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夯四百年不退燒(攝影/蔡佳珊)

夯番薯四百年~蔡承豪講古:吃番薯不可不知的番薯史

冷冷的天,好想來顆烤番薯,暖胃又暖手!不說你可能不知道,番薯很夯並不是最近的事,台灣人夯番薯,已經夯了四百年啦!

吃番薯不能不知番薯事。對番薯歷史瞭若指掌的故宮圖書文獻處副研究員蔡承豪,曾為了撰寫《台灣番薯文化誌》一書,翻遍數百年來的文獻典籍,把眼睛都看花了,只為尋找「番薯」二字。最後終於拼湊編織出台灣番薯的複雜身世,還發現許多新鮮有趣的番薯軼事。

一顆小小番薯,穿越台灣歷史長河,故事處處有梗,有辛苦也有香甜。且聽蔡承豪老師細說分明。

蔡承豪細細爬梳台灣番薯史,從史料中挖掘重要發現和趣味軼事(攝影_蔡佳珊)

番薯是台灣象徵,所以是本土作物?

不是喔,番薯的原鄉在中南美洲!在祕魯,曾經發現距今一萬年以上的番薯塊根遺骸。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番薯才從美洲傳播到歐洲,而後的大航海時代,番薯因為容易保存,被當做船上糧食,因而跟著環遊世界。葡萄牙人把番薯帶往非洲,西班牙人把番薯帶到亞洲,亞非的熱帶氣候地區,非常歡迎番薯來此繁衍。現在番薯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作物之一。

因此番薯之於台灣,是個道地的舶來品,歷史大約四百多年。

那麼,番薯是如何來到台灣的?

途徑可能不只一種。

一, 原住民帶來的。台灣原住民與太平洋諸多島嶼住民同屬於南島語族,各物種也藉著黑潮航行從南洋傳播而來,其中可能包括番薯。

二, 外國人船難時漂來的。十六、十七世紀,往返台灣附近海域的外國船隻眾多,因氣候或海流影響而發生船難者時有所聞,若船上旅客攜帶番薯當作糧食,很可能因此而漂到台灣島上落地生根。康熙年間的方志,提到有些台灣番薯來自南洋,特別有一種是來自「文來國」(今汶萊),推論有可能是西班牙等外國人帶來台灣的。

三, 中國傳來的。1594年,中國官方在福建大力推廣番薯,當地的漁民或商人,來台灣捕魚或經商時,可能隨身攜帶幾個番薯,一部分在船上充飢,一部分就留在台灣種植。

誰第一個提到台灣有番薯這件事?

陳第的〈東番記〉,是台灣番薯的第一份目擊報告。陳第是個文人也是個旅行家,在1603年跟著名將沈有容來到當時被稱為「東番」的台灣,調查有沒有倭寇。他在〈東番記〉寫下所觀察到的台灣物產,其中就有番薯,不過是歸類在蔬菜類而非穀類,可見當時番薯還不是平埔族的主食。

陳第〈東番記〉,是台灣有番薯最早的記載(攝影/蔡佳珊)

番薯為什麼有個「番」字,跟原住民有關係嗎?

跟原住民沒有關係喔。番薯是從西洋傳入中國的作物,所以用「番」字開頭,就像番茄、番石榴、番麥(玉米)一樣。

有時寫作「蕃」薯,是因為日本時代的文獻中,跟作物有關的「番」字會加上草字頭。至於「甘藷」,則是日本時代官方調查當中的正式學術稱呼。

其實以前的原住民還曾經拿番薯來嘲笑漢人呢。因為漢人拓墾經常欺騙侵佔原住民的土地,原住民就以閩南語的「壞人」來稱呼漢人,有的更稱漢人叫做「噗」,就是放屁的聲音。因為漢人常常吃番薯簽摻米,腸胃蠕動常放屁,原住民見狀就直接叫漢人「噗」,比「壞人」更言簡意賅。

聽說番薯曾經救援國姓爺,是怎麼一回事?

