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未來走向》全國農業會議73項結論,規劃農民退休年金、擴大綠色給付、專業智慧農耕、專責農村發展

文/上下游記者林珮君、劉怡馨

為台灣農業勾勒未來方向的「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於本月7、8日舉行,集結產、官、學各領域代表逾300位人士參與,針對安全、前瞻、永續、幸福等四項主題進行討論,最後共提出73項具體結論及27項重要亮點,包含規劃農民退休年金、建置農產品安全單一權責機關、擴大綠色對地給付範圍、建立農民生產管理登記制度、落實漁獲申報制度、導入智慧農業建置完整冷鏈系統、成立農村發展統籌規劃單位、建立在地經濟等重大決策。

「我們需要規劃下一階段農業發展的藍圖。」總統蔡英文於開幕致詞表示,當前農業應扮演糧食安全、生態環境及農村發展的多元角色,對於農產業的規劃、如何與環境共生共存、老農退休後如何得到更完善保障,都需有創新思維和作法。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出席第二天會議閉幕、聽取會議總結時也強調,農村發展得宜象徵的是糧食安全、幸福農民以及保障國土之意義,因此承諾行政院將全力支持這次全國農業會議之施政方針。

小知識:「全國農業會議」是為了因應國內外農業環境的巨大變革,需要對農業政策作出調整,進行的重大會議。首次於1982年,因應世界糧食危機而舉辦;第二次是在1988年回應520農運;第三、第四次分別是在1994年呼籲世界保育潮流、1998年加入WTO農業諮商而召開;2003年第五次全國農業會議,則是為了協調台灣順應全球貿易自由化、加入WTO後所受到的衝擊,今年(2018)為第六次。

蔡總統蒞臨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開幕會場致詞(圖片來源/農委會)

農委會:全國農業會議73項具體結論,將提出對應政策進度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距離上一次農業會議舉辦,中間已隔十五年,台灣內外部環境面臨重大變遷,包含極端氣候挑戰、經貿自由化衝擊、內需市場規模不足、農業勞動力缺乏和老化、消費者食安意識提升,國人重視農業永續和環境永續議題,使得國內的農業政策方向需要再做調整。

林聰賢表示:「這個會議絕不是大拜拜性質,」會議前農委會透過多元管道蒐集各方意見,在全台和離島共舉辦的18場地方草根會議,以及邀請各公民團體、專家學者舉辦的五場焦點座談,結合產官學界意見,匯集會議的討論重點。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指出,全國農業會議共有73項具體結論,將針對每議題做評估取得共識,進行對應的修改法規、增加預算、制定政策等,像是農業基本法、食農教育法等,都會在網路公告各項進度。

以下為《上下游》重點整理本次全國農業會議結論,完整結論可點選這裡閱讀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致詞(攝影/劉怡馨)

建立農民生產管理登記制度,登記後農民才能領取補助

為確保食材從農場到餐桌的安全體系,首先要建立國內55萬名農民的生產管理登記制度,「養殖什麼、種植什麼,都要清楚登記。」包含農作物的種植面積、作物種類、使用農藥和動物用藥、飼料及肥料用量等數據,透過各種補助措施請農民到農會、公所,配合登記生產資訊,例如,登記之後農民才能領取災害補助。

陳吉仲解釋,建立登記制度能使生產資訊透明化,讓政府充分掌握各種作物的預期產量、產地和產季。除了生產外,政府也會同步建置貯運、銷售的資訊平台,若農產價格發生變動,政府就能即時因應。

強化農民團體與產業團體功能,協助小農處理產銷

台灣農業環境以小農為主,農業組織(如農會、合作社、農企業)扮演重要角色,「小農那麼忙,只能顧生產上的事,」農民有問題時,第一線應該向誰尋求協助?究竟賦予農民團體何種功能?本次結論指出,政府計劃檢討現行農民團體的運作方式,訂定農業合作社場輔導管理獎勵辦法,強化農民團體和產業團體的功能,才能有效協助小農處理產銷事務。透過農業組織的運作,降低小農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穩定生產機制。

