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森林到廢園 純真歲月已逝 曾光明書寫延續山城記憶

山谷中一縷炊煙裊裊昇起,牽引出曾光明心中埋藏五十年的記憶。恍惚中他變回一個七歲小孩,媽媽敲著竹筒招呼耕作中家人回來吃飯的信號聲,猶在耳邊。

曾光明心頭一震,坐在樹下、拿起手機,就著小螢幕寫了起來。腦海中一則又一則鮮明靈動的回憶,就這樣化為文字,一年多裡累積了將近一百則,摘錄匯集而成《散步山城歲月一書。

%e4%b8%8b%e5%b1%b1%e7%9c%8b%e6%ad%8c%e4%bb%94%e6%88%b2%e5%a4%a7%e6%98%8e%e6%98%9f%ef%bc%88%e9%81%a0%e8%b6%b3%e6%96%87%e5%8c%96%e6%8f%90%e4%be%9b%ef%bc%89
下山看歌仔戲大明星(遠足文化提供)

返老還童,重溫半世紀前山城小事

來到離台中東勢市街數公里的偏僻山上,「這裡叫麻竹坑,是我的老家,」現年五十七歲的曾光明解說,過去客家習俗,父親會將新生兒的胎盤、臍帶埋在住家附近的地下,「我們客家人說『胞衣跡』,就是出生地。」

在這業已破敗傾頹的老屋前,曾光明有如掉進時空隧道,他對著空中比畫:「早上的太陽就從這邊照進來,透過灶上水蒸氣的煙,一條一條白亮亮的。媽媽起來炒菜了,爸爸在水缸旁刷牙洗臉,阿嬤催促大家趕快準備工作,叔叔把犁和鋤頭都搬了出來……」整個家族忙碌熱鬧的畫面歷歷在目、宛如昨日,怎麼一晃就五十年了呢?

長期關注社區公共議題不遺餘力的曾光明,是「三合一農業社」創辦人之一,努力推動東勢農業的友善栽培,更是影響東勢寄接梨產業發展的關鍵人物。年輕時他考上農林廳「農村青年赴日研習」,自日本潛心學習人工授粉技術,回台推廣後,大大提昇當地梨果品質。

三年前,曾光明決定退休,少了繁雜事務,心頭越見澄明。身上Polo衫印著「返老還童」字樣,恰如其人。他這本書的敘事口吻,就是回到小學生的時代,以孩童之眼,重溫半世紀前的小山城。

img_2452
老家前的曾光明(攝影/蔡佳珊)

跟著小明走,喝奉茶、採野果、坐鐵牛

打開這本書,彷彿跳出一個活潑調皮的赤腳男孩小明,對讀者招手說:跟我來!帶你去玩!於是讀者也瞬間縮小成一個孩子,跟在小明後頭,興沖沖睜大雙眼張看。書裡頭所有故事,幾乎都發生在小明的家到學校這一段四公里的山路上。

「這裡就是土地公廟!」小明常常偷喝土地公的敬茶,喝完之後再從旁邊水溝舀一杯清水還祂,所以有時候杯子裡會出現蝌蚪。21山路上還有奉茶的茶寮,供爬坡路人歇腿止渴。咦?這杯香米茶上頭為何漂著一層稻殼?這樣怎麼喝啊?小明細細解釋:這是煮茶人的用心!爬山爬到氣喘吁吁的人,喝茶喝太快會傷身,所以在茶水裡灑上清洗過的稻殼,這樣喝茶的人就必須徐徐吹開稻殼,才能小口慢飲。

孩子們沿路玩耍,騎竹馬、採野果、在鋪滿乾枯香蕉葉的園子裡玩摔跤。「洞!洞洞洞!」啊,是鐵牛車來了!小明攜伴趕緊躲進路邊草叢,趁鐵牛車經過,一躍而上,輕鬆搭一段便車!不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司機,到底有沒有發現呢?

%e9%9b%a8%e5%be%8c%e6%92%bf%e8%9d%b8%e7%89%9b%e7%b5%a6%e9%b4%a8%e5%ad%90%e5%90%83%ef%bc%88%e9%81%a0%e8%b6%b3%e6%96%87%e5%8c%96%e6%8f%90%e4%be%9b%ef%bc%89
雨後撿蝸牛給鴨子吃(遠足文化提供)

 

藏種於農好自然,鑿石闢田真辛苦

那是個純樸自足的美好年代。山上人家每戶都相隔甚遠,卻來往密切,不時換工、借米。小明走在路上,總不時有人招呼:你是「萬福子」吧?(小明的爸爸名叫萬福)

當時沒有「藏種於農」這個名詞,因為那本是山村的日常。要種長豆,就要找阿文嫂要種子,她家的長豆粉粉軟軟,煮稀飯最好吃。種南瓜要找阿輝伯,種瓠瓜找阿勇嫂,要種最好吃的「米桶瓜」絲瓜,那當然是阿富嫂留的種子最棒。每家每戶都有自己最得意的寶貝種子,長成最適合當地風土的農產,做成地方風味濃郁的特色食物。

