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山農可否承租林地,經營蜜源森林,打造新山區經濟?

台灣林地荒廢比例高,歷經四年試驗,林政單位證實「林下養蜂」的經濟潛力無窮,計算全台林地,有高達4萬公頃是適宜的養蜂用地,可作為振興山村的林下經濟代表產業。但該如何營造適合環境?

除了林地荒廢,不少以果樹種植為主的淺山地區面臨人口、產業雙雙凋零困境,返鄉青農提議,「不如由山農走進林間,在不破壞水土保持的前提下,讓農民承租荒廢的國有林地,疏伐整理後,進行「蜜源植物」的造林與林相管理,讓山農攜手蜂農,成為林下養蜂的生力軍。

氣候因素兼人口老化 淺山農業凋零 農民收入銳減

據林務局調查,台灣約有六成面積是被森林覆蓋,其中又分為深山和淺山區,多以人蹤可否到達為界線。生態學上則以海拔800公尺為分界,高度以下泛指為淺山地區,包含農田、林地、牧區、公園等各種樣態。而台灣不少淺山地區的農民以林業或果樹種植維生,山村聚落於焉成形。

境內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山林坡地的台中太平區,海拔在350至800公尺之間。身為台灣枇杷的發源地,當地農民多以優質枇杷的產出自豪,另外再輔以荔枝、龍眼的種植來養家活口。

儘管枇杷的年均種植面積和產量均持平,但作物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加上山區坡度陡、從農不易,家業罕有下一代接手,山間的果樹種植快速凋零,農民也被迫透過打工等方式來維持生計。

山區到處都是賣地廣告(攝影/孔德廉)

廢棄十多年的山區旅社

廢棄十多年的山區旅社(攝影/孔德廉)

農民靠「打零工」過活 十八般武藝需樣樣精通

對此,家中種植枇杷數十年的張建隆指出,太平地區以果樹種植為主,但要克服地勢起伏等因素,本就不是件簡單的事,近年氣候變遷更使得枇杷的產量不穩,再加上蜜蜂明顯減少,授粉情形也每況愈下。一年一次的產出,幾乎都是在賠老本。此外,荔枝椿象氾濫嚴重,他就曾有過翻開葉子,整個手臂馬上烙上燒灼臭液的經驗,這兩年蟲害也害得他的荔枝幾乎棄收。

虧損連連,農民如何維持生計?張建隆表示,大部分山區農民幾乎都得倚靠「打零工」過活,做板模、水泥、幫忙打雜、割草,都是家常便飯。

聽來輕鬆,現實上卻隱含了不少職災的風險,返鄉務農六年的青農高育成指出,山區要割草,首先得要學會背著除草機,站在30度的陡坡上,舉步維艱地移動,盡量不要摔下山來。但實際上打工經驗豐富的兩人,一年滾下山坡的次數都在20次上下,更有同是農民的朋友一摔摔斷了腿,往後走路都有些顛簸。

攝影/孔德廉

經濟效益低落 近七成可供造林用地荒廢

再往山區走,早年承租國有林地進行造林的林農,也因為經濟效益低落,持續以林業為生的狀況也已不多見,其餘私有林地的使用狀況更差;據林務局調查,目前全國大約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林地有在造林,這也代表將近七成可供林業經營的林地是「荒廢狀態」,連帶導致整體山村的發展日漸凋零。對此,有承租林地的農民就強調,「待在山上造林早就沒用了,出外『賺吃』才能過活」。

山區工作時所見-對面的山頭多次崩塌(攝影/孔德廉)

蜜源植物量減 蜜蜂沒被毒死也會餓死

同一時間,太平身為養蜂重鎮,但蜂農的處境也不遑多讓,殺蟲劑的大量使用,使得蜜蜂數量大減;近年詭譎的氣候也打亂主要蜜源的龍眼、荔枝花期,讓蜂農苦喊「蜂蜜收成五十年來最慘!」此外,身為重要蜜源的「茶」的種植面積更大幅下降,按農委會統計,茶樹種植面積從民國86年的21,000餘公頃直接砍半,下滑至民國105年的11,000公頃左右。

養蜂四十年的太平農會產銷班班長的林進通直指,「沒中毒而死,最後也會餓死。」他並以多年的經驗觀察指出,中部的蜜粉源植物數量連年下降,有的山區幾乎少了一半的食物,蜜蜂吃也吃不飽,養殖規模自然也跟著縮水。

眼看蜜源植物面積逐年遞減,蜂群覓無食物,「緩解蜜源植物減少」已然成為當務之急;與此同時,山區農民和林農的處境又該如何改善?

農民提議讓山農承租林地,經營「蜜源森林」

既然山區農業跟林業同樣面臨困境,返鄉青農高育成因此提議:「不如由山農走進林間,在不破壞水土保持的前提下,將產業引入林地,營造『蜜源森林』,加速循環山區經濟」。至於其具體作法,他則解釋,是交由政府協商,給予山區農民空間承租荒廢的國有林地,疏伐後在林地上進行「蜜源植物」的造林與林相管理。

高育成也進一步解釋,造林初期可先在林下種植咸豐草等生長迅速的蜜源植物,讓蜜蜂不會挨餓,接著是九種不同花期的蜜、粉源樹種輪種,如白千層、羅氏鹽膚木、艷紫荊等,好讓各自的花期能夠重疊。同時,也可兼顧林業生產,地租則由山區農民負擔。另外也可將樹醫師與水土保持技師等專業納入,兼顧原有的當地生態。

多種蜜源植物輪種 蜂農可在此長期養蜂 同時負擔「環境維護費」

有了蜜、粉源植物的進駐,地點也遠離一般農業作業區,蜂產業就可以在當地獲得好的支援。高育成指出,蜂農可在此做長期的蜂箱放置,收取森林蜜,一來免去逐蜜源而居的大舉蜂箱搬移,減少資源及人力的耗費,二來不再受到農藥所苦,千辛萬苦到了荔枝或龍眼產地,蜜蜂卻整箱死光光。

在各自收入部分,等養蜂進入一定規模後,蜂農有森林蜜作為收入後盾,並以「環境維護費」名義付與山農工資,形成一定的經濟循環,兩方都能有穩定的收入。對於蜜源森林的規劃,高育成也強調,其想法就是希望促成山區經濟的運轉,也盼貼近里山倡議的精神。因為青農想留在在地發展,現實狀況就是當地條件不允許。

(左)農民高育成(攝影/孔德廉)

蜜源森林行得通? 蜂農:考量永續經營 這是必要作法

然而孤掌難鳴、身為關鍵角色的蜂農怎麼看?台中蜂農陳玄倫則認為,近幾年氣候的影響慢慢加劇,對蜂產業的影響勢必會慢慢擴大;兩、三百箱蜜蜂隨著蜜源植物移來移去,運輸成本與收入也不一定成正比。因此針對蜜源森林的想法十分認同,他也強調,「重點是不是要賺大錢,而是要在永續經營的前提下,讓大家有辦法自給自足。」

此外,陳也表示,把蜜蜂放在與農業區隔絕的森林,他們才有辦法好好地生存、採蜜,不但整年都有穩定收入,更除卻了蜂群消逝的風險。「蜜源森林」的營造對養蜂人來說其實是很好的提議,至於商業模式的建立,在達到對土地友善的前提後,也可一步步再來摸索。

不斷凋零的山區農業,年輕人從農收入要如何穩固?面對農藥及氣候問題,蜂農又該在何處停留?「蜜源森林」的做法,或許值得農政單位深思。

(右一)教學者陳玄倫(攝影/孔德廉)


留言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