推動植物醫生立法,強化經濟動物獸醫師

此外,在專業管理人員的制度上,會議中也提出建立植物醫生制度和強化經濟動物獸醫師。與會者表示,藥物是作為治療用途,因此農藥的使用也應該有醫生的指導,不該由販賣業者在操控,「這就像是密醫。」因此,除了倡議許久的強化農業用藥流向管制、建構農藥分級管理制度、推動高風險農藥退場、執行農藥代噴機制都要做到以外,更要設立植物教學醫院,並正式推動植物醫師立法和植物醫師制度。

有了植物防疫系統後,也需完備動物防疫體系,因此會議決議一同強化與改善經濟動物獸醫師的人力與薪資,「動物的防疫安全牽涉到安全和永續,但經濟動物獸醫是最短缺的,」有了經濟動物獸醫師的協助後,才利於禽畜疫病防治的推動。

食農教育從小紮根,也是全民運動

在推動食農教育、落實支持國產農產品政策上,農糧署署長胡忠一指出,「日本人挑食材時只看是不是國產,看到國產就安心了,」希望台灣未來也能以國產農產為榮、認同台灣農業。他強調,食農教育的目的是讓下一代從小認識在地農業、對國產食材信任,並能關懷土地、與當地產業相連結。他也認為,「食農教育其實就是終身教育,也是全民運動,只要有吃有喝都跟食農教育脫不了關係。」

不過胡也指出,食農教育不是只有吃和喝,也要連結農村景觀維護、文化傳承、鄉土料理傳承等概念。因此在具體作法上,要先通過食農教育法,再結合學校和教育推廣單位,培育食農教育人員及種子教師。教材編制上要多元,強化與農業生產和環境連結,實踐農場到餐桌之內容,也要考量不同族群對教材的理解,例如農民、餐飲業者和學校教師;此外,內容更要結合食育和農育,「不要上四小時食育、四小時農育,要兼併一起上!」並制定食農教育的具體政策效益評估。

除了專業知識授與,食農教育也要鼓勵學校午餐優先採用國產農漁畜產品,並逐年提高使用比率,培養國人從小到大食用國產農產品。此外,現場與會者也提及,國人外食比例高達七成,但往往不知道外食來源,因此未來也會擴大辦理,加強超市、傳統市場及餐廳等消費場所標示國產農產品,提升消費者對國產食材的辨識度,強調這不僅是支持國產食材的表現,也能確保食物的安全無虞。

結合食物銀行,提高農產品利用效率

當前台灣的農產品標示上,只有保存期限、沒有賞味期,故在檢討農產品標示上,要求修法區分兩者標示。如此就能將已屆賞味期、但還沒超出有效期限的食品,透過食物平台的整合,例如食物銀行、在地社區和在地非營利組織的協助,將這些過剩食材再利用,提供給弱勢族群使用,以減少糧食浪費。

建置農產品安全單一權責機關,農產品初級加工納入農委會管理

為提升農業決策與施政品質,農委會未來將升格為農業部,因此農業部之下的部門分工、以及和各部會的跨部會調協,都將納入未來規劃的重點。當前已達成共識的是,建立農產品安全的單一權責機關,「以前(農產品)上市前歸農委會管、上市後歸衛福部,現在是要一條鞭!」陳吉仲解釋,未來農產品從生產到餐桌,一律由農業部門負責。

同時,也將農產品的初級加工權責納入農業部門管轄之下,未來農業部門將負責農產品的生鮮和初級加工等業務,強化農產品的管理、加工和行銷,促進農產品的多元利用。

農業前瞻,發展智慧農業

在討論農業「前瞻」議題部分,主旨是運用智慧科技調整農業結構,全面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表示,針對氣候變遷、人口老化、人口減少和國際競爭力等問題,台灣需要將中小型產業導入智慧科技,才能提升產業競爭力。

做法上,首先要建置智慧農業的軟硬體設備,輔導產業提升為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且兼顧生物安全之生產體系。會議中,與會者皆表示台灣的農業資材、種子、種苗、農機、設施等產品,以及農業技術與服務,皆具有高度國際競爭優勢,可發展具特色的知識型農事服務業。

