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我們愛吃的,細菌也愛。台灣近年來的食物中毒

仙人掌桿菌食物中毒,常發生於米飯中,原因多半是煮好飯後,放在室溫下過久。潛伏期約3個小時左右,症狀有噁心、嘔吐和發燒 [1]。

食物中毒?有那麼嚴重嗎?

熱騰騰的白米飯、滷白菜和川燙豬肉,在我們眼中是美味的一餐,對細菌來說,更是天上掉下來的食物,當然要大吃特吃,趕快生一堆小細菌才對啊~本來嘛,分細菌吃一點也沒什麼關係,但我們吃了這種食物之後,就會食物中毒!誰喜歡上吐下瀉、全身無力呢!這時候要怎麼辦呢?

這時候就要把食物弄成讓細菌長不大的環境了!比如說乾燥、醃漬、冷凍或真空 [2],先看看仙人掌桿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件特色 [1]:

  • 適宜生長的pH為6-7
  • 可在10-50 ˚C繁殖
  • 中毒案件大多和米飯有關,蒸煮後米飯放置室溫時間過長為主要原因

各位讀者看了上述資料後可以發現,如果要避免仙人掌菌的食物中毒,可以採取1) 飯煮好後立刻吃掉;2) 把飯丟進冰箱,或放進蒸飯箱裡;3) 降低pH;4) 其它。

那麼食物中毒真的有那麼可怕嗎?筆者先請各位猜猜看,在台灣,去年因為細菌汙染而導致食物中毒的人數有多少呢?一百?兩百?還是一千?
從下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在台灣,2014年因細菌汙染而食物中毒的人數高達2317人,而近六年以來,每年都超過1500人以上,甚至2010年還高達3664人。可以想見,以國人愛吃熱食的習慣,又加上台灣潮濕又炎熱的生活環境,搭配起來根本就是細菌的天堂,食物中毒事件的溫床。

台灣近六年因細菌汙染導致食物中毒的人數。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3];製表:本文作者
台灣近六年因細菌汙染導致食物中毒的人數。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3];製表:本文作者
而這些致病的微生物中,那些細菌是首要的通緝犯呢?從下列兩張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仙人掌桿菌都是名列前茅的首要通緝犯,可能和國人愛吃米飯,台灣的氣溫又全年適合它生長的緣故。(沙門氏菌常見汙染的食物為雞蛋等;腸炎弧菌常見於海鮮;而葡萄球菌可能會出現在生菜沙拉;食物若受到糞便汙染則可能會帶有大腸桿菌 [4])

台灣2014至2011年,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中,各類致病菌之比重。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3];製表:本文作者
台灣2014至2011年,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中,各類致病菌之比重。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3];製表:本文作者
那麼在台灣,那裡是最容易發生食物中毒的地方呢?你答對了!就是學校!從下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學校永遠是最容易發生食物中毒的地方(其他場所的數據請參考文獻2),各位也就可以推理出,供餐給師生們的廠商,必須要對於細菌食物中毒等事件,大大地提高警覺才行。

rice-issue-4
台灣近六年在學校發生食物中毒的人數所占之比例。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3];製表:本文作者
我們從以上的圖表裡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在台灣,會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一直都是食品製造商和學生們的大敵,與其擔心食品添加劑的安危,不如先問問看供餐的廠商是否把細菌汙染的風險降到最低比較合理吧~(請當地的衛生局定期檢驗細菌以安民心?)

寫在文末

白米飯的防腐劑報導事件,除了讓我們看到商業媒體的一貫獲利模式,其實更深沉的一點是,我們缺乏「溝通」。衛生機關不知道該怎麼跟民眾溝通,家長們無法理解天書般的化學名詞,更等不及冗長的公文旅行。廠商不曉得應該要跟學校溝通,在一天要煮幾萬噸米飯的廠商認知中,抗菌當然是最重要的事情,在廠商的觀念裡,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常識。但可能在許多家長的認知裡,在台灣,食物中毒根本不值得擔心(我本來也這麼想,直到我上網查資料 Orz…),吃白飯怎麼可能會中毒?(我真的原本這麼想 Orz…)
這些理解上的落差,造就了許多的爆料、再平反等等的事件…這些溝通上的問題,真的需要我們好好的來思考解決的方式,想辦法建立一個溝通的平台,不然以後這類的事情只會一再出現(然後我就要一直寫這種文章嗎 Orz…)。我希望大家一起來幫台灣變得更好!


參考文獻

  1. 仙人掌桿菌 (Bacillus cereus),中華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官方網頁。 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938#.Vg_ep9-qqko
  2. 科學松鼠會. (2013, June 28). 食物不壞一定是防腐劑的功勞嗎?. PanSci 泛科學. Retrieved October 3, 2015 from http://pansci.asia/archives/43315
  3. 歷年食品中毒資料,中華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官方網頁。 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323#.Vg_7-d-qqko
  4. 食品中毒常見問與答,中華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官方網頁。 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2572#.VhAA-N-qq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