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系列 文/攝影 張良一 農業發展條例規定農舍面積只能佔農地1/10的面積,其餘的部分需種植作物,以符合農地農用的規定。不少農舍的投資客在取得使用執照前,胡亂的在屋前種些香蕉、果樹或蔬菜,以應付縣府的審查。只是,那些不按時令、沒有鬆土整地而隨便種下的瓜果菜苗,在不對的季節,只能很艱辛的生存著。 相對的,本地的農家則是善用每一寸的土地,因此,路邊的畸零地可以種菜、灌溉用的水圳裡可以加碼再種一整排秧苗、插秧機、割稻機進出稻田的水泥地鋪上一層田土再蓋些稻草,這樣也可以種些過年必吃的長年菜。 在蘭陽平原上,真假菜園是可以輕而易舉的辨識出,也可以從他們對待作物的方式,感受到對待土地態度的差異性。 張良一 大學四年不是在台灣某個角落拍照,就是窩在淡水河邊,自嘲唸的是淡水河邊大學攝影系。退伍後進新聞界服務,專職攝影記者20多年,關注土地議題,對於解構事件的既定視角,熱切不已。 資材室系列 8 張作品 鋼筋水泥系列 8 張作品 窗景系列 8 張作品 農舍系列 8 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