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友

真正為台灣在地小農努力打拼的團隊,感謝您們用心為小農找到更好的出路。

洪箱

苗栗農友

《上下游》陪我走過十年的轉作歲月,一直以來在上下游報導的農友轉作故事中,獲得同溫層的共鳴與鼓舞,他們總是能找到跟我一樣的人,在台灣的某個角落跟我一樣犯傻,為了堅持農地乾淨、農產品安全而奮鬥著,即使無法賺大錢也甘之如飴的守著一方淨土,就如同上下游新聞市集一樣,引領著一群傻瓜守護台灣,一起邁入下一個十年!

黃昭智

傻農阿智

我對上下游新聞的報導內容非常信任,不曾懷疑其正確性,上下游新聞沒有為利益團體代言的特定立場,爭議話題不僅詳加查證,不會有偏頗的報導,而且角度多元,甚至還透過人類學家看農業問題,令人印象深刻。上下游新聞雖然定位在農業專業媒體,但是對土地正義、食品安全也仍然輻射兼顧,深度調查報導內容非常好,以極少人力,卻有極佳品質,且屢獲卓越新聞獎、消費者權益報導獎等大獎,令人不可思議!

郭明賢

看天田有機農場場主

透過上下游所展現的視野,讓我在農村俯首耕作的同時,得以感受台灣與其他國家土地上真實的脈動!

賴青松

穀東俱樂部創立人

農業是一門嚴謹的科學,科學人說科學話做科學事,上下游新聞對農業事件的評論,實事求是,追根究柢,是農業人所遵循且尊敬的職人態度,上下游新聞謝謝你們!

呂俊緯

台中青農

真實走入現場,了解農漁民面臨危機與產業希望,並將產業相關疑慮問題公正報導,也是農漁民最好靠山。祝上下游十週年快樂!

翁育群

義竹雜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

恭喜上下游十週年紀念,期許繼續為弱勢伸張,不畏強權、只為真相。未來的路還很漫長,辛苦你們了。加油!

李平順

雲林縣近沿海作業漁船協進會理事長

一個關心農業與土地的媒體;一群認真的報導者;一支探入台灣農村肌理的解剖刀。

李寶蓮

梨山果農、《女農討山誌》作者

我眼中的上下游是「稀有保育類新聞媒體,是敢講真話的優質平台」。

柯春伎

瑪布隆農場負責人

想要知道農業的大小事, 想要知道環境相關議題, 想找小農的好物, 感謝上下游提供了我們想知道的一切資訊。

林世豐

柿子桑

上下游能夠傾聽、尊重受訪者,並在經過思考、整理後為大眾做客觀、平衡、真實的報導,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獨立媒體,讓我用美麗的堅果來象徵他們努力的堅持吧!

林奐慶

農夫、台灣橡實家族圖鑑作者

食農

上下游串連著農產業從生產到消費,名符其實的「上下游」,願農產業有最真實的報導,讓農業被看見,10 歲是每個企業、品牌的轉骨時期,期許我從農的時間都能有上下游陪伴。

邱裕翔

瓜瓜園總經理

人類因為懂得用火,開始有了文化; 母親因為懂得料理,開始有了傳承。 謝謝上下游十年來的帶領與陪伴,母職路上有你們真好!

王南琦

戰鬥媽媽

您我每日的食物來自繁複的生產運銷過程。即使餵飽了每一張嘴,後續可能還有新的問題產生,值得我們去面對和解決。感謝上下游幫我們挖掘每日生活事件背後,意想不到的複雜故事。

陳興宗

土壤作物醫生館館長

上下游為農業發聲,替土地說故事;民以食為天,多少人知道農友、農村的面貌?閱讀上下游,讓你看到農業真實的一面。

楊儒門

248農學市集創辦人、彩田友善耕作執行長

喜歡上下游的真實。欽佩上下游的勇敢。上下游,大虫農業 一起努力下個十年吧!

廖國富

大虫農業創辦人

十年前上下游剛創辦時,我還只是個剛涉略食農與環境議題的青年。十年過去了,早已分不清是看著上下游長大,還是上下游看著我長大,我相信這也是許多朋友的感覺吧,因為上下游與我(們)已經是一個生態鏈的共生關係。既然如此,我們繼續一起下一個十年吧!

