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代表台灣紅茶外銷?紅玉熱情嫵媚 歐洲人也愛上她

茶香無國界!「『一葉贏得萬戶喜。』這是引我入門的製茶師傅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南投茶農林應周瞇著眼笑道,製茶人最大的喜悅就是自己焙製的茶被喜歡、被懂,「說穿了就是在找知音。」林應周製茶十載,這才遇到了遠在烏克蘭、捷克、德國等地的知音,遠方的茶友利用臉書訊息,漂洋過海送來訂單,還忍不住驚歎,“The taste is unusual!”“It’s perfect!”林應周喜不自勝。

茶農林應周深愛紅茶,除了攝影記錄還為紅茶發行「茶誌」《迭野覓》(音諧台語茶米),一頁頁都細細寫道製茶各道工序之精要:「剛採收的茶菁需要花16~20小時『萎凋』以釋放水分」、「花兩小時揉捻可以破壞茶葉組織細胞,使釋出茶汁附著於茶葉表面」、「渥堆發酵是形成紅茶品質的關鍵,茶師傅全憑著香氣判斷是否完成」……純粹只是為了記錄「茶業」,林應周拍謝產茶過程,也傳達他對紅茶的熱情。

台茶18號紅玉紅茶(林應周提拱)
台茶18號紅玉紅茶(林應周提拱)

談到紅茶就陶醉

「只能說這是一段奇遇記!」林應周只能這樣笑著解釋當初如何跟「茶」結緣,十年前受朋友之託,於是回到家鄉南投幫忙找茶、帶茶,跑遍了南投茶園,品來品去,從烏龍茶喝到紅茶,林應周只覺得「茶不就這樣?」直到啜了阿萬師所製的紅茶,「一喝就知道不一樣!那深層的層次、後韻……高雅!甘甜!」憶起當時入喉的滋味,林應周又是一臉陶醉,「就是那一刻,對『茶』的火花立刻爆出來。」從此一頭栽進茶的世界。

那時起,林應周每天早上七、八點就去找阿萬師報到論茶,觀察阿萬師如何萎凋、揉捻、乾燥、發酵,「茶葉其實很簡單,就是好好種、好好做,但每一步都是眉角。」光是萎凋,一般都說要花16至20個小時,「但哪個時間點才是剛好?就要觀察。」林應周表示,但阿萬師做得出卻說不出其中奧妙,「所以我只能眼明手快,邊看邊偷學。」

「有時候正萎凋著,突然熟悉手感出現,就直覺可以揉捻。」出自林應周之口,說來玄妙,但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直說就是靈感、直覺,又是好一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在林應周眼裏,「茶」不僅是一門學問,還是很精深的學問,他花了三年才自覺抓到製茶的重點、與品茶的脈絡,「因為想青出於藍勝於藍,所以我決定出來自己製茶。」林應周這才自立門戶,焙製出「有個性」的紅玉紅茶、白茶。

1-5
萎凋(圖片來源/林應周)

紅玉紅茶如嫵媚熱情的女人

「問我心目中紅玉紅茶的個性喔……應該就是嫵媚、又有點熱情的女人吧!」林應周笑道,其實茶的個性取決於製茶師傅、茶葉品種、製成工序,加乘起來便造就了茶葉的特殊風味,聽來抽象,其茶韻、芳香仍難想像,「嚼味嗅香非別也。」林應周引用《茶經》內容解釋,要懂茶香,光說、光聞、光嚼是無法領略的,必須親自啜一口才會懂。

但談到茶的「個性」,林應周不由得搖頭說道,個性濃郁醇厚的紅茶只能走外銷一途。而這究竟是為何?「應該說台灣人的舌頭比較禁不起刺激吧。」林應周解釋,紅茶入口會在口腔表皮細胞產生「收縮性」,而呈現微微「澀口」,「但這收縮性會讓舌頭味覺變得靈敏,更能感受強烈茶香的風味。」

理當是很精彩的感受,可惜台灣人偏好淡雅的清香甘甜口感,較難接受紅茶的冶豔,「所以台灣人比較愛喝綠茶、烏龍,有個性的紅茶反倒不好賣。」林應周表示,只能暫時放棄台灣市場,轉戰歐美外銷通路。

目前林應周茶園面積約有1.5公頃,一年約能產出2,000公斤台茶18號茶菁,去年一整年接下了300公斤的外銷訂單,「未來我還是打算主攻歐美市場。」林應周盤算著,現更與烏克蘭、德國、捷克等地的茶商接洽,可望搶占餐廳、咖啡館市場,「我的客人就是認定我的人、我的茶,喝一口他們就知道很不一樣。」林應周自信滿滿地表示。

製茶工序之精妙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林應周提供)
製茶工序之精妙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林應周提供)

台茶18號是否能代表台灣外銷?

根據農委會茶葉改良場統計,目前全台茶葉種植面積約為1萬4千多公頃,絕大部分都是種植包種烏龍,台茶18號種植面積僅有4百多公頃,年產量約為4百公噸,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場長陳國任說,雖然每種紅茶都有不同味道,但「台灣是靠滋味濃烈,茶香風格獨特的台茶18號才真正闖出紅茶名號。」

陳國任茶葉改良場指出,紅茶市場占世界茶葉市場的六、七成,台灣能否靠著「台茶18號」搶下世界茶葉市場?陳國任直言,做外銷的重點不過就是「質」與「量」;若將目光放在世界各大通路,就要先有穩定的貨源、品質,「而品質首重就是安全、衛生,這部分台灣的管理機制已經相當成熟。」

靠著茶農檢驗、茶商留茶檢,彼此簽名確認進貨來源,自主管理機制已經建立,「這也能提升茶農的危機意識,讓他們小心種植。」而若想鎖定特殊通路,就要製出「精品茶」、創造風味差異性,「要一喝就知道這支茶跟其他茶不一樣。」

不過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范德光認為,目前台茶18號的外銷量大約落在20至30公噸,量真的很少,主要是做為禮品、伴手禮;至於是否有必要衝高台茶18產量、搶占紅茶市場,范德光表示,「沒必要!」台茶18號就是台灣紅茶的特色茶,風味絕對一級棒,「應該被拿來當做嗜好品、精品享受。」衝高產量對於台茶18號發展沒意義,「物以稀為貴!衝高產量反而會降低台茶18號的價格。」

「台灣紅茶其實很有未來,但現在出現教育斷層。」雖然林應周正積極闖蕩歐美茶葉市場,在他眼中,紅茶市場也極大,但談到台灣茶業未來,仍不禁憂心忡忡,「現在沒什麼年輕人在做茶,未來誰要製茶?也越來越少老製茶師傅能教了,教育斷層已經出現。」台灣能否搶下紅茶市場大餅?值得後續觀察。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 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