鄭成功發兵東渡台灣時,因風浪太大,被困在澎湖島上多日,面臨缺糧危機。鄭軍只好就地募集糧食,湊合到一些番薯、大麥等雜糧,勉強稍解燃眉之急。

鄭軍開進鹿耳門以後,荷蘭軍隊退守熱蘭遮城,撤守時把庫存稻米都燒掉了。戰事不斷拉長,鄭軍的糧食又拉警報,於是鄭成功下令:就地開墾!

種什麼能最快收成又能填飽肚子?答案就是:番薯!根據《梅氏日記》,就是被鄭軍俘虜的荷蘭土地測量師Philip Meij的紀錄,士兵們非常認真地種植番薯,無論是山腳或是可以開墾成水田的平地,「幾乎沒有一個角落沒被耕種」。無論士兵的年紀多小,通通都瘋狂投入番薯的種植,直到足以維持鄭軍三個月的溫飽。

番薯成為鄭軍能夠支撐九個月最終獲勝的大功臣,如果沒了番薯,台灣歷史可能就此改寫!

《臺海采風圖》中的番薯(國立臺灣圖書館藏)

番薯是漢人來台的拓墾先鋒作物,到底有多強大?

清初來台採硫的郁永和說台灣「產糖蔗雜糧,有種必穫」,好像處處平疇沃野的天堂,讓移民冒險勇渡黑水溝也要來。可是水源有限,平原有水田、旱田;土壤有別,有上上田也有下下田。如果分到沒水又貧瘠的田,難道就天堂夢碎?

幸好還有番薯,幫忙先民扭轉乾坤。番薯不僅耐旱,對各種土壤的適應力也相當強,無論是砂質壤土還是壤質砂土都能長得頭好壯壯,連海邊的鹽份地帶都可以種植。它又生命力強韌,不用太費心照顧也能繁殖收成。

移民紛紛渡海來台,要養活這麼多的人口,幸虧有番薯。清初的台灣方志就如此記載番薯:「一畝地有數十石之穫。地土薯、力省而獲多,有貧者賴以克腹。」

當平原開墾逐漸飽和,先民只好往山區發展,番薯繼續當他們的開路先鋒。「左手植藍,右手種薯」是漢人利用山區的主要模式。「藍」就是山藍,又稱大菁,是可製作染料藍靛的植物,「薯」指的自然就是番薯了。有番薯作為後盾,開墾者不用擔心糧食問題,得以專心在山上種植經濟作物。

而更厲害的是,番薯在地下成長時,隨著塊根逐漸膨大,地底的土層也跟著鬆軟了,等於一邊種植一邊改良土壤,是初墾之地的天然幫手。

竟然有人為了台灣番薯走私?

番薯在台灣如魚得水,到了清初,從南到北的多本方志中都有番薯的記載,可見番薯已經遍布全台了。因為物美價廉,到了十八世紀初,竟然開始回銷中國了。漳泉一代的商人,從中國運來布匹、鐵鍋、瓷器、紙等台灣缺乏的生活用品,回程時載運米、麥、豆、鹿肉和番薯到廈門等地銷售。

由於當時台灣番薯比中國大陸便宜很多,有人甚至為此鋌而走險,偷渡來台,就是為了買台灣番薯,再賣回中國大賺一筆。1790年,就有兩艘小船偷偷摸摸在東港上岸,船上行跡可疑的四個人,還沒來得及買番薯,就被查獲了。

彼時,大陸沿海若發生饑荒,官方也會立刻調動台灣的「薯絲」前往賑災。薯絲就是曬乾的番薯簽,在災荒時比稻米還好用,因為稻米還要去殼,薯絲加水煮熟就能吃。

阿公阿嬤都說他們是「呷番薯長大」,他們吃的番薯是哪一種?

老一輩常說「我們都是呷番薯長大的」,但是每個人吃的可能不是同一種番薯。其實日本時代的番薯品種百花齊放,1922年之前,栽培面積最多的大老級品種是從沖繩來的白和蘭。北部和東部的明星品種是七十日早,號稱七十日就可收成。中南部地區是台農三號、十號、青心尾、嘉義種的天下。除此之外,還有地方性的草根勢力,譬如新竹的鐵線藤、台中的五斤種、高雄的番種……

稱霸台南的嘉義種番薯,顏色偏白、產量極高,是嘉義東石的農民從嘉義農事試驗支所(今農試所嘉義分所)偷採出來的,這個原本不被研究人員看好的品種,卻意外走紅,成為1930年代台南地區占有率最高的品種。

嘉義種
嘉義種

日治時期的甘藷品種多元豐富,請點選圖片可放大欣賞

 

台灣番薯的品種是從哪裡來的?