謝昇佑

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負責人

投入農業栽培生產多年,總覺得如果不是同業中人難以真切了解從農者的心路歷程。偶然機會接觸到「上下游」訝異其竟能如好友般深刻體會農人的奮鬥精神,進而居間協助生產者與消費大眾正能量溝通。由衷感謝「上下游」,有你這知音朋友我們將不再孤單!

黃榮清

長慶全地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

上下游關心環境、自然、農業、環保、永續、友善、有機,時時刻刻提醒地球只有一個,用愛關心台灣,用心關懷農業,也是政策上的提醒者。在上下游你可以看到包含食物、耕作、農地保存、食育教育、綠能生活等主題文章。

陳鳳義

前雲林縣青農聯誼會會長

農業是一個合作網絡,需要不分你我的參與,上下游是台灣農業網絡的發聲筒,更需要你我的支持!

李宜倩

雲林縣三小市集經理人

上下游就像茁壯中的大樹,在十年的時光中紮根食事、農事、環境事。讓你我藉由報導文字,與土地連結,進而思索永續未來的可能解方

彭桂枝

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

上下游在土地的最前線引導我們看到寶島的未來!推薦上下游。

陳美慈

里仁行銷經理

關於農業與飲食的日常;關於土地與轉型正義,上下游捨我其誰

林美慧

綠媒體總編輯

對農業與食物領域而言,上下游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徐仲

飲食文化研究者

在世間,為人處事最難就是有一個參照的座標,多數人會隨風向而飄盪,但上下游卻有著一個屬於它們的座標;那叫風骨,一個在這世代逐漸消散的氣節

黃俊誠

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秘書長

從讀過上下游的文章後,我總是期盼新的文章出刊,它提供深入的農業、環境生態、健康飲食的深入報導,對於從事農業相關研究的我,獲益良多,更能全面窺探浩瀚食農知識。種種農業科普知識的傳遞,讓基礎研究成果可以接地氣傳達到農民、消費者,尤其更激賞近期對作物不同品種介紹,讓大家更瞭解遺傳育種在農業的舉足輕重角色。

林彥蓉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副主任

上下游是長期關注農食環境的媒體平台,用堅定且真實的態度,傳遞最即時在地的農事與食事。

蘇慕容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上下游新聞一直是非常積極以消費者和社會公義服務為導向的正能量媒體。上下游新聞,加油!

Lisa Chen

包心菜實驗廚房、綠色餐飲指南中部召集人

上下游深入農村鄉間, 第一線採訪、忠實報導, 同時提供新聞及知識,受益良多。10年, 謝謝陪伴

張維真

Yaya綠廚房、綠色餐飲指南 南部召集人

這十年,上下游是我在食農與環境議題上的啓蒙師傅、資料庫、轉譯者和溝通平台。

剛「入行」時,依靠上下游的資訊來源幫我減少很多摸索的時間。很謝謝上下游這一群在工作上奉獻心力的夥伴們!

黃嘉琳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

上下游是守護台灣環境正義與連結全球環境新知最重要的在地網路媒體!誠摯推薦!

蘇至弘

清大竹蜻蜓綠市集協會秘書長、水木書店創辦人

上下游新聞是最貼近時事的報導,力求真實呈現,我誠心推薦。

陳明信

食家安總經理、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上下游的存在,讓台灣農業得以被充分看見,不受外力干預、獨立自主的經營模式,更展現出媒體的風骨,期待未來上下游繼續開枝展葉,更加茁壯!

陳孟凱

台灣合樸農學市集協會理事長

縱使意見不同、議題不同,上下游新聞市集總在環境與農業與我們有志一同

楊文仁

中興大學有機農夫市集經理人

在國土日益沈淪、農業隱沒的年代。上下游有如晨鐘暮鼓,敲醒每個公民意識:台灣人與農地、國土、健康的連結,斷則如孤魂野鬼。

盼這股清流,能持續涓滴在每個台灣公民的靈魂。~感恩上下游十年有成、功不唐捐!