同時也要透過大數據資料的蒐集,掌握國內外消費市場與生產面的資訊,才能建置能因應各種災害和防疫的預警系統、產銷協調,甚至能協助國產農產品進軍海外市場。

建置全國冷鏈物流體系,確保品質

針對大眾長期關注的農產品冷鏈設備,這次會議中決議,建置全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即設置各地冷鏈物流中心,協助農產品從採前、採後、分級包裝到貯運,「農產品從採收後就(進入)冷鏈,從物流車運到市場,過程都有恆溫設備。」陳吉仲表示,如此才能提升農產的品質與價格。此外,會議中也提及要建立國外目標市場的冷鏈系統,即跨國冷鏈物流體系,確保農產品出口後的到貨品質。

擴大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擴增非基期年30幾萬公頃,連結國土計畫

陳吉仲表示,此次會議很重要亮點為確保農地、林業、漁業及農業水資源的質與量,並建立量化指標及補償機制,擴大對地綠色環境給付實施對象。「對地綠色給付將從原本基期年(83至92年)的35萬公頃,再另外擴增非基期年的三十幾萬公頃。」

但要確保農地的質與量,就必須連結目前的全國國土計畫。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一再強調,「沒農地就沒農業。」國土計畫已落到各地方訂定,很快就會進到中央確定版本,農委會要如何確保74-81萬農地總量?以及如何讓農地真正用於耕作?「不解決一切都是空談,沒有農地什麼都沒有,就沒有食品安全跟農業永續。」

彭也指出,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政策必須跟國土計畫結合,針對農業發展區給予實質補助,提高劃設意願。未來劃設為農業發展區時,都應該給予生態、文化補償,「必須告訴農民,就算土地被編為農地,他的收入也不亞於非農地,農民跟各縣市才願意被劃為農業區。」農業預算應該針對被限制的農地、友善耕作的土地,才有可能真的達成農地總量目標。

陳吉仲表示,他同意現在綠色生態補償還不夠,「必須讓劃為農業發展區的農民,收入及補償遠高於賣地所得,大家才願意被劃設為農業發展區,因此未來兩年也會調整對地綠色補貼,從基期擴增至非基期。」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申雍則表示,全國國土計畫已經公告,現在由各直轄縣市訂定縣市版國土計畫。但根據農委會統計全國農地面積共78.5萬,且大部份集中在中、南部縣市,社會氛圍輕視農業,如何讓各縣市、民眾樂於被劃為農業發展地區?且即使農地面積78.5萬,目前真正用於生產的也僅57萬公頃,如何合理使用農地、處理違規農地成為問題。同時也要避免過度種植造成土壤劣化問題。

各項施政應融入有機農業促進法概念

台大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則指出,今年五月底通過有機農業促進法,目標就是為維護水、土資源,確保生物、生態多樣性,促進環境跟資源的永續利用。「土壤恢復健康,農產安全才有辦法獲得保障。」希望各項施政可以依據有機農業促進法,以恢復農地安全、確保糧食供應,保障消費者健康。

此外,為增加農作物抵抗力,郭表示,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讓土壤變得更健康,農作物長得好,抵抗力就好。必須提升土壤有機質,保水能力及抗旱能力就充足,也必須不斷進行品種改良、種源保存。

更有與會專家指出,土壤品質劣化影響因素多元,包括使用化肥、耕犁等,「農民不了解土壤性質,應該進行農地體檢,看看耕種多年後,土壤呈現什麼狀況,依照科學根據,將其徹底改良。」教導農民合理化施肥。

農業用水將從全國佔比七成降為六成

會議結論指出十年內完成提供農業灌區內外的適作農業灌溉服務。不過申雍說明,未來農業配給用水量將從全國七成降為六成。若以全國每年175億噸水資源計算,農業僅能分配到105億噸,等於相較目前使用水量減少21億噸。若再加上地下水減量現況,中南部地區旱季期間,農業生產將面臨缺水問題。「灌區外的農地以及內陸淡水養殖,用水都會受到影響。」且目前灌溉輸水時出現漏水、蒸發狀況,該如何提升水資源使用率,以及作物使用效率都仍需解決。