那也是個開山闢田的艱苦年代。小明目睹祖父與父親、叔叔用人力一鎚一鎚將河裡的巨石鑿成小塊,用雙肩挑上山,砌成一階一階的護坡。整整花了三年時間,才將山坡開墾成梯田。

就連日常用水,也得大費周章,以竹子剖半相接成為長長的「水筧」,將泉水從山上水澗一路接引到住家水缸。這水筧經常斷水,或被落葉堵塞,或被動物踢倒,又或是土石鬆滑錯了位,農家常常得要全副武裝上山巡水。

%e6%9b%be%e5%85%89%e6%98%8e%e7%9a%84%e8%80%81%e5%ae%b6%e4%bd%8d%e6%96%bc%e5%8f%b0%e4%b8%ad%e6%9d%b1%e5%8b%a2%e7%9a%84%e9%ba%bb%e7%ab%b9%e5%9d%91%ef%bc%8c%e5%8d%8a%e5%85%ac%e9%87%8c%e6%89%8d%e6%9c%89
曾光明的老家位於台中東勢的麻竹坑,半公里才有一戶人家,但鄰里關係親密無間(攝影/蔡佳珊)

黯黑山路上,傳來母親聲聲呼喚

山歌聲、公雞啼、豆腐哥的吆喝聲……小明的記憶長廊中不僅畫面生動,連音效都立體。為什麼能記得那麼清楚?曾光明開朗一笑:「因為我人單純啊,我就是一個小小孩!」

遨遊回憶的旅程中,曾光明最大的感觸是,「媽媽已經不在了,但好像還是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再怎麼寫,都離不開跟媽媽有關的事情。」這本書,其實也是他的思親之作。

小明從學校回家的路上,有時候貪玩,天都黑了還沒走到。月光下的森林樹影搖曳,彷彿群魔亂舞,小明正害怕,「這時遠遠地傳來媽媽的呼叫聲,是媽媽知道我會害怕,在家大聲喊我。」小明壯起膽放聲回應,媽媽聽聲音就知道他大約走到哪了。媽媽的呼喚,就像是聲音的燈塔。

56
(左)和媽媽上山砍柴(右)吃飯號角聲,每一家的竹筒敲出來聲音都不同,在遠處農園工作的家人,一聽到就知道該回家吃飯了(遠足文化提供)

曾光明記得關於母親的點點滴滴,身為山上農家的長媳,小小的個子卻必須挑起所有家務重擔。情感汨汨的字裡行間,一位山村婦女的刻苦辛勤的身影躍然紙上。要洗衣做飯、上山砍柴、養雞餵豬,唯一的小小娛樂,就是聆聽廣播歌仔戲。破天荒的一次晚歸,也是為了下山一睹歌仔戲明星本尊演出。

%e6%9b%be%e5%85%89%e6%98%8e%e8%aa%aa%ef%bc%8c%e4%bb%a5%e5%89%8d%e5%b9%b4%e5%ba%95%e7%a5%ad%e7%81%b6%e7%a5%9e%e6%99%82%ef%bc%8c%e5%aa%bd%e5%aa%bd%e6%9c%83%e5%b0%87%e7%94%9c%e6%b9%af%e5%9c%93%e9%bb%8f
曾光明說,以前年底祭灶神時,媽媽會將甜湯圓黏在門框上,最引小孩子垂涎(攝影/蔡佳珊)

純真歲月已逝,素樸書寫延續山城記憶

但時間之流無情。帶走了童年,帶走了媽媽,帶走了山城的純真歲月。「我也覺得奇怪,那些事好像才剛過去,怎麼會改變這麼大?」曾光明如大夢初醒,「最早是沒有開發的原始森林,後來都砍掉了改種果樹,香蕉、梨子、甜柿……很快的,果樹又沒利潤了,農園又漸漸荒廢。」

除草劑帶來的劇變最是顯著。山村引進除草劑之後,蝸牛都不見了,雨後小孩子提著水桶撿蝸牛的「咚咚」聲不再,鴨子也沒有蝸牛大餐可吃了。

也因為山林開發和除草劑,孩子們炎夏時最愛戲水的深潭也消失了。沒了草和樹,山坡上土石遇雨就鬆動滑落,深潭都淤積了,清澈的水變得黃濁,水裡的魚、蝦、鱸鰻消聲匿跡,童年的水上樂園也就此埋藏。

山路能行車後,奉茶沒有了。山坡上辛苦開墾的梯田,全被颱風帶來的土石流淹沒。農家不再留種,去種苗行買就得了。

小明的老家和農園賣給了別人,土磚砌的牆崩了好幾處,如同廢墟。但五十年後的曾光明還是時常回到這裡,因為這裡孕育了他,而那段豐美回憶自始至終飽滿著他的生命。

img_2509
曾光明的老家(攝影/蔡佳珊)

「時代不一定是進步,也可能是退步了。」曾光明語中帶著一絲傷感,但並無批判。他只是希望用恬淡如水的文字,記錄下那段值得珍惜反芻的過往,隨手可得的鄉間野趣、可貴可親的人情流動,還有人在大地上拚搏扎根的歷歷痕跡。

對於東勢山城子民而言,產業會更迭,記憶卻不滅,曾經參與過那個年代的大人們紛紛捧起了這本書,唸給他們的小小孩聽。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