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基改風險 增育種效率 台版越光米─台南16號「晶鑽」問世

日本越光米被譽為米中之王,拿來台灣種植卻適應不良。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與台大農藝系合作,首度以「分子輔助選種技術」找出台灣水稻特有的「日長不敏感基因」,與日本越光米不斷回交選拔,終於選育出適合台灣環境生長,口感卻一點都不輸越光米的「台南16號」。此舉不但大幅縮短傳統的稻作育種時間,更有效避免基因轉殖所帶來的風險與爭議。

晶鑽001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介紹,越光米(Koshihikari)其實是日本1956年代育成的稻米品種農林100號,這個品種被認為是有史以來口感最好的稻米。因為原產地福井縣與新潟縣古稱「越州」,農林100號被認為是「越州之光」,因而得名「越光米」。

歷今56年,一般人相信至今還沒有其他稻米品種的口感可與「越光」並駕其驅。新品種稻米問世,也經常被拿來與越光米比較,口感與食味值越接近者,表示這個新品種品質越好。

郭華仁說,雖然台灣約40年前就有人引進越光米栽培,並透過栽培技術改進,讓越光米可以在台灣種植,但俗話說「橘越淮為枳」,原產於溫帶日本的越光米來到亞熱帶台灣種植,不到50天就抽穗,抽穗的狀況也不一致,造成產量低落,農民種植意願低。

橘越淮為枳 越光來台黯然發光

台南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陳榮坤說,越光米在日本是5月插秧、10月採收,生長期間約120至130天,尤其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日本6、7月間的日照時間較長,越光米有足夠的成長時間養精蓄銳,展現出最好的稻米品質。

但越光米來到台灣,卻像是被揠苗助長的小孩,第一期稻作約種90天就可以收成、第二期稻作約80天收成。由於夏季台灣的日照時間較日本短,因此種出來的越光米產量偏低,口感偏硬,不若日本原產地。

為克服日本越光米在台灣種植的限制與缺點,稻米育種者得長期投入適合台灣環境與農民耕作習慣,但品質又可媲美越光米的新品種開發。不過這是漫漫長路,一個新品種得耗費接近10年才能問世。

陳榮坤舉例,最受市場歡迎的台稉9號與台農71號(益全香米),也都有部份基因與越光米相同,但都是傳統方式培育,過程非常辛苦,因為要判斷傳統育種育出的新個體是好是壞,容易受到環境因素干擾,加上田間工作相當繁複,育種工作經常事倍功半。

時下最流行的基因轉殖科技,雖然號稱可以大幅改善育種缺點,但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指出,基因轉殖技術風險同樣也難以精確控制,而且需要花費比育種更多倍的經費進行遺傳工程試驗,田間工作也同樣繁複,所選出來的轉殖項,還要經過多年的環境與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又要面對消費者疑慮,不見得比較有優勢。

 ↑每個新品種推出背後,都可見育種人員滄桑的手,默默付出。

分子輔助選種 教越光「惦惦呷三碗公」

但這次台版越光米「台南16號(晶鑽)」在育種過程中所採取的「分子輔助選種技術」,不但可大幅縮短傳統育種時間,更有效避免基因轉殖所帶來的風險與爭議。

台南農改場嘉義分場長羅正宗說,研究人員分析越光米在台灣生長所受的限制因素後,由台南農改場助理研究員陳榮坤與台大農藝系助理教授林彥蓉合作,從台灣本土的稻米品種「台農67號」篩選出台灣水稻特有的「日長不敏感基因」,這個基因有助於延長水稻的生育期。

每次台農67號與越光米雜交後,就用分子標誌基因的方式篩選出帶有「日長不敏感基因」的新個體,再與越光米重新進行雜交。相同的步驟進行4次,最後篩選出的新個體「台南16號」身上,除了「日長不敏感基因」來自於「台農67號」,絕大部分的基因都與日本越光米相同,使越光米能夠真正適應台灣的風土環境,發揮特長。

羅正宗表示,與日本越光米在台灣種植相互比較,台南16號(晶鑽米)非常符合台灣稻米「惦惦呷三碗公」的特性:長得扎實、多產與好吃。

他說,台南16號(晶鑽米)第一期稻作的生長時間延長約13.3天、第二期作延長約20.4天;稻穀產量的部分,第一期作較越光增產29.5 %,第二期作增產180.3 %,明顯改善越光之極早熟、產量低等缺點,改寫「橘越淮為枳」的俗諺。

基因轉殖? 農業科技發展的迷思 

根據台灣第一個成功利用「分子輔助選種」完成水稻育種的經驗,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認為,過去為了發展農業科技,政府將過多經費與資源投入在基因轉殖上,不但使傳統育種的優勢逐漸流失,更由於基因轉殖帶來的風險疑慮未解,導致台灣現在尚無基因轉殖的新品種商業化上市。

如今,「分子輔助選種」已經證明是有效、快速的高科技育種方式,沒有基因轉殖的諸多缺點,又可大幅提升傳統育種的效率,值得政府在發展農業科技上,全力投入資源。

郭華仁指出,目前國內大學各農藝、園藝學系都不乏「分子輔助選種」專長的學者,結合各農業試驗單位經驗豐富的育種專家,相信可以在台灣農業既有優勢下,解決氣候變遷帶來的糧食危機問題。

↑台版越光米的幕後研發推手:台南農改場嘉義分場長羅正宗(左)、助理研究員陳榮坤(右)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