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也能種小米 抗旱兼保存文化認同

今年全台因缺水,停灌面積達4.3萬公頃,但危機就是轉機,長期關注原住民文化的導演兼農民林瑞珠,趁缺水時在全台推廣種旱作小米,目前已有7個農民響應,秋天收成時還將舉辦「旱作工坊」,交換小米、紅藜、玉米等旱作種子;其中一個響應的地區、新竹千甲聚落CSA農場計畫執行人劉美玲認為,種旱作不僅是極端氣候下的重要出路,也能讓原住民找回文化認同。

交換種子,推廣旱作產業

IMG_1022
族人跟著戴明雄牧師(右一)祈禱小米豐收

端出豬肉和小米盤,來自台東的牧師戴明雄,帶領千甲里族人站在祭竿前虔誠祈禱,撒下小米、覆上培土,簡單而隆重的小米播種祭,揭開一年勞動的序幕。

林瑞珠去年在台東調查輻射時,積極推廣小米復耕的台東牧師戴明雄,贈送了一把小米,她在陽台試種後發現,這個原住民傳統作物生命力強悍,不用太多水就可以存活。

今年適逢台灣十年大旱,許多地區被迫停灌休耕,她靈機一動,趁機說服北部農民種小米,千甲聚落正好位在停灌區,也在找適合的抗旱作物,雙方一拍即合,前天戴明雄還特別從台東帶來小米和紅藜,舉辦原住民傳統播種祭。

林瑞珠說,目前已有7個農民響應種小米,遍及桃園、新竹、苗栗、花東,現在全球氣候變遷劇烈,政府卻只會拿錢補貼農民休耕,原住民的小米、紅藜耐旱,且不用化肥農藥就可以種起來,應積極推廣復耕,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

今年小米收成後,林瑞珠預計在千甲和各地辦「旱作工坊」,邀請各地農民交換小米、紅藜、番薯、玉米等各式各樣旱作的種子,「這些都是人類適應大自然的作物,」她說,政府部門的保種有太多政策考量,民間自主保種,才能持續發展出產業,提升作物價值。

讓都市原住民找回文化認同

11017694_1026152497412328_3722498884066604280_n
里巴哈克協會總幹事、泰雅族出身的劉美玲認為,藉著種小米、紅藜,可以讓都市原住民找到原鄉連結,產生自我認同

除了因應氣候變遷,復耕小米對都市原住民還有更深層的意涵。

位在新竹頭前溪流域的新竹千甲聚落,居住著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的原住民,雖然位在竹科附近,卻只能做零工勉強維持家計,2012年他們共同成立里巴哈克協會,開闢千甲聚落CSA農場,定期供應蔬菜給都市居民,對這些離鄉的都市原住民而言,小米是唯一的文化連結。

里巴哈克協會總幹事、泰雅族出身的劉美玲說,都市原住民不易傳承文化,可能失去原鄉語言,大部份的小米復耕也都在山區,平地大多改種稻,這次許多人聽到種小米都很高興,「因為那代表在這個城市,還有人願意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藉著種小米、紅藜,可以讓都市原住民找到原鄉連結,產生自我認同。

原住民傳統旱作未納入農委會轉作補助

戴明雄自十年前開始在台東等南迴四鄉鎮推廣復耕小米,種植面積從20公頃,擴大到現在的250公頃,這次千甲種的小米面積大約2分多,雖然比重不高,卻是北部少數栽培小米的案例,具有指標性意義。

戴明雄說,小米是原住民一年勞動的開始,族人習慣在1到5月種小米, 6月辦豐年祭,7、8月颱風季休養生息,順便讓土地自然沖刷,蓄積養分,等9月再開始種紅藜,1月收成,如此不斷循環,一整年都不會缺糧;然而,現在為了配合政府觀光政策,許多小米豐年祭改在7、8月,和以前的歲時祭儀已經完全不同了,希望能透過復耕,讓更多人找回以前的傳統文化。

劉美玲則認為,目前政府推廣的旱作,只著重在小麥、大豆等,卻沒想有任何原住民傳統作物,其實小米播種後,透過自然的春雨、梅雨灌溉,完全不用再引水,現在缺水時期就很適合種植,政府不該只補助農民休耕,應獎勵發展適合台灣的抗旱作物。

IMG_1065
千甲聚落舉辦小米播種祭,小米復耕不僅可以帶動原住民文化認同,也是極端氣候下的可能出路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