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家禽產業飼養方式也必須有所變革,才能降低遭受禽流感病毒襲擊的風險。(圖/汪文豪攝影)
台灣家禽產業飼養方式也必須有所變革,才能降低遭受禽流感病毒襲擊的風險。(圖/汪文豪攝影)

台灣新型禽流感疫情:只是禽流感?還是有未知黃病毒「坦布蘇」?

台灣的新型H5高病原禽流感疫情爆發即將屆滿一個月,鵝、鴨等水禽災情最慘重,尤其鵝隻撲殺數超過政府掌握的在養量,養鵝產業可說全軍覆沒。這波疫情既猛又急,染病鴨鵝死狀悽慘,出現七孔流血、產蛋率大減、無精打彩等臨床症狀,有官員以「水禽界伊波拉」形容這是繼16年前豬隻口蹄疫情以來,最嚴重的畜牧業災情。

這波新型禽流感病毒短時間內由南往北如雨後春筍般的爆發,水禽致死率從2成至9成不等,打破過往禽農以為鴨鵝對禽流感只會保毒而不發病的認知。經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鑑定,短期內在中南部家禽場發現H5N8、新型H5N2與新型H5N3等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可謂全球罕見。

然而這波疫情真的只是禽流感病毒所致?還是複合感染其他新型病毒,導致水禽死傷特別慘重?中國鴨、鵝養殖場近年爆發新興人畜共通疾病「坦布蘇病毒(Tembusu Virus)」,不但臨床症狀與高病原禽流感類似,對鴨鵝致死率也非常高,臨床診斷也容易被認為是高病原禽流感而忽略。

坦布蘇病毒(Tembusu Virus)─易與禽流感混淆的新興禽病

根據中國大陸的《中國預防獸醫學報》2012年「鴨坦布蘇病毒研究進展」報導,從2010年4月開始,中國福建、山東、浙江、上海與江蘇等地主要蛋鴨、種鴨養殖區,陸續發現鴨隻出現出血性卵巢炎的急性傳染病,造成約1.2億隻蛋鴨與1500萬隻肉鴨發病,陸方粗估經濟損失達數十億人民幣。

經過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華中農業大學等研究,將這種新出現的鴨禽疾病命名為「鴨坦布蘇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在分類上,「鴨坦布蘇病毒」與登革熱、日本腦炎、黃熱病等都被歸類為黃病毒屬。

通常黃病毒屬的病毒是經由節肢動物傳播,例如蚊、蜱等蟲媒,但是「鴨坦布蘇病毒」具體傳播媒介至今仍不是非常清楚,因為這個病毒於秋季盛行,推測與蚊蟲有關,但進入蚊蟲較少的冬季後,這項疾病仍然在山東部分地區蔓延,是否有其他傳播途徑仍有待證實。另外,研究人員從鴨場死亡的麻雀體內也檢出鴨坦布蘇病毒,顯示病毒可經由鳥類傳播。

1514174_10205861026628810_4054108415443372155_n
據中國研究,坦布蘇病毒可能經由蚊子或蜱蟲傳播,鳥類也可能攜帶病毒,因此水禽場的生物安全管理就顯得重要,開放式水禽場容易發生病毒交流。(圖/汪文豪攝)

坦布蘇病毒鴨臨床症狀與高病原禽流感類似

10626196_10205861053829490_8941441476687394636_o
最近中南部部分蛋鴨出現產蛋率大幅下降,蛋鴨採食量下降,體溫升高與無精打采的症狀,並且還排出綠色稀糞,與中國發生的「鴨坦布蘇病毒」症狀非常類似。 (圖/汪文豪攝)

研究人員觀察,鴨坦布蘇病毒發病突然,傳播迅速,蛋鴨與種鴨感染後,主要症狀為採食量突然大幅下降,體溫升高,排綠色稀糞,產蛋率也由高峰期的90%~95%,下降至5%~10%,發病率高達100%,死亡率約5%~15%不等。在發病後期,鴨禽的神經症狀明顯,會出現癱瘓、行走不穩等症狀,病鴨所產種蛋的受精率會降低10%左右。