洪輝祥

綠農的家

恭喜上下游滿十歲了,上下游報導讓我能更深度的了解台灣土地的農業、食品、環境與其相關政策。讓大苑子在食材採購、經營方向能多一層思考,對土地環境更多關懷、更友善。

邱瑞堂

大苑子創辦人

學術

上游清,下游自然淨,十年的努力,讓大家看到一條希望之河

郭華仁

臺大農藝系名譽教授

當目睹國土開發亂象,質疑「環境正義」何在?
在痛心弱勢被強權欺凌,卻無處申訴;
想分享創意丶扭轉乾坤,邁向共好;
《上下游》提供你最好的平台,讓我們一起守護家園。
敬請支持丶關注這個戮力打拼丶由年青朋友開創的資訊網絡 —《上下游》

邱文彥

海洋大學、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報導農業與環境重要議題,讓民眾瞭解如何生活得更健康安全。我誠心推薦。

陳尊賢

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副院長

上下游總是深入探究問題所在,提出省思重點。

郭鴻裕

農試所農業化學組組長退休、現任農委會研究諮詢委員、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研究顧問

這個時代網路媒體多如繁星,生生滅滅也如夜空之閃爍。但《新聞上下游》像水,只有不停地下滲,沒有乾涸;只有尋縫流轉,抓不住也切不斷!十年了,她還在。一如初創時期的黠慧,讓支持者放心不少。深盼她再走十年、百年,但始終保有赤子之心,在夾縫中關懷,也始終關懷夾縫中的人事物!

曾旭正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

好幾年前我就關注到《上下游》這份以網路為平台的認真、精采、專業的媒體,豐富的主題內容吸引了我,也能在專業的或日常生活的議題上,帶給我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向。《上下游》洗練的文字以及精采的攝影,更讓我時常參訪這個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議題的平台。當然這段時間以來,我也習慣地在《上下游》的市集中購買經過他們推薦的農產品。

收到上下游邀請,我想都不想,就回答「沒問題!」對於這個我喜歡的知識與消費平台,我當然一定要表達我的推薦。我也要祝福《上下游》生日快樂,圓圓滿滿。

​​王升陽

國立中興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兼創產國際學院院長、上下游「龍貓教授」

恭喜《上下游》發行十週年了! 《上下游》的記者不多,但對社會重大爭議議題,如農地種電、風力發電等,都能深入基層,實地採訪,非常深入的探討,提供政府及社會大眾客觀的分析! 對小農的成功案例、緊急農業案例、社會的觀念誤解,《上下游》也不落其他媒體的報導與分析,令人印象深刻!

彭作奎

前農委會主委、前中興大學校長

從農產市場到農舍議題,從綠能侵農到缺水旱象,十年來,《上下游》始終深蹲廣查,敢寫敢言,在新聞最前線守護台灣農人與農業。感謝台灣有這座護農神山。祝好讀好聽又好吃的上下游,生日快樂!

蔡晏霖

陽明交大人社系副教授、土拉客水稻管理員

可以說嗎?真正的原因是……上下游有很多好吃的啦!健康好吃而且可以照顧小農的好貨可以逛啊~!!!就這樣勒!嗯……新聞嘛!因為是獨媒,不管是觀點或是評論,相對於商媒都是比較持平、公正與專業。

陳昭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漁業和生態與我們的生活最為相關,但政策往往都是經濟優先,上下游從物種演化、生態保護到政策執行等報導,掲開一層層的神秘面紗,剖析短視近利的後果,期望有更多人注意到「留著青山在」,才能有真正的未來。

劉靜榆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研究員

掌握社會脈動,反映時代需求與精神,調查、採訪都很到位,我在談論事情時常常會參考《上下游》的觀點。

林正芳

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

《上下游》是台灣重要的一股清流,它倡導農業的多功能特徵,提醒我們不要僅從經濟價格來評估農業及生態環境;它也倡議土地的多元價值,建議我們要從永續發展及社會公義的角度來珍惜這塊你我共同安身立命的地方。我認為這股清流帶動的是極為珍貴的「台灣價值」,它是「台灣價值」的《上下游》。很感謝《上下游》十年來的努力,也很願意為大家鄭重推薦。

徐世榮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恭賀上下游滿十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游於農業十年有成。

楊秋忠

中研院院士

在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期待更多環境正義的報導。十年只是個開始,正如同迎著旭日初升的啟航,一同持續在專業的領域堅持下去!

