯨豚銷售,每隻訓練成功展演的鯨豚,背後都有無數鯨豚陪葬。

紀錄片《血色海灣》拍攝日本和歌山縣太地漁民獵捕鯨魚的經過,於2009年上映震驚全球,動社主任陳玉敏表示,過去20年來就有超過40萬頭小型鯨豚在此地遭圍捕,全球海洋公園等展演產業到場挑選展演用鯨豚,落選的鯨豚則當場撲殺做為廉價肉類罐頭。

陳玉敏表示日本太地為全球最大規模鯨豚捕獵地,每年9月到隔年4月底為主要捕獵季,台灣自1989年執行〈野生動物保育法〉後禁止國內捕捉野生鯨豚,花蓮遠雄海洋公園便從日本太地購買海洋哺乳類動物,在屠殺鯨豚成為推波助瀾的要角。

圈養環境差 鯨豚死亡率高

在圈養中的鯨豚類由於離開原生家庭與生態豐富的自然環境,部分鯨豚會出現自殘甚至是自殺等行為。(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在圈養中的鯨豚類由於離開原生家庭與生態豐富的自然環境,部分鯨豚會出現自殘甚至是自殺等行為。(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台灣圈養的鯨豚多數生存在生活空間窄小的場預,與原先的自然生活空間差異極大。(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台灣圈養的鯨豚多數生存在生活空間窄小的場預,與原先的自然生活空間差異極大。(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台灣共四處海洋哺乳類動物展演機構,包括野柳海洋世界、花蓮遠雄海洋公園、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及台南頑皮世界動物園。台灣海洋哺乳類動物展演發展至今30年,陳玉敏表示每一隻訓練成功的鯨豚背後有無數鯨豚陪葬,因台灣圈養鯨豚環境惡劣,有些鯨豚甚至出現自殘與自殺等行為。

陳玉敏說這些圈養的海洋動物死亡率相當高,常見死因包括胃潰瘍、嘔吐、細菌感染等因緊迫引起的症狀。

以屏東海生館為例,自2002年引進10隻白鯨至今僅剩4隻存活;遠雄海洋公園自2002年開館後三度從日本太地進口海豚,共購買17隻海豚並自行繁衍出一隻,但海豚媽媽生活在圈養環境中失去哺育幼兒的能力,包括在圈養環境中出生的海豚共計10隻海豚死亡。

除了海豚,陳玉敏表示遠雄海洋公園另有6隻海豹分別死於適應不良引發之急性肺炎、心肺衰竭等疾病;1隻海牛因捕撈造成嚴重口腔外傷無法自行進食,引發多發性肺炎而亡。

陳玉敏表示,台灣四家海洋公園過去十年間合計收益約達百億,但為節省飼養成本與方便管理,所有圈養的海洋哺乳動物皆被迫生活在狹小單調的水泥池中,維生系統的幫補及過濾器常年發出低頻噪音、表演現場高分貝麥克風聲音,甚至讓對聲音敏感的鯨豚類逐漸喪失回聲定位等感知能力。

動社執行長朱增宏表示野生瓶鼻海豚生活範圍約五個台北市大小(272平方公里)、潛水深度約500公尺,且棲地內生態環境豐富多元,但台灣四家海洋公園圈養鯨豚環境惡劣,以野柳海洋世界為例,平均每三隻海豚生活在直徑10公尺、水深3公尺的圓形水泥池中,活動空間單調且侷促。

機關多頭馬車 海洋哺乳動物無法可管

捕獵後用以展演的鯨豚類動物,在表演旺季甚至一天要表演四場動物秀,休息時間短暫,對於健康影響甚大。(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捕獵後用以展演的鯨豚類動物,在表演旺季甚至一天要表演四場動物秀,休息時間短暫,對於健康影響甚大。(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朱增宏表示,台灣目前並無明確法規能夠規範海洋公園圈養鯨豚的環境,鯨豚生活環境惡劣政府也無法開罰。台灣圈養鯨豚屬於野生動物,1999年開始海洋哺乳動物之動向須向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登記,在該年之前死亡或失蹤的動物不計其數卻也無法可管。

朱增宏解釋,目前台灣與鯨豚類有關的法律非常紛雜,鯨豚類為野生動物由林務局管理,但圈養鯨豚生活環境等福利部分又歸行政院農委會畜牧處管轄,各單位權責不清,希望政府未來能為海洋哺乳類動物立專門的法則,保障這些已被捕捉的鯨豚權益,讓牠們安度餘生。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呼籲民眾拒看海洋哺乳類動物展演,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說海洋哺乳類的組成結構與人類家庭結構類似,每捕捉一隻鯨豚就有一個鯨豚家庭破碎,希望民眾以拒看海洋動物表演作為行動遏止捕殺鯨豚的行為。

作家吳明益表示鯨豚類表演對人類教育意義低,對於鯨豚等敏感且高智力的動物來說是一大折磨,他呼籲民眾進行合乎動物倫裡的海上活動,在自然環境中看見自由的鯨豚,才可能啟發真正深層情感與教育意義。

作家吳明益呼籲希望民眾可以在自然環境中欣賞最自由的鯨豚,而非購票看不自然的雜耍表演,不僅教育意義低,也造成鯨豚類無法彌補的傷害。(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作家吳明益呼籲希望民眾可以在自然環境中欣賞最自由的鯨豚,而非購票看不自然的雜耍表演,不僅教育意義低,也造成鯨豚類無法彌補的傷害。(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