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寮石柱水管引池水,百年老梯田不斷水 「田邊聊寮」開放民眾上山

台灣面臨十年大旱,許多水庫快要乾枯見底,貢寮的先民早在百年前就體會水源的重要,順應地形闢出20多口埤塘,就地取材,用五、六顆挖洞石頭堆疊成中空的石柱,猶如「石頭水管」,底部連接灌溉圳路,利用水位高低差,灌注下游60多公頃水梯田。

大大小小20多口埤塘,和沿著坡度開墾的水梯田,集成天然小水庫,百年來從未斷水,為上萬個貢寮、雙溪、基隆市民過濾乾淨的飲用水,連保育類的食蟹獴都在這裡落地生根。4年前林務局和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陸續輔導居民復耕梯田,記錄老祖宗的智慧,昨天由80多年土角厝改建的「田邊聊寮資訊站」落成,邀請民眾每週五六日上山聽故事。

石柱水管引池水,看守百年老梯田

1900494_1000558013305110_3732795155139447112_o
用石頭砌成的天然水管,用竹竿把木栓抽起,水就會順流到灌溉渠道(攝影/林慧貞)

馬雅文明的石柱群震驚後世,台灣貢寮的水梯田埤塘,也有百年前老祖宗留下來的石柱,而且直到現在還能使用!

百年前,從各地移民到貢寮來的祖先,沿著山坡地墾出一塊塊錯落有致的梯田,平常引用山泉水灌溉,另在梯田附近挖設埤塘,以前塑膠水管還不普遍,老祖宗發揮智慧,運用當地的大石頭,鑿洞貫穿,五六顆石頭推疊起來,就成了一條天然水管。

石造水管的底部連通灌溉渠道,每顆石頭側邊再鑿一條垂直中間管線的小隧道,作為水的進出口,平常用木栓塞住,需要放水時,從上方依序取出木栓,水沿著中空管線,自然流向低處的梯田,完全不需任何機械設備。

 

pishuan-600

這些石柱的名字叫「埤栓」,在旱災時可是調度灌溉水的重要裝置,「以前想偷跑進去游泳被爸媽發現,都被罵個半死,」被當地人膩稱為「蕭二哥」的蕭春益,回憶年少時,貢寮約有60公頃梯田,遍佈20多個大大小小的埤塘,最深大約可蓄2公尺,由大人決定何時放水,不是小孩可以玩樂的地方,他笑著說:「所以以前山上的小孩都不會游泳。」

貢寮的灌溉水系全是就地取材,埤栓底部的灌溉渠道也是由石頭砌成,取木栓的工具則是竹子製成。蕭二哥拿出一支前端被割成V字型的竹子,只見他伸長竹子卡住木栓,左右搖晃兩下,石頭中的木栓便被夾出來,一個石頭的高度約是30公分,也就是說,如果今天要放水60公分,只要取出兩個木栓就可以。

每過4、5年,農民會把水放乾,修補埤塘底部,避免水漏滲到田裡,這時大人小孩就會開心地拿著竹簍,捕捉池裡的鱸鰻,幫家裡加菜。

梯田咁著水,溪水不暴漲不枯竭

10383560_1000555879971990_501527701814910591_n
由於耕地太小,機械不易進入,水梯田仍保留傳統牛耕方式(攝影/林慧貞)

隨著山路鋪設和都市化,貢寮的梯田逐漸荒廢,埤塘也雜草叢生,5年前,農委會林務局和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輔導當地居民重新復耕,目前面積達6公頃,雖然因山泉充足,埤塘尚不需蓄水,不過蕭二哥導覽時總不忘講起這段歷史,每個來參觀的人都嘖嘖稱奇,直誇老祖宗真聰明。

埤塘只是梯田水文的一部分,整個梯田其實就是個巨大的天然水庫。由於梯田沿著山坡興建,必須全年湛水,否則土堤一旦乾掉就容易碎裂;平常泉水沿著層層梯田順流灌溉,颱風時,梯田便是最好的緩衝帶,紓解瞬間暴雨量,「滿山都是田,咁著水,溪水不暴漲不枯竭、溪中到處都是魚蝦蟹」就是當地居民的共同回憶。