蘇楠傑

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助理教授

上下游自成立以來長期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等時事議題,內容深入淺出,教導各種食安及環保觀念,幫助民眾了解國家的食品安全與環境政策。

顏宗海

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

上下游開台十年,深入分析台灣的真實問題,以及國外相似的課題經驗,為社會把脈,找出病兆、病因,甚至需要針灸的位置與方法,是台灣社會向上提升的重要力量。

黃世輝

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教授

上下游夥伴深入的產地資訊服務,拉近產地與餐桌的距離,創造了台灣另類的食農網絡!感謝有你們

蔡建福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人們終究是領受大地與水的生養而成,卻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忘卻了與自然的血脈相連。在這樣煙塵繁濁的世代,佇立在下游往回望,又如何得見上游的花果扶疏與禽畜相聞? 幸運的是,總是會有一小群人牽起湮沒的脈絡,讓人們明白生養自身血肉的大地與水是何等樣貌。此致上下游,始終在連結人與土地之間奮力拼搏的一群人。

王建鎧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

環境

上下游的議題報導具有廣度與深度,受訪者角色多元,且訪談內容更深層,有時受訪對象是主動在鄉野尋找,親身踏入議題現場,凸顯在地觀點的重要與特色。因此報導的內容呈現,總是深入與完整。

感恩上下游長期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讓更多人了解環境現況真相,祝福上下游十年周年生日快樂,繼續下個十周年長長久久,共同守護我們居住的地球村。

施月英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

一個能親入環境現場的媒體,才會有真相與正義。

黃煥彰

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

難得有一個有良心的媒體,希望下一個十年你們繼續加油!

文魯彬

蠻野心足協會理事長

社會議題,可以自己親自去探索查證;也可以多看各面向的報導。

上下游的報導,以一個議題出發,進行多面向的查訪,再編撰成文,讓關心社會的人們,省時也省力就能了解議題。

關心社會,看新聞,可知事件。看報導,可知細項。看上下游報導,可更清楚事件的真相。

劉月梅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十歲的《上下游》,專業、深度、堅持。

願未來十年,帶給台灣更紮實的永續力量。

潘忠政

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

從食農到環境,上下游新聞網完整深入的報導,一直是我必看的資訊來源,恭喜上下游成立10周年,也祝福下個、下下個10年,更加茁壯。。

詹順貴

環境律師

原本就很關注上下游的報導,在農電共生議題被訪問後,我看到整篇完整的報導,其用心、專業與深入的程度,讓我印象深刻。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想瞭解台灣農業與土地,也與你我健康息息相關的議題,你一定不能錯過上下游

​​潘致遠

台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

我眼中的上下游:農情的傳播者,農業的守護者,農地的捍衛者,農友的支持者,農產的行銷者。

許秀嬌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會長

在資訊爆炸、媒體與網路社群追求廣告收益極大化的現在,要做為一個堅持第四權的獨立媒體是很困難的,希望上下游能夠再堅持幾個十年!身為小人物,是沒資格送給上下游建言的,不如就借用為台灣言論自由付出生命的鄭南榕創辦自由時代雜誌時的新聞理念共勉之。

All the news without fear or favor.(新聞無畏,消息無偏。)

陳祺忠

社運人士、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專員

由下而上,從里山到里海,接地氣,開天光,期許上下游串起更多人與環境的故事。

林昆海

高雄鳥會總幹事

很敬佩上下游媒體忠於實際的農業現況報導,努力傳達真正在地聲音,又具敏感性,能適時切入引發大家話題與討論

李文珍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

報導貼近市井小民日常,主動為弱勢發聲,在網路世代的媒體淺碟作風中,誠屬難得。

蘇雅婷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環境議題組長

天地農本一家,上下游串連好循環,作夥耕耘長長久久!

周克任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

這兩三年因為綠能設置產生的開發爭議事件,更常頻繁閱讀上下游的文章。感謝上下游突破不僅以中央都市人想法,而以鄉村地方居民、第一級產業及相關環境生態視野,對於不同事件帶來各種面向的解讀。也特別用心帶來國際上的做法提供台灣讀者參考。

台灣面對能源轉型及氣候緊急,需要上下游的持續產出。

涂又文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秘書長

上下游打造了一個結合新聞報導和友善農產品網路市集的創新平台。

十年來,透過深度的報導,串連起餐桌與農漁生產者,居住在城市與鄉村的人們,共同思考農漁村與生態環境的永續。

邁入下一個十年,期待上下游持續為台灣帶來正面的改變!