「農業用水佔比從七成降為六成,是行政院目標,農委會將盤點生產跟未來模組,減少漏水率。」林聰賢表示,灌溉輸水漏水率高,加上過去地方農田水利會經費不足,無法修繕系統。再者,水稻耕作面積大,目前推動的大糧倉計畫,就是希望水稻能轉旱作,減少用水量。農試所也在進行相關研究,像是茶葉就可引進滴灌系統,達到節水效率。

卸魚申報要落實、劃設海洋保護區

此外,面對海洋資源逐漸枯竭,會議也聚焦在海洋永續利用。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指出,希望重視海洋藍色國土,劃設海洋保護區,並舉例東沙自1998年因為聖嬰現象,造成珊瑚礁死掉,因此劃設為國家公園,至今二十年,已可顯見海洋保護區成效。「海洋保護區就像水產銀行,是種源庫,溢出來的資源,漁民才可以捕撈,不能全台都捕魚,必須保留一定魚群繁衍。」台灣目前經營海洋藍色國土、建立有效保護區,仍有段距離。

鄭也表示,現在永續經營資源的困難在於執法,難以落實卸魚申報,「大家捕魚就直接在外面賣掉,沒進到拍賣市場、沒數據。」要有資料才能知道漁業資源現況,否則學者專家無法做後續研究。甚至可以考慮將卸魚申報歸中央管理,避免縣市議員關說而不了了之,執法技術跟手段必須加強。此外,也應該推動漁業永續標章,讓民眾知道永續海鮮,願意花更多錢支持。

「都在講保育資源,但產業政策在哪裡?」中華全國漁會總幹事林啟滄表示,認同海洋保育,畢竟沒有永續就沒有漁業,因此同意休漁、設立海洋保護區。「但必須教我們漁民未來要怎麼做?各個法規都在限制漁業發展,產業政策在哪?」林更指出,現在外界質疑的捕獲黑數,也是因為法規改成不用到市場交易,現行法規跟政府政策的衝突,問題不能全歸到漁業跟漁民身上,政府必須統合政策,才能永續發展。

漁業署署長黃鴻燕現場回應,漁業署支持設立海洋保護區,但考量產業影響,必須跟漁民充分對話。目前在收集、建立基礎資料,確定哪些區域該設立海洋保護區,跟漁民對話尋求支持。

研擬農民年金制度 「要讓一生辛苦的農民,退休後有安穩生活。」

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院長賴清德也在致詞時紛紛強調,必須建立農民退休制度,「要讓農民一生辛苦退休後,可以得到政府幫助,有安穩生活。」因此會議結論也表明將制定農業保險專法、推動農民職業災害保險,並整合農民健康保險、老農津貼及其他社會保險,建立農民年金制度。

對於農民年金制度具體規劃,會議結論也包含老農退休金將不再以現有老農年金為天花板,可能規劃分級分業,未來朝向退休金制度規劃,若自願提高投保金額,也可拿回更多退休金,鼓勵老農釋出土地經營權,提供下一代或有心經營農業的年輕世代。

陳吉仲說明,老農退休金必須跨部會協調,將既有農保搭配現有國民年金。但牽涉到農委會、內政部、衛福部等部會,目前將著手研擬草案,可望在總統蔡英文內任完成草案。不過最後立法還要經過立法院,很難推估期程。

會議結論還包括成立農村發展的統籌規劃單位,跨域整合人才及資源,平衡農村三生功能,促進農村發展。陳吉仲指出,都市規劃有都市計畫法,並有對應單位,但農村卻完全沒有專屬的發展法、沒有權責機關,所以將在中央設立農村發展所,並制定相關法規。(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完整結論可點選這裡閱讀

蔡總統及農委會林主委和與會貴賓合影(圖片來源/農委會)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