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台灣魚菜共生先驅- 陳登陽老師專訪

撰文: Gogreen.tw 林琨堯/黃昶立

陳登陽老師大學主修森林系,畢業後進入外商銀行服務。2010年底屆臨退休之際
,因家中二樓陽台有一小塊地方想種點東西以打發時間。他覺得土耕複雜, 便開始動
手搜尋大學時期頗為好奇的水耕。卻在過程中發現了魚菜共生AQUAPONICS這個新農
。陳老師一開始覺得魚菜共生宛如龐氏騙局般的令人感到狐疑,所以下定決心要找出
真相。由於他長期在外商服務,外文能力佳,而魚菜共生AQUAPONICS在當時國內幾
沒有任何資訊,因此陳老師便開始在網路上蒐集研究國外的資料,也透過加入數個國
外討論區與外國網友印證所得到的資訊正確與否。

陳老師研究越深入,越覺得這個農法符合現在人們對於生態和環保的理念。因此
從退休前三個月開始潛心鑽研魚菜共生系統的原理、運作和應用。2011年3月退休後,
陳登陽老師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便開始動手在林口家中二樓的陽台,建立自己的魚菜
共生系統。這期間他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尋找所需的資材。陳老師比較特別的部份是
,他首次在陽台建立系統時就採用比較大型的系統。他特別到南部去訂購FRP (玻璃
維 )材質的植床,製作 FRP的廠商對他開出的尺寸規格覺得非常好奇,還再三跟他
認尺寸無誤,而這個植盆的尺寸,也讓這家廠商後來在魚菜共生這個領域佔了商業
的先機。

陳登陽老師一開始本來想把養殖桶放在二樓,但是擔心水體重量過重;後來把養
殖桶放到一樓。因為陳老師之前喜歡玩獨木舟釣魚,有一段時間用塑膠管做了許多方
便在獨木舟上釣魚的設計,因而非常了解塑膠管材料的應用。所以家中魚菜共生系統
的管路都是自己一手規劃、設計和施工。他在家建立系統時,因有感於台灣魚菜共生
資訊的極度缺乏所以同步在痞客邦建立了[魚菜一家]魚菜共生 Home Aquaponics的部
落格用以記錄系統建置的過程。2011年6月刊登了第一篇文章「Aquaponics 養殖與水
耕複合系統簡介」 (資料來自: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全球資訊網),之後也寫了一篇魚菜共
生的介紹。陳老師陸續透過照片和說明在部落格分享他操作魚菜共生的實務經驗,
一年幾乎沒有甚麼人造訪他的部落格。之後慢慢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漸漸的也

各地網友開始進行建置自己的魚菜共生系統。

陳登陽老師在網路上非常熱心地回覆網友大大小小的問題,當網友要求去現場參
觀時,陳老師在時間允許下也都熱情招待。陳老師回憶,最多的時候一周招待了八組
網友來家裡參觀。來參觀的除了一般的個人,也有團體、相關產業的業者,甚至有來
自國外的同好。目前大家熟知的幾個魚菜共生農場的創辦人(屈尺、城田、北大)等,
都有來林口參觀過陳老師家中的魚菜共生系統。屈尺的李佳璇小姐的農場搭建時,也
曾請他前往提供建議。陳老師表示,既然是好的農法,當然歡迎有更多的人投入。所
以當屈尺農場經公視報導後因學員大量湧入,陳老師也應李佳璇小姐的請託前往協助
講授魚菜共生的課程。

10429351_1020827034599566_7578585047679252137_n

陳登陽老師家中的陽台魚菜共生系統,設置在一樓的養殖桶為1.5 噸裡面裝了約
1.2 噸的水。總植床面積為6個平方公尺。透過馬達把水抽到二樓的植床,水流經過植
床後,再回流到魚池,而當時魚池中飼養的是約40隻的錦鯉以及約10隻的台灣鯛。三
年多來陳老師在家中陽台的魚菜共生系統當然也遭逢過一些問題,例如馬達故障、pH
過高、蟲害等。其它問題包括,2013的冬天,林口低溫到5度,導致飼養達約2斤重的
台灣鯛死了三條。雖然陳老師小時候家裡是農家,但他從來都沒種過蔬菜。開始研究
魚菜共生後,陳老師在陽台種植過黃瓜、小黃瓜、番茄、草莓、九層塔、茼蒿、白菜
、菠菜、青江菜、萵苣(波士頓萵苣、皺葉萵苣)、京水菜、芝麻菜等。

經過了約一年在陽台的成功經驗,陳登陽老師在2012年中開始有個念頭想要建立
一個大一點的農場來印證所學,無奈一直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地點來實現。不過所有大
型農場設計上和計術上的完整細節,一直在陳登陽老師的腦海中盤旋激盪。有空時他
就會思考各個環節,並不斷上網去研究細部的資料。隨著更多的人知道魚菜共生,陳
登陽老師的部落格點閱率越來越高。且透過網路的力量,陳老師開始受邀到全國各地
與各地同好交流並傳授正確的魚菜共生觀念。