病鴨感染坦布蘇病毒的主要病變出現在卵巢,表現為卵巢出血、萎縮、破裂、卵泡膜充血、出血,卵泡充血、壞死或液化,蛋黃破裂、卵黃性腹膜炎,輸卵管有黏液性滲出。有的病鴨肝臟腫大、瘀血,表面有針尖狀白色點狀壞死。此外,也有病鴨腦膜出血,腦組織水腫,成樹枝狀出血。

病鴨感染坦布蘇病毒,發病後15~20天的採食量會開始逐漸恢復,綠色糞便逐漸減少,產蛋率緩慢上升,整個病程約為1~15個月,體質好的鴨群可以恢復到發病前的產蛋水準。

10574162_10205861454479506_4245211479805417986_n
本次新型禽流感疫情染病鵝隻出現出血的狀況。

中國已有禽流感與坦布蘇病毒混合疫苗問世

根據中國研究,鴨坦布蘇病毒可自然感染番鴨以外的所有品種蛋鴨、肉種鴨及野鴨,若將病毒以人工肌肉注射或是滴鼻接種在雛鴨、雛鵝、雛雞或蛋鴨,均可成功複製該病,並回收到病毒。在實驗室外,中國研究單位也已經在江蘇一帶的養鵝場與養雞場家禽分離出坦布蘇病毒。

中國的學研單位發現,許多感染低病原禽流感的水禽場,卻出現禽類死亡率高的現象,結果透過聚合脢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方法診斷,發現染病家禽的內臟當中同時存在禽流感病毒與坦布蘇病毒。由於中國大陸最常見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因此有學研單位透過基因技術結合H9N2禽流感病毒株與坦布蘇病毒,製作多功能的家禽疫苗。

台灣新型禽流感疫情,人為因素高

10639535_10205861493840490_6379514036051225339_n
國內許多家禽場屬於開放式養殖,容易與野鳥產生互動,發生病毒交互感染的情形。(圖/汪文豪攝)

最近台灣所爆發的新型禽流感又急又猛,雖然官方將傳染來源歸咎候鳥從境外帶入,但最近除了發現一隻死亡黑面琵鷺與鷸鴴科水鳥排遺有H5亞型反應,尚未確定是否為新型禽流感之際,反倒是屬於留鳥的3隻白頭翁與1隻夜鷺分別感染新型H5N3與新型H5N2死亡。

由於歷次候鳥監測並未發現新型禽流感蹤跡,再加上白頭翁與鷺科留鳥會經常飛入開放式家禽場啄食飼料,因此這些染病死亡的留鳥從家禽場感染新型禽流感病毒,恐怕遠較從候鳥帶病原傳染的機會為高。

雖然新型禽流感病毒株經農委會畜衛所認定為外來入侵,但是否為候鳥傳播,恐怕仍有爭議。中國大陸是各式禽流感疫苗株的製造大國,光是同一種亞型在全國各地就隨時有不同疫苗株問世與販售。兩岸互動頻繁,走私容易,夾帶疫苗進口輕而易舉。

因此這波新型禽流感疫情真的是候鳥攜帶病毒造成?還是人為因素造成?除了禽流感病毒外,是否還有類似「坦布蘇」之類的新型病毒是防疫機關未偵測到?新型病毒除了造成畜牧業嚴重損失,未來對人類健康風險為何?值得國內官方與學術單位研究注意。

19

備註:台灣農政單位禁止施打疫苗,但無論官方或是學者研究,均發現從台灣雞隻分離出的舊型H5N2可溯源自1994年墨西哥H5N2病毒株,屬於美洲型,不太可能是候鳥傳入,人為因素非常高。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