83歲的禾和生產班農民蕭秋金說,祖父從大陸來到貢寮時,滿山都是樹木,當時必須跑到宜蘭買米,辛辛苦苦開墾梯田後生活才比較安定,自12歲開始種田以來,貢寮從沒有淹水或缺水,也不曾山崩。

為了瞭解梯田涵養水分的能力,臺北科技大學教授陳世楷指導的研究生陳慣楹,曾調查貢寮梯田的地下水補注量,結果發現,梯田全年湛水,復耕的田地下水年補注量保守估計達8834毫米,是當地降雨量的1.71倍,補注效益遠比平地水田,或者其他坡地旱田顯著。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以前休耕時,貢寮的溪水比較容易乾枯,復育後有梯田補注,溪流反而全年有水,台灣面臨缺水危機,貢寮梯田的經驗值得借鏡;若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看,梯田雖然前身是山林,但因已經開墾,如果又缺乏管理,生物多樣性反而會降低。

林務局也發現,梯田的邊坡若不好好管理,很容易崩塌,因此復耕梯田不能只是一、兩年,必須長久規劃,否則反倒破壞了當地的平衡。

10931277_1000567766637468_7581332475084576047_n
梯田的灌溉水是順流而下,不會浪費水,大雨時也可一層一層蓄洪,延緩洪峰滯留時間(攝影/林慧貞)

80年老工法土埆厝,變身遊客資訊站

10917035_1000608493300062_5063060888110254631_n
聊寮資訊站的前身是80多年歷史的老田寮(攝影/林慧貞)

貢寮水梯田復耕5年,已有10戶當地人加入無農藥、化肥的栽培,陸續推出和禾米、和禾餅、和禾小旅行等周邊商品,不過當地老農十分純樸,看到遊客還會害羞地躲開,人禾基金會也配合當地節奏,只發展低度生態旅遊。

去年人禾和當地居民取得共識,用蕭二哥的老田寮改建成「和禾田邊聊寮資訊站」,作為外來遊客進入梯田的第一站,展覽當地古農具、販售禾和米和小餅乾。

這棟老田寮的屋齡已高達80多歲,最早是提供給佃農居住,荒廢後變成農具儲藏室以及水牛休息區,當地居民總動員,用半石砌半土築的傳統工法回復成土埆厝,保留以往因為燒柴燻黑的牆壁,以及一小角古早的夯土地板。花了三個月,昨天終於落成,未來每週五六日開放,但農忙時則不定期。

人禾基金會資深專案經理方韻如說,隨著知名度漸增,越來越多遊客慕名上山,隨意走入私人田區,不僅造成農民困擾,也可能帶進外來種,讓這個尚未發現福壽螺的珍貴田區毀於一旦,因此希望透過聊寮資訊站,讓民眾先認識這個地方。

認同貢寮水梯田,除了親自到訪,也可以先觀看去年推出的《和禾歲記》紀錄片,或支持當地友善環境的「和禾米」;今年他們還限量發行1千套《繪地書》不僅有用當地牛糞造的紙,還有可愛的食蟹獴造型相框,帶你認識貢寮春夏秋冬;若想到當地旅遊,可聯繫《狸和禾小穀倉》臉書,或《貢寮・水・梯田》部落格

依友善環境程度分級的和禾米--狸和禾小穀倉提供和禾米香及包裝是生產班的第一款環境解說產品--人禾基金會提供
和禾米、米香及包裝是生產班的第一款環境解說產品–人禾基金會提供
有田野石薺寧及紅淡比的小狸洗皂 (5)融合田間傳統洗浴野花草的小狸洗皂--狸和禾小穀倉提供
餅乾、以幾田野石薺寧及紅淡比的小狸洗皂 –狸和禾小穀倉提供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