陳老師認為,一般家庭式的魚菜共生系統會失敗,大都是肇因於事前所做的準備
功課不足,或是沒有考慮到日照的問題。且硝化系統的建立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有
些人參觀別人的系統後回去就依樣畫葫蘆照著做,可是往往因為忽略了某些重要環節
而失敗。陳登陽老師表示網路資訊豐富,建議有興趣做魚菜共生系統的人,要多看多
比較或者找有經驗的農場去上個課瞭解魚菜共生的基本原理。由於種種原因,魚菜共
生熱潮逐漸的出現許多負面的評論。例如很多人說魚菜共生系統只能做做小系統在家
裡玩,要做農場是不切實際的! 也有許多去上過課的人,當實作時遇到問題也沒有人
可幫其解決。基於這些負面因素已經影響魚菜共生的正常發展,陳老師決定要闢除謠
言,以正視聽,所以開始積極尋找合適的地點來籌設一個農場。

1496343_1537449076518524_2121074388967635073_o

終於他說服了結拜兄弟陳慶賢先生在他的一塊農地上搭建一個網室並一起投入魚
菜共生這個領域。於是他們兩人攜手加上一群親朋好友成立了[魚菜一家]林口魚菜共
生展示農場,正式投入推廣魚菜共生的行列。2013年底陳登陽老師和其團隊開始整地
、搭設溫室並於2014年一月開始建置系統。2014年三月中購買第一批魚苗後農場開始
正式運作。本來預計 3個月內第一批疏菜可以產出,沒想到系統比預期的穩定的多且
因農場為全日照(跟他家中的半日照陽台環境不同),植物生長速度較快,所以四月中
就採收了第一批菜。由於蔬菜生長快速且品質優良,加上農場裡超乎尋常的乾淨整齊
,立即吸引眾多關注魚菜共生發展的研究單位和同好前來觀摩,除了 GoGreen本網站
率先報導外,還有聯合報、大愛電視台、地方電視台和商業周刊等媒體的報導。[ 魚
菜一家]因此奠定其在台灣魚菜共生界的地位。

988923_1020822337933369_5094468179584306584_n

 

2014下半年先後有農工中心(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研院(工業技術研
究院)選定[魚菜一家]做為講習觀摩和課程配合的農場。也有數所大學聘請陳登陽老
師擔課程發展委員,期望魚菜共生帶入到學校課程。2014年11月也獲得ASC (Aquap-
onics Survival Community Magazine) 雜誌的報導,是台灣第一個出現在國際性雜
誌的魚菜共生農場。

陳登陽老師的農場主要是參考UVI(註一),一方面是因UVI系統的完整研究資訊可以
在網路上取得,另一方面陳老師認為魚菜共生農場要量產之前必須需先透過如UVI 的
模式在台灣的環境下試運行,並收集各類型種植與養殖的數據。

陳登陽老師在農場內,廣泛的種植各類的蔬菜。陳老師笑稱:只要拿得到的種子
,都拿來種。一方面是多方嘗試,一方面也是種挑戰。他表示,相對於小的系統,大
的系統穩定度較高系統表現較佳。在實驗種各類葉菜類外,也試了像稻米,玉米等,
亦有高達兩公尺半的秋葵以及長得非常快的洛神花等。

10891700_1020822334600036_23081289512489883_n

台灣水耕種植農業的發展在過去幾年中,已經取得了卓越的進步,也為後來魚菜
共生系統的崛起,打下了有形或無形的基礎。在傳統電子媒體於2013年 7月報導後,
魚菜共生系統逐漸更廣泛地被一般民眾所知悉。2014年水耕農業的議題幾乎在媒體上
失去版面,而被魚菜共生的發展消息獨占鰲頭。在此同時,魚菜共生系統的推廣,也
漸漸地跳脫實驗室或自家住宅陽台耕種的階段,開始思考如何進入商業運作的模式。
長遠看來,這是一條必經之路,否則只會淪為園藝取向的休閒活動,而無法將其推升
蛻變為一種新型產業經濟,讓更多的消費者可以受惠於這種新型農耕系統,同時減少
水資源的浪費以及化學物品的濫用。

 

GoGreen 網站長期關注全世界水耕產業的發展,非常樂見許多熱愛農耕的同好,
相繼投身於水耕以及魚菜共生的生產模式,同時更熱切期待在2015年當中,各位產業
先進能夠屏除過去的框架和成見,站在一個更高的視野來看待水耕和魚菜共生在台灣
未來的平行發展。台灣地窄人稠,都市化程度日益加深,水耕和魚菜共生將會是在傳
統土耕之外,確保穩定獲取本土糧食來源中,最適合推展的選項。在台灣過去擁有農
業與養殖業都極為成功的基礎上,相信未來是個開花結果的一年。

 

 

(林口魚菜一家農場規模介紹)
養殖水體:12噸的水體
養殖魚種:目前約有900條的魚。加洲鱸300條、錦鯉400條、台灣鯛200條。魚會因收成而調整。
種植面積:60平方公尺,約可以種植4500株菜。

10922669_1020827957932807_3950689067841413190_n10270310_1020828004599469_2739063095589061977_n10417640_1020827961266140_7770553951319676025_n (1)

1795876_1537449049851860_7640530139100942681_o10704269_1537449059851859_6933342824054062513_o

 

(註一)
{UVI系統魚菜共生的學術性研究始於1997年時美國維爾京群島大學的James Rakocy博士和他的團隊。這個可商業化的魚菜共生系統包含水體31.2 噸的養殖系統和214平方
公尺的種植面積,利用浮筏式耕作。因為James Rakocy博士在University of VirginIslands工作,因此這樣的規劃與系統也被暱稱為UVI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