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上下游能夠把消息從產地到餐桌、從鄉村到都會,讓草根的聲音有出頭天的園地。

徐銘謙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媒體

過去我多次和《上下游》合作,我充分體認到:《上下游》不僅是獨立媒體,而且是嚴謹、非常專注的媒體,是台灣不可或缺的進步力量。

陳裕鑫

前《台灣蘋果日報》社長

上下游的十年,也是台灣媒體的十年,不但開創媒體未來的可能性,而且開啟社會對農業關注的熱情。感謝上下游,期待更精彩的十年。

朱淑娟

獨立記者

獨立自主、堅持專業,守護環境、食農安全,優質、信賴的前進媒體。

柯金源

紀錄片工作者

獨立又專業的良心媒體在台灣非常稀有,請大家一起支持上下游新聞!

馮賢賢

臺灣資深媒體人、導演

《上下游》用動人故事剖析切身議題,專業、親切、獨立,值得支持。

陳順孝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

一起加油!

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農業產業的上下游關係,攸關台灣農業未來發展,只有《上下游新聞》抓得到這個方向並做出客觀深度的報導。

焦鈞

《水果政治學》、《走出島國農業困境》作者

那天我聽完上下游在環南市場群聚的播客,真的覺得我們台灣真的很少實際談論議題,而不是心急著扣人帽子的媒體。

希望上下游在下個十年繼續秉持專業調查,將專業的重要的議題繼續的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大家知曉

劉子正

經典雜誌攝影

好吃!好看!好聽!上下游是理想與現實兼顧的最強示範。

林大米

米米之音主持

閱讀上下游新聞的農業新聞,每每讓人對台灣的農業有重新的看見與驚艷!同時,上下游新聞也帶領讀者直擊土地的沈淪與自然環境受到衝擊的情況,也讓人心頭一震與心生警惕!

張良一

自由攝影師

在這條獨立媒體的荊棘路上,雖然人煙罕至,但絕非獨行,賀上下游十年有成,分進合擊,再創新局

孫窮理

獨立媒體《焦點事件》創辦人

地方

我接觸上下游報導是105 年下半年,這幾年來上下游這三個字好像就是台灣環境的代名詞了!上下游加油💪

陳永和

台南龍崎牛埔里前里長

台灣的命脈是農業,農業的命脈是河流,上下游新聞市集的伙伴們用十年的時間在田間山海裡記錄報導,也協助農友銷售互助;願上下游能如命水般蜿蜒綿延台灣各角落,我也會一直是上下游的忠實伙伴渡過每一個十週年。(就是說每十週年都要來找我寫一次感言。XD)

涂土豆

台東鹿野揪豆工作室負責人

上下游沖積過的土,很黏人,像那種濁水溪畔的田,滿滿濁水膏土,農村人行走自如,都市人帶著鄉愁躍躍欲試,謝謝上下游,讓一群人黏在土裡,謝謝上下游,我們知道,行做伙就有路。

陳昭宏

社團法人高雄市小鄉社造志業聯盟總幹事

在台灣目前商業利益至上,政治汚染嚴重,且是非不分的媒體大環境,敬佩小非及諸位好友們,數十年如一日,這種秉持理想、關心弱勢、愛護環境、堅毅不拔的辦報風格,令人敬佩,祝福更上層樓,台灣因此更加美好!

陳錦煌

小鎮醫師、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是獨立媒體,也是社會企業,但更重要是,上下游新聞市集是「土地、農業和食物」的守護者。

張正揚

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校長

五上五下十年游,十全十美百冬鳴!

呂耀中

水牛設計部落負責人

堅持獨立與批判的精神,發展出一篇篇深度的專題,將食物、環境與農村的深刻面貌,帶到都市與消費者的面前。

邱靜慧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

祝福上下游一本初心,直言不諱。作為人民與土地的媒體,邁向下個十年。

李易昆

庶民發電學習社群合作社理事主席

文化

是我們先屬於這塊土地,然後這塊土地才屬於我們。

《上下游》所以重要、值得一讀,乃是因為它廣泛而深入地告訴這塊土地種出什麼,養出什麼;製出什麼,煮出什麼來照顧我們,而我們又是如何對待這塊土地?又該如何調整方向角度?

