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農王文財:希望政府讓實際耕作者有收入

停灌休耕爭議不斷,除了重創北部重要糧倉桃園、新竹,以農為本的嘉義縣,這次停灌面積也高達近8000公頃,佔嘉義縣43%農地面積,嘉義縣長張花冠痛批,烏山頭水庫供應台南和嘉義,但台南有南科所以沒斷水,嘉義位在水尾,卻要承受不公平的供水政策,農委會雖補償停灌區每公頃8.5萬元,卻強調由地主和佃農自行協調,沒有照顧實際務農者。

農委會雖補償停灌區每公頃8.5萬元,卻強調由地主和佃農自行協調,一位住在太保的老農王文財,第一時間聽到停灌消息,著急地寫了千字書向縣府陳情,因為他家中八甲地全是口頭承租,拿不到任何補償金,一家六口不僅全年沒收入,還要負擔5、6萬元的曳引機維修費。

先前農糧署曾表示,若補償費有爭議,可以專案協調,不過嘉義縣農業處接到老農陳情後,曾反映給農糧署,農糧署請縣府詢問南區分署,但南區分署卻回應無法協調,互踢皮球,讓農民不知何去何從。

王文財強調,農民不是貪圖補償費,而是希望政府建立完整的制度,避免爭議一再發生,讓農民能安心務農。上下游特別用第一人稱方式,讓王文財說出自己的故事。

(以下為佃農王文財自述,整理/上下游記者林慧貞)

8甲全停灌,一家六口整年沒收入

我從10幾歲就開始種田,但自家只有幾分地,現在總共種8甲,都在太保附近,大多是口頭承租,沒簽契約,除了收割機,我們自己有插秧機、噴農藥、肥料的機器,去年花了200多萬新買一臺曳引機,全是自己省吃儉用,加上和朋友借錢,沒向農會貸款。

兒子本來在外面工作,生了兩個孩子,前幾年為了陪小孩,也回家一起耕田,他開曳引機整地,我負責開插秧機,老婆協助補秧片,噴藥、撒肥料全都自己來,賺自己的工,偶爾幫附近的人整地,通常第一期的稻子比較有賺,第二期可能遇到颱風,運氣不好時還要倒貼,不過一家兩戶共六口,平常都還過得去。

因為我們沒簽約,這次遇到停灌,補償金全匯到地主戶頭,有地主聽到每公頃8.5萬元補償,已經說要把地收回去,明年也不知道會不會繼續給我們種。先前我們也曾因缺水被強迫休耕,一整年沒收入,但是當時只有我和老婆在耕作,兒子在外面還有賺,現在兒子回來耕田了,卻變成一家6口都沒收入。

10917082_10205690156477163_5616132078614645847_n
為了準備今年一期稻作,王文財特地換了曳引機電池,他指著電池上的貼紙說,這些電池去年10月30日才剛換(攝影/汪文豪)

希望政府可以補貼農機維修費

我新買的曳引機只種過一期稻,今年沒田可耕,但還是要維修,想想看,你家車子放著一年不開也會壞掉吧,不管有沒有用曳引機,每年都必須花4.9萬換油、維修,去年10月30日我們才剛換兩顆電池,一顆要4千元,放著不動電池也會壞。

農委會說代耕業者會到別的縣市支援,很難計算在停灌區有多少工作,所以沒辦法補償,但跨到別的縣市代耕,要先買一台上百萬的卡車運送農機,我們根本就沒錢買卡車,只在住家附近的區域代耕,因為輪胎很容易磨損啊,現在這些區域全都停灌,插秧機就完全派不上用場了,希望政府至少能補貼我們維修農機的費用,我有申請農機牌照,戶籍地是太保,資料全都查得到。

10924762_10205690177357685_167953745018720464_n
王文財一家省吃儉用,去年花了200多萬,還和親友借錢,買了一台中古曳引機,但才用了1期,卻面臨停灌(攝影/汪文豪)

「三七五減租」陰影,地主不願簽契約

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為什麼我們租地都不簽契約,其實我也很想,簽約對我們耕作者才有保障,但地主不願意,因為國民政府來台後,曾推過「三七五減租」,地主和佃農簽租賃契約,但除非地主有能力收回來自己耕作,否則佃農可以一直種下去,造成地收不回來,地主都怕到了,所以我們這邊的地主大多不願意簽約。

也有人說,地主不願意簽,那就不要跟他租地啊,問題是我們也要生活,地主這樣講,我們還是得種。

政府近年推「小地主大佃農」,有很多優惠,我們當然也想參加,擴大面積,因為機器都買了,擴大可以平攤成本,但「小大」必須和地主簽約,地主不願意啊,所以我們完全沒辦法配合政策,就我所知,太保附近的「小大」很少。

應解決口頭契約問題,認定實際耕作者

10898317_10205690163477338_1243178842071110199_n
王文財有七成稻穀交公糧,農會秤完,會給交公糧的人一張秤糧單,證明交了多少公斤的稻穀,再另外開稻穀收購單據(攝影/汪文豪)

政府叫我們跟地主協調,我們也協調過了,但有些地主還是要把田收走,我們不是要全拿每公頃8.5萬元補償金,現在我的租金行情是每期每分3千元(編按:一分地約等於0.1公頃,換算一公頃租金3萬元),我可以地租照付,再多給地主1千,或是再協調,只希望補償可以給實際耕作者。

政府一直知道民間都用口頭契約,應該想辦法協助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我們都有留資料,可以證明實際在耕作,像我去年買了600包肥料,全都有收據,如果只種幾分地根本不需要買到600包。

我的收穫有7成繳公糧,3成賣給糧商,去年一期我繳了14萬斤公糧,每次繳都會拿到農會給的收據,上面寫我的名字,這個收據地主拿不到;農會也會另外給一張公糧穀單,上面寫的是地主資料,但我們都可以去調,像我手上就有好幾張,這些都可以證明我真的有在耕作。

我們真的不是要全拿補償費,只希望政府能派第三人或公親,專案排解,建立完善的補償制度,像之前颱風來作物受損,補償也是給地主,耕作者拿不到,如果政府可以想出好的制度,解決口頭契約的問題,認定實際耕作者,未來我們就敢多種一點,如果一直不解決,之後還是會遇到相同的事,我們哪敢擴大面積栽培。

系列閱讀:十年大旱缺水休耕系列報導

10923327_10205690170037502_2348118913389627651_n
王文財出示他去年買的肥料記錄和單據,他說農民大多會留下這些記錄,估算成本,可當作認定實際耕作者的資料/(攝影/汪文豪)」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