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陳裕文/台灣養蜂面臨危機,林地養蜂能成為解方?優缺點與政策建議
由於蜜蜂對地球生態具有高度的重要性,各國政府多已擬定保護蜜蜂或有利於養蜂業發展的政策,例如中國政府為蜜蜂開闢「綠色通道」,優惠蜜蜂運輸車輛可免收費通過高速公路的出入閘口;美國政府鼓勵蜂農於各地保護區飼養蜜蜂。
臺灣林地歷經早期伐木時代的陰影,林地政策嚴禁於林地從事開墾行為,養蜂原本也被視為廣義的畜養行為,也在禁止之列。但台灣蜂農確實面臨經營危機,幸賴前林試所研究員趙榮台博士的重視,趙博士實際於2015年在台灣兩處林地進行1年的試驗,發現林地養蜂只要給予適當的規範,可以促進可觀的林下經濟,也成為台灣推動林地養蜂的重要基礎。以下針對林地養蜂政策對養蜂業的助益、可能面對的問題與結論,提出筆者建議。
一、林地養蜂政策對臺灣養蜂業的助益
(1)提供蜜蜂庇護所:
臺灣農地由於普遍施用化學農藥,蜂農必須辛苦地四處尋找農藥施用量較低的地區,或要求果農在花季停止噴藥,以避免農藥污染、毒殺蜜蜂;森林地區沒有農藥污染的問題,而且台灣的森林植物多樣性極高,因此,森林蜜源植物的多樣性遠高於農業作物,實為蜜蜂最佳的庇護所。
(2)可開發高品質的特色蜂產品:
台灣森林擁有優越的自然環境,必然可開發多種特殊的蜜粉源植物,未來勢必成為高檔蜂產品。例如,趙榮台博士即發現南投蓮華池的殼斗科林木為優質蜜源,也發現嘉義鰲鼓的瓊崖海棠、白千層,可採收優質的單花蜜。此外,臺灣蜂農也發現霧社林班地可採收高品質的櫸木花粉,收購價格達1500元/公斤以上。
(3)可開發有機森林蜜:
由於蜜蜂的採集飛行半徑達3公里,現有的養蜂環境不可能擁有如此廣闊的有機農地用以生產有機蜂蜜,因此,臺灣尚未制定「有機養蜂規範」,市場上也就沒有「有機蜂蜜」。然而,臺灣林地多為未經人類開發的森林地,林地養蜂就具備有機生產的環境條件,只要飼養管理符合有機的要求,有機會開發為高價位的「有機森林蜜」。
(4)提高養蜂收入:
臺灣現階段約飼養20萬群蜜蜂,如果有10% (2萬群)轉移到林地養蜂,再以保守估計50公斤/群的年採蜜量,200元/公斤(約為台灣荔枝蜜價格),則年產值為2萬群*50公斤*200元=2億元台幣。這個數字還不包括採收特色蜂花粉的產值。再以臺灣專業養蜂戶平均飼養200群估算,則每戶收益高達200萬元以上,對養蜂戶有極大的吸引力。
二、林地養蜂可能面臨的問題
(1)虎頭蜂危害劇烈
捕食蜜蜂、侵擾養蜂場的虎頭蜂包括黃腰虎頭蜂 (Vespa affinis)、擬大虎頭蜂 (V. analis)、黑絨虎頭蜂 (V. basalis)、姬虎頭蜂 (V. ducalis)、中華大虎頭蜂 (V. mandarinia)及黃跗虎頭蜂 (V. velutina)等6種,其中以黃腰虎頭蜂為最普遍,而以擬大虎頭蜂為最少見。
虎頭蜂侵擾養蜂場的時間主要在6─12月,其中尤以8─10月為最頻繁。虎頭蜂出沒的種類與養蜂場的地理環境高度相關,平地蜂場以黃腰虎頭蜂為主,有時也有黃跗虎頭蜂的侵擾;接近山區林地者,則以中華大虎頭蜂與黃跗虎頭蜂為主;就危害程度而言,中華大虎頭蜂最嚴重,黃跗虎頭蜂次之,黃腰虎頭蜂多僅為騷擾蜂群。
2016-2017年臺灣出現暖冬氣候,導致2017年6月開始,臺灣山區或靠近山區的養蜂場,均陸續發生中華大虎頭蜂摧毀蜂群的案件。中華大虎頭蜂獨特的集體攻擊(mass attack)行為有別於其他虎頭蜂,當聚集的中華大虎頭蜂超過3隻以上時,覓食行為突然改變為集體攻擊的行為,一隻中華大虎頭蜂每分鐘屠殺的蜜蜂高達40隻,在一群20-30隻中華大虎頭蜂的攻擊下,3小時即可以攻陷一個30,000隻蜜蜂的聚落,並佔據整個蜜蜂房,長達十天,其間中華大虎頭蜂陸續將蜜蜂的幼蟲及蛹攜回巢內哺育幼蟲。
因此,如於山區林地飼養蜂群,每年6-11月必然會面臨中華大虎頭蜂的嚴重威脅,蜂農如果不積極處理,大約1-2週時間,整個蜂群就可能因此瓦解。中華大虎頭蜂的問題,筆者認為是夏秋季節於林地養蜂最大的問題。
(2)劇烈氣候的影響
近年來,臺灣出現劇烈氣候的頻率增加,尤其山區經常出現時雨量>100 mm的超大豪雨,導致山區發生嚴重土石流。再者,夏秋季節的颱風,也經常造成嚴重的災害。吾人可以想見,林地養蜂必然會面臨劇烈氣候的挑戰與影響,這可能發生蜂群因土石流而流失、樹木傾倒毀壞蜂箱、強風吹落蜂群、道路中斷無法管理蜂群….等問題。
(3)蜜蜂病蟲害問題
臺灣養蜂業主要以飼養西洋蜂為主,西洋蜂群經人類長期馴養,許多重要病蟲害常導致蜂群極大的傷害。現階段在平地飼養的西洋蜂群,重要的病敵害有蜂蟹蟎(Varroa destructor)、美洲幼蟲病 (American foulbrood)、白堊病 (chalk brood) 與微粒子病 (nosema disease),另有許多病毒病。台灣山區的林班地仍屬於養蜂處女地,未來如大量飼養西洋蜂,應注意西洋蜂的流行病是否產生改變。
東方蜂為本土的蜜蜂種類,野生蜂群原本廣泛分布於台灣山林地區,也有許多業餘養蜂者人為飼養。東方蜂對台灣林地的適應力極佳,對於西洋蜂常見的流行病多具有抗病性,而且東方蜂蜜的單價約為西洋蜂蜜的2倍以上,實為林地養蜂的首選。但東方蜂容易發生逃蜂與盜蜂的行為,飼養難度很高,近年來台灣的東方蜂出現東方蜂囊雛病毒 (AcSBV)的危害嚴重,不但已摧毀90%人為飼養的東方蜂群,甚至野生的東方蜂群也已受到感染,儼然已成為嚴重的生態危機。
(4)原生蜂類競爭問題
臺灣的蜜蜂資源,屬於蜜蜂亞科的社會性蜜蜂、熊蜂及無針蜂至少有12種,其他還有獨居性的訪花蜂,例如:木蜂亞科內的蘆蜂、小蘆蜂、木蜂、穴蜂類群的銀口蜂科 (Crabronidae) 、短柄泥蜂或牧蟻蜂科 (Pemphredonidae)….等。除了東方蜂與西洋蜂,我們對其它的花蜂的研究不多,尤其是獨居授粉蜂,由於不具經濟飼養價值,學術研究罕見,文獻上多僅為分類學的報告。吾人如果大量飼養西洋蜂於林班地,勢必對原生花蜂類產生一定的衝擊,值得注意。
此外,前已提及東方蜂雖為林地養蜂的理想飼養蜂種,但由於現階段家養的東方蜂群多已感染囊雛病,如果將之移往林班地飼養,勢必加速疾病快速蔓延於野生東方蜂群。因此,在囊雛病的問題未獲得妥適解決之前,必須嚴禁於林地飼養東方蜂。
(5)留意有毒蜜源
中草藥雖為寶貴的天然資源,但有些中草藥含有一些特殊的生物鹼,可能引起嚴重的毒理反應。例如,某些中草藥已被證實含有Pyrrolizidine alkaloids (簡稱PAs)物質,具有嚴重的毒性與致腫瘤性(Kempf et al. 2010)。基本上,除了蜂花粉與蜂毒外,一般人甚少對蜂產品產生過敏現象,更遑論發生食用中毒的事件。然而,吾人實在無法掌控蜜蜂的採集行為,如果蜜蜂採集了有毒蜜粉源植物 (含有PAs),人類食用是否可能發生中毒?
在臺灣,尚未發生食用蜂產品中毒的事件;然而,在中國的確曾發生食用蜂蜜中毒死亡的事件!。1988