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厲害才能叫便當店 「吃吃便當」是白飯店

「那種很了不起的話,我們也不會講啦。」狹窄但乾淨的廚房裡,僅容一人轉身通過,「吃吃便當」主廚李偉聖,搬起一鍋白飯說:「但是,便當要做得夠厲害,才有資格叫做便當店。所以我不會說我們現在是便當店,欸……不過白飯還不錯,那叫做白飯店好了,怎麼樣?」

室內正播放著獨立台語搖滾,整個廚房團隊笑成一團,手上卻一刻不停歇地準備中餐便當。李偉聖雖然口中說笑,手卻沒停過,將青蔥與泡發過的香菇,切成細絲,灑在鍋中半凝的蛋汁上,均勻鋪平,準備製作配菜「香菇青蔥蛋捲」,一旁的滾燙鹽水內,清燙著青江菜、蘿蔔絲與章魚切塊,雖不是特別的珍饈美味,卻樣樣樸實到位。

IMG_6046-600IMG_6216
親手料理的雞腿便當,一份80元(攝影/何欣潔)

每天提籃叫賣80個便當

在台北市四平街固定提籃叫賣、目前一天僅能提供八十80份餐點的「吃吃便當」,是一群對「便當」與美食有熱情的七年級團隊,正在嚐試與準備創業。擔任主廚的李偉聖與總監李毅誠,兩人是兄弟,眼看弟弟在餐飲業上班辛苦又難晉升,乾脆要弟弟辭職北上,找來大學同學何勁旻擔任業務,幾個南部囝仔,跨上摩托車,直闖環南市場批貨,開展便當人生。

「為了買到食材,我們天天凌晨三點到環南市場晃,什麼也不懂,憑著小時候跟爸媽採買的記憶,一攤攤問、一攤攤挑,後來是賣雞肉的阿伯好心,看我們小土砲傻到不行,接我們的單,又推薦值得信賴的豬肉攤、菜攤給我們,才採購成功。」幾個私下仍用流利台語交談的男孩,開心地說:「現在混熟了,只要訂貨,可以睡到凌晨五點再來取貨就好!哈!」

「很多客人問,你們有沒有添加那些鬼東西……我告訴他們,歹勢,我也很想加,但那一次要叫好幾百桶,我們想買,廠商也不會賣!」李偉誠笑著說:「阮彰化人,家裡在送貨,從小就幫忙把食品添加物、色素從工廠送到飲料店、自助餐店,後來自己也在工廠打工,所以什麼食品安全,我們從小就一清二楚。那種東西,包括味精,絕對不能用。」

IMG_5686
經過半年的摸索,幾位年輕人已經對環南市場熟門熟路(攝影/何欣潔)

親見食品添加劑的可怕

不同於許多城市創業者的「理念先行」,李偉誠豐富的食品加工與餐飲經驗,讓他對食品添加物敬謝不敏,「在工廠親眼看到,那些添加物七、八百種,要什麼味道都調得出來。有那種大陸進口的草莓,又大又紅,但完全沒味道,怎麼辦?加香精、加糖精,再賣給餐廳!我就在想那到底是什麼東西?非常恐怖!我也在某間知名的高價火鍋店當過內場,跟客人說湯頭是高纖養生湯,進去廚房一看,高纖在哪裡?喔,高纖味精!」

帶著這些恐怖的食品加工記憶,幾位合夥人,雖不願把自己的便當「吹捧」得過度高貴,但處處可見他們挑選食材的用心。「米是朋友在池上種的,好得沒話說,是便當最自豪的一道料理。豆腐也是,找到一家手工製作的老店。」至於只適合寒冷氣候的高麗菜,主廚更直言「怎麼會想在夏天吃那種東西?!」不擅自誇的彆扭背後,是團隊對食材的堅持。

IMG_6207
壽喜燒便當80元(攝影/何欣潔)

比一般便當好吃一點點

「現在規模小,太貴的食材還用不起,說自己有機、養生?我們講不出口。目標就是做到自己覺得好吃、敢吃,找的都是我們信賴、市場的老攤販。我們只敢說,是有比一般便當再好吃一點點。」

爽快承認自己的不足,晚上練樂團、早上煮便當的幾位合夥人,對未來露出很搖滾的神情,「未來,我們會做得更好!」

IMG_6128
土法煉鋼在街頭叫賣,是吃吃便當創業的第一步(攝影/何欣潔)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