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願成立有機製粉所 綠能發電推動小麥產業

「喜願共和國」復耕本土小麥進入第8年,今年跨出新的里程碑,除了繼續與聯華合作,也開始自己磨粉,花了7百多萬打造「喜願穀物製粉所」,日前獲頒有機加工廠證書,成為全台第一個有機麵粉廠,未來除了磨製本土有機白麵粉,還幫契作農民代工磨粉;喜願共和國「總兼」施明煌說,希望藉此讓農友發展地區小麥特色,帶動農村經濟,「小麥不只是商品。」

國內第一個全有機製粉所

11046848_1031101320250779_1909872560174625042_n
喜願總監施明煌(左)、聯華實業總經理景虎士(右)攝影/林慧貞

被戲稱什麼工作都要兼的喜願「總兼」施明煌,2007年有感於台灣糧食自給率低落,開始提倡復耕本土小麥,和農民契作,2012年和全台最大麵粉廠聯華實業合作磨粉後,契作面積逐步增加,去年產量破600噸,是第一年的400倍,眼見產業逐漸成熟,去年起施明煌開始興起蓋麵粉廠的念頭,發展特色小麥。

喜願製粉所位在彰化芳苑,走小而美路線,一般大型麵粉廠有30多個粉道,可收集各粉道的粉,配出不同筋度的麵粉,每小時產能以噸計算,但一套設備動輒上千萬,喜願製粉所只有一個粉道, 不特別配粉,目前負責磨有機白麵粉,全麥粉及其餘友善耕作的麵粉,仍由聯華協助。

聯華實業總經理景虎士認為,喜願自設粉廠不代表和聯華產生競爭,反而有加乘效果,每個位置都要有人做,產業鏈才有健全發展。

施明煌表示,小麥收割後必須去掉雜質,接著加水潤麥,幫助分離麥殼和胚乳,之後才能磨粉,倉儲及相關磨粉設備,總共花了7百萬,每小時最多可磨500公斤,但目前只需用250公斤,一天就可磨出2噸,上周剛獲得有機加工廠證書,是全台第一個全有機的麵粉加工廠。

11067448_1031080430252868_5694870441260411962_n
喜願「總兼」施明煌說明製粉所(攝影/林慧貞)

代工磨粉,發展地方小麥產業

11025218_1031102883583956_3445433004756022404_n
喜願農友合照(攝影/林慧貞)

今年台灣小麥遍地開花,不僅農民自己磨麥粒、釀啤酒,高雄泰成麵粉廠也投入小麥契作,身為龍頭,喜願形容這種現象為「繽紛的賽局」,未來喜願製粉所也將參考國外麵粉廠,幫契作農民代工磨粉。

施明煌說,喜願製粉廠可補足大型粉廠的不足,連結農民,「一座石頭砌成的牆可以很堅固,不只是因為有大石頭,而是中間塞了很多小石頭,『喜願』甘願做那顆小石頭。」

他認為,透過代工磨粉,可讓農民發展社區小麥特色,帶動地方經濟,而不是只將小麥當成商品,台灣的規模永遠比不上國外,唯有如此,社區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繼續生存。

「磨粉讓農民多了參與的機會,」長期和喜願契作的苑裡農民柯雄能認為,喜願幫忙磨粉並不會讓彼此產生競爭,相反地,可讓農民發展地方特色,打破以往被動配合的角色,更有參與感。

屋頂裝設太陽能板,打造綠能麵包坊

除了大手筆興建自家粉廠,喜願也在原有的烘焙坊屋頂加裝太陽能光電板,每天可發電32千瓦,去年11月啓用後,除了陰天發電量略微不足,從烘焙用品、冷藏設施,幾乎都可自給自足。

這個構想並非憑空興起,去年3、4月,台灣連續發生318運動和廢核靜坐,社會頓時充滿能量,不過施明煌觀察,論述的人多,實踐的人卻很少,因此毅然決然投入太陽能屋頂,而且堅持不賣給台電,減少能源耗損。

施明煌解釋,許多用太陽能板發電的人,用每度11元賣給台電,再用4元價格買電,賺取中間價差,但這並非能源自足的初衷,因此喜願不賣電,用不到的發電量就免費送給台電,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喜願麵包未來20年的能源自主性。

20717_1031090743585170_4684165795500090465_n
喜願麵包架設太陽能板,改以綠能發電(攝影/林慧貞)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