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的社區、學校協力 推出「食農桌遊 」

近年台灣日漸重視食農教育,除了課堂學習、田間體驗等方式,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近日結合公部門、社區、學校的資源,推出兩款食農主題的桌上遊戲,讓大人小孩在桌遊中認識食物、農業與農村的價值。

這兩款桌遊分別為食農社區大遊歷、食安大王跳棋,負責策劃這款桌遊的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工作人員李昌諭說,桌遊的設計元素,通通來自於在地社區特色、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識,「希望透過桌遊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

結合社區特色的「食農社區大遊歷」

長期進行社區工作的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去年獲得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的委辦,進行「台東南迴地區農村特色結合食農教育營造計畫」。這項計畫與六個社區互動密切,因此李昌諭與工作伙伴便發想能否設計一套介紹這六個社區的「食農地圖」,但又不想只是一般的地圖,因此逐漸發展出「食農社區大遊歷」的桌遊構想。

這六個社區分別為,太麻里鄉金針山社區、太麻里鄉大王社區、關山鎮電光社區、長濱鄉永福社區、卑南鄉東興社區、池上鄉復興社區。李昌諭說,一口氣讀完六個社區名字,應該沒什麼感覺,可是如果玩一次「食農社區大遊歷」桌遊,不管玩家是大人還是小孩,肯定對這六個社區印象深刻。

李昌諭說,「食農社區大遊歷」桌遊仿照大富翁的玩法,六個社區就是玩家行進路線會經過的點,每個社區都有各自的代表圖案,例如大王社區以旭日為意象,是因為以前該區叫「大猫貍」,在排灣族的意思就是「太陽日照的大地」。電光社區的代表意象則為竹砲,這也與當地歷史有關,清朝部隊要接管電光部落時,阿美族人連夜築石牆,並在牆後放竹砲引誘清兵發射彈藥,接著並以番刀擊退清兵,被稱為「雷公火戰役」。

至於大富翁的「機會」、「命運」抽牌,「食農社區大遊歷」也賦予不同的意涵,例如「飲食不均衡,休息兩次」、「特產太多非買不可,多付五點」,或者是「吃到富興桂花豬腳,愉快獲得五點」、「吃到永福自然野菜,得到健康獲五點」。

1016759_822185037797268_29281435_n
「食農社區大遊歷」 桌遊,結合社區特色。 提供/李昌諭

玩跳棋也可以建立飲食知識

1609974_822185344463904_1394145720_n
「食安大王跳棋」桌遊 提供/李昌諭

至於另一款桌遊「食安大王跳棋」,與一般跳棋玩法相同,不過在棋子、棋盤的設計,則搭配「飲食紅綠燈」的概念,紅燈食物少吃、黃燈食物適量、綠燈食物健康。

這兩款桌遊設計完成後,也融入綠食育課程。去年九月,大王社區大王國小五年級學生,運用綜合課程時間,上了五週的綠食育課程,有課堂教學,例如「飲食紅綠燈」介紹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時,便搭配桌遊提高學生的興致。

負責策劃這一系列食農教育課程與桌遊的李昌諭說,食農桌遊的問世,是由台東一群關心食農教育、在地社區的人們激盪而成的心血。設計桌遊的美術編輯馬詢城,是台東大學美術產業研究所碩士,有多年研發大富翁的經驗,他從國小教職退休後,長期參與社區工作,對「食農教育」和「桌遊」都有涉獵,才能設計出這兩款桌遊。

長年推動食農教育的新竹教育大學副教授張瑋琦,收到這兩款食農桌遊後,當下決定做為她下學期課程的教材:「非常感謝台東這個團隊,好用心做了這些美麗的食農文創。」

1959600_822187741130331_288741473_n
除了桌遊,學校與社區合作的食農教育,也帶孩子實際料理在地食材,圖為大王社區退休教師高寶珠,教導小孩製作野菜鹹派/甜派等創新原味料理。拍攝/林崇堯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