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鵝關稅減半,台灣怎麼拼?

今年台灣的冬天很溫暖,養鵝業卻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寒冬,禽流感摧殘了九成產業,農委會12月上旬宣布,冷凍匈牙利鵝肉關稅至明年5月24日,從25%降到一半,希望彌補市場缺口,卻引起鵝農擔憂,未來國產鵝肉將被進口取代,不過彰化種畜繁殖場場長林宗毅觀察,取代國產鵝肉的恐怕不是進口冷凍鵝,而是本土鴨肉。

台灣其實從未禁止進口鵝肉,但國人以鮮食為主,且進口關稅高,一隻匈牙利鵝加上25%稅金,要價8、900元,不比台灣鵝划算。但今年禽流感大舉爆發後,台灣鵝一隻飆到1500元,加工業者和盤商秉持「沒魚蝦也好」,要求降低進口鵝肉關稅,填補缺口,目前已經進口一個貨櫃,但試過冷凍鵝的民雄店家說,冷凍後的口感比較硬、太韌,消費者吃得出來,接受度不高。

但加工廠有不同看法,雲林知名鵝肉加工廠元進莊發言人林孟慧說,台灣的養殖鵝本就是歐洲來的「白羅曼」品種,且進口鵝都是急速冷凍,通過歐盟標準,口感和台灣鵝差異不大。「現在產品只剩以往一成,匈牙利鵝成本也不低,但現在有鵝就好。」未來若台灣復養成本較低,仍會用本土鵝。

同樣是白羅曼品種也有不同品系,例如種畜繁殖場就花費10多年,選拔出適應台灣氣候的北斗白鵝畜試一號

雲林褒忠農會附設屠宰場的情況也很慘,以前一天殺1、2000隻鵝,現在一個月開工不到2、3天,只好加減買賣進口鵝,「度個日子而已,一隻也賺不了多少,但如果不維持運作我們就要倒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