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翻轉校園午餐的65日報告

文/陳儒瑋(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共同發起人)

2014年11月30日,九合一選舉結束後的隔天,在《今日之後  校園午餐就要開始不一樣了》[1]一文,公布包括12縣市首長的81位簽署非基改校園午餐承諾書當選人名單,呼籲所有選民共同監督其上任之後是否兌現承諾;2015年2月2日,在新任首長當選滿65天的今日,全國共有18個縣市加入響應,更有數位首長明確表示推動時程。回首行動歷程,可以肯定的說,雖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台灣校園午餐現況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之下,正在全面翻轉中!

選後仍有首長持續加入  全國已有18縣市響應

選前有人質疑候選人簽署「非基改校園午餐」承諾書只是競選策略,意欲營造關心食安議題形象以獲取選民青睞,然而,選後發展卻直接打消了這樣的疑問。

全國22縣市中,原本只有12位地方首長響應此項行動,團隊成員於選後持續討論是不是該以此為滿足,最後決定仍抱持不放棄任何一個縣市的希望,在2014年12月10日發起「非基改校園午餐  給孩子的耶誕禮物」[2]活動,號召網友透過臉書留言方式邀請新北市、宜蘭縣及雲林縣等未簽署承諾的10位縣市長共同實現校園食安願景。

當天我們旋即收到雲林縣長李進勇的承諾書,之後陸續獲得宜蘭縣長林聰賢、新北市長朱立倫、澎湖縣長陳光復、嘉義縣長張花冠及連江縣長劉增應的正面回應,一舉增加六個縣市,顯見優先選擇非基改食材已是全民共識,順應國際潮流是正確的飲食與環境教育政策。

多工齊下的行動策略    捲起校園午餐翻轉浪潮

有別選前倡議行動以臉書頁面為單一媒體工具,選後我們於「上下游新聞市集」網站開闢專欄,持續發表基改作物與校園午餐議題的相關論述。截至今日已有20篇文章,範圍從非基改知識、流言破解、新聞識讀、國外案例剖析到研擬校園午餐行動策略,期盼能成為社會大眾參與午餐行動資料庫。同時藉此發起台灣首次「十大重要基改新聞」票選活動,其中「候選人承諾校園午餐非基改」獲選為最受關注的事件[3]

由於並非隸屬單一組織,而是以志工身分發起行動,媒體投書變成為團隊爭取議題曝光的最佳管道,從結果來看也有一定成效。舉例來說,1月9日我們的投書《魏明谷勿忘非基改校園午餐承諾》[4]指出彰化縣十大食安行動中獨漏非基改午餐政策,幾天之後,魏縣長便在媒體公開表示營養午餐要使用非基改食材[5];備受注目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原本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對於非基改校園午餐沒有什麼idea[6],我們再次以《柯市長  非基改校園午餐正是最好的環境教育》[7]一文建議台北市政府該採取的行動,沒多久便傳出台北市校園午餐要上漲10元且家長團體要求全面採用非基改食材的新聞[8]。顯然歷經一場新時代的選戰之後,人民的聲音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

除了要求縣市首長落實承諾之外,我們也持續關注政府相關基改食品法令規範。如去年底衛福部公布「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應遵行事項」等三項法規,其中散裝食品基改標示分三階段從2016年開始至2018年全面落實。對此,我們從現有法令及飲食安全面向撰寫《基改食品標示切莫再等三年》[9]及《校園午餐基改食材標明,何時能落實?》[10]兩篇投書批評主管機關動作太慢,於是衛福部就在民意及立法委員的要求下,承諾研擬是否於提早於今年六月施行。緊接著,台北市表示將於今年三月底前成立食安委員會,並在已擬妥「台北市食安自治條例」草案中將基因改造納入散裝食品標示規範項目[11],再次顯示台灣歷經多次的食安風暴後,民眾知情權已受到相當的重視。

另一方面,上下游新聞市集所製作的《農安到食安  請問縣市長》專題報導[12],更是讓這股校園午餐行動能在各地捲起浪潮的一股重要力量。目前接受訪問的八位縣市長中,有七位承諾透過在地農業、地產地消或提高經費等策略來落實基改食物退出校園午餐政策,只有台東縣長黃健庭明白表示因財政考量不會浪漫簽下承諾書,我們雖感到失望但卻未放棄,仍撰寫《廣種黃豆  為校園午餐添加營養》[13]一文提供建言。

擁有環境教育精神底蘊的在地行動

當然,校園午餐改革行動不可能只靠我們獨力完成,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在地行動才是成事關鍵。如同我們在《體現校園環境教育 從非基改午餐做起》[14]一文中明白列出的施行策略,倡議校園午餐行動並不是以解決基改問題為單一目標,而是希望能體現環境教育精神,成為可實踐的校園環境行動。

台灣目前蓬勃發展的食農教育正是相當好的契機。以今年剛過一個月來說,不僅已舉辦一場由學界、NGO、立法委員及政府部門共同策劃的「食農教育立法論壇」,再加上立法委員姚文智召開的食農教育法公聽會、台北市政府規劃推動的「小田園小農夫計劃」及民間發起目前已有百餘間學校参與的「咱糧學堂」行動,在在都是搭配非基改校園午餐的最佳的行動方案選擇。

行動紮根更需在地團體的持續關注。以新竹縣市校園午餐行動團隊為例,從選前系統性的逐一拜訪縣市首長及議員候選人,選後更積極聯繫主管機關、各級學校及民間團體,預計於農曆過年後舉辦相關午餐研習交流活動,試圖從政府、學校及家長間找出最佳的行動方案。若各縣市都能有發起行動的在地團體,台灣校園午餐多年的困境也許就不再是一堵無法突破的高牆。

短短的65日,就如同我們選前沒有預期會有這麼多人響應一般,台灣校園午餐的改變幅度也超乎想像,可見民心思變已化成具體成效,對於自身飲食選擇權及下一代健康,我們都應該更為積極採取行動,消費永遠都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


[1] 2014年11月30 日。《今日之後  校園午餐就要開始不一樣了》。上下游新聞市集

[2] 2014年12月10日。《非基改校園午餐  給孩子的耶誕禮物》。校園午餐搞非基臉書。

[3] 2015年1月1日。《2014台灣十大基改新聞》。上下游新聞市集。

[4] 2015年1月9日。《魏明谷勿忘非基改校園午餐承諾》。自由開講。

[5] 2015年1月13日。《彰化營養午餐 將使用非基改食材》。中時電子報。

[6] 2015年1月18日。《台北市:提高營養午餐預算、訂食安自治條例》。上下游新聞市集。

[7] 2015年1月13日。《柯市長  非基改校園午餐正是最好的環境教育》。獨立評論@天下。

[8] 2015年1月21日。《營養午餐  家長:要用非基改、增有機蔬菜》。聯合新聞網。

[9] 2014年12月25日。《基改食品標示切莫再等三年》。蘋果即時新聞。

[10] 2015年1月1日。《校園午餐基改食材標明,何時能落實?》。獨立評論@天下。

[11] 2015年1月20日。《北市創先例 散裝、基改食品須標產地》。自由時報。

[12]農安到食安  請問縣市長》。上下游新聞市集。

[13] 2015年2月2日。《廣種黃豆  為校園午餐添加營養》。人間福報。

[14] 2015年1月17日。《體現校園環境教育 從非基改午餐做起》。想想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