日治時期,番薯有一波重要的「綠色革命」。1900到1937年間,台灣番薯的收穫量從兩億公斤激增到十七億公斤,種植面積從三萬九千公頃增加到十三萬九千公頃。平均每公頃收穫量更翻倍,從五千兩百公斤,提高到一萬三千公斤。這般亮眼的增產成績,來自於有計劃的品種引進、改良和栽培技術提升。

1907年起,台灣總督府的農事試驗場就從中國、日本、美國、爪哇、婆羅洲等地引進各種品種,進行馴化試驗,並推廣優良品種。1922年,更在嘉義農事試驗支所展開雜交育種工作,精選出產量高、品質又佳的品種。

這些「混血兒」模樣、滋味各個不同,都以「台農」為首命名,如同一個番薯地球村。

當時的番薯除了食用之外,還加入了戰時的「工業兵團」,背負著支援戰事的使命。因為番薯可用於發酵工業和無水酒精的製造,生產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機溶劑,作為軍需工業原料。

台灣人何時開始以「番薯」自稱?

在日本時代,有些到中國大陸的台灣人自稱「番薯仔」,因為台灣的形狀就像一顆番薯。不過大規模稱台灣人為番薯,是到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之後。

當時台灣兵與外省士官因為語言習慣大不同,為區隔彼此而有了戲稱,外省士官覺得台灣兵土土鈍鈍,就像他們吃的番薯一樣,所以就叫他們「番薯」,台灣兵很自然就反稱這些班長、排長為「芋仔」。

原本這些戲稱也無惡意,而且只在軍中流傳,不過後來在政治情勢下,才被煽動而帶有族群對立的意涵。

其實,芋頭比番薯更早生根在台灣土地上,甚至可溯及新石器時代!早期台灣根本是主食芋頭的原住民樂園,而番薯是漢人大量遷台以後才普及的。所以從歷史說來,是番薯趕走了芋頭才對。

台灣種最多番薯是什麼時候?

戰後二十五年,是番薯狂飆的黃金年代。戰後初期百廢待舉,台灣民眾搶購糧食,商人囤積走私,造成米價高漲。稻米更必須擔任外銷主力,出口來換取日本的肥料和工業器材。此時幸好有番薯,為台灣島民打造了一層安全網,發揮穩定社稷的功效。

隨著農業逐漸復甦後,農家普遍以養豬作為副業,番薯的角色更為關鍵。當時糧食局提倡「雜糧、養豬、稻米」的循環增產模式,也就是種植番薯等雜糧用來養豬,豬的排泄物又可用來堆肥、改善土壤,進而增加稻米產量。

番薯餵豬也餵人,領土不斷擴張,最高峰時廣達二十四萬公頃!這數字幾乎與現今稻米種植面積相當,顯示番薯在那個「以農養工」的年代,默默擔任台灣經濟起飛的幕後功臣。也因此,現今許多長輩的腦海中都銘刻著煮番薯養豬、再賣豬付學費家用的童年記憶。

阿公吃番薯長大,我吃番薯減肥,為什麼番薯都不會退流行?

番薯就像是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從養豬到養生都行。1970年代後,由於養豬企業化、玉米開放進口,番薯的需求量一落千丈,近年都維持在一萬公頃上下。但是番薯在台灣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更上層樓,以健康、天然、懷舊的形象再次風靡眾生,變身為養生聖品,進軍超商,持續創造跨越世代的共同甜蜜記憶。

在台灣歷史的舞台上,番薯既是開墾先鋒,又是救災良佐,既可當糧食又可當飼料,連軍需工業都能軋一角,角色舉足輕重,比稻米更為靈活多變。其貌不揚、平凡價廉的番薯,始終貼合時代脈動,與台灣緊緊相繫,難怪可以連夯四百年!

番薯夯四百年不退燒(攝影/蔡佳珊)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