這種提醒與調整,讓我們不致成為辜負土地的人。

傅月庵

編輯人

在假消息充斥的後真相時代,上下游的深度調查報導是少數幾個我願意相信的媒體之一。

詹正德

有河書店店長

當上游的環境、政策,以及農民智慧愈被看見,下游的果實就會愈加甜美。上下游讓我們的食物更有滋味。

陳志東

作家

《上下游》副刊內容的有趣和意義是不證自明的,我很喜愛讀到這些關於食物與環境的故事。祝《上下游》生日快樂

張惠菁

衛城出版社總編輯

上下游是能貼近地氣,能夠確實反映真實,找出問題的媒體。

陳清圳

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校長

食物是人跟這個世界真正的接觸,上下游從食物切入,站在新聞報導的戰略制高點,無所不包,所表現的報導品質與紀律,是許多新聞媒體做不到的。

吳家恆

編輯人

媒體從業多年,人底錢權名​​的糾葛,看盡浮浮沉沉。超乎俗世,敢言人所不敢言,初心就只是斯土斯情。《上下游》一直讓我景仰,加油!

李阿明

漁港老人

上下游--關於台灣農業與食物文化最好的媒體。

鍾永豐

詩人、作詞人

「生活的一切是離不開土地的。」當所有的訊息媒體帶向「土地即利益」的末路戰場⋯⋯我們需要一個能真正看見土地顏色,聞到土地氣味的工具,還好我們還擁有著!

王洪川

行路人

最早看「上下游」是為了選購優質的農產品;如今看「上下游」,還為了這裡有優質的心靈糧食和知識。

王素娥

作家

在網路世界的虛幻中,上下游保有了真誠思慮和值得信賴的媒體品牌,走來始終如一,恭喜。

張典婉

作家

恭喜《上下游》走過十年耕耘,透過新聞報導讓更多人親近土地與農業議題,深深祝福上下游的下一個十年。

林生祥

民謠歌手

對常常在濁水溪流域閒逛的我而言,若以濁水溪地理生成的尺度來看,10年或許只是一點微不足道的歷程,但若以我們有限的生命中,卻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

10年的累積真的很不容易,上下游選擇走入了我們最底層生活所需的產業—以農、漁、林、牧為載體與產業發聲,一如額頂烈日孜孜耕耘的農夫、浩瀚汪洋搏鬥維生的漁夫。祝願上下游持續努力,堅持的路上好幾個10年

許震唐

自由攝影師

上下游讓我注意到日常生活中正默默在改變的,很微小的,但是卻很重要的事。

林乙華

戶外教育工作者

在台灣,專門報導農業議題的新聞媒體,目前就是上下游一夫當關了。農業議題,包山包海,上下游記者真的是山裡來海裡去,把觀照農業的視野無限開展。農業議題,可大可小,但上下游發揮地鼠的精神,挖掘許多不為人知或被忽略或不願面對的真相。上下游還像是空拍機,就是要讓讀者知道最接近事實的全貌。在台灣,真是少不了「上下游」。祝福,邁向下一個十年。

陳彥仲

文字工作者

為農民、農業、農村發聲!為土地伸張正義!

祝福上下游,在十年的基礎上,持續與我們社會共同成長,長長久久的滾動下去。

大家加油!

舒詩偉

青芽兒永續教學中心

農漁村與農漁業的命運,象徵著環境的變化,期待上下游能更有條件成為這方面的專業媒體。

莊瑞琳

春山出版社總編輯

十年來,上下游始終以高度的公共服務精神,直刺台灣當下迫切的趨勢與環境結構問題,並且善用網路的複合媒體優勢,提供兼具深度與可讀性的報導作品。閱讀上下游,讓我獲得許多新知與衝擊性的真相,感謝並獻上誠摯的祝福!

​​朱和之

作家

上下游,一處在現實中追求理想生活的地方,也提供了一個讓人思索如何在理想生活包容現實考驗的空間。

陳淑華

飲食作家

恭喜上下游歡慶十週年

知道上下游,那是因為抗議後龍科技園區劃設的關係,那時只有少數媒體會報導我們的新聞,上下游是之一。

以農漁產業新聞為主又深入的報導很不容易,要支持優質的媒體長久生存,請多到上下游市集,這也是支持本土農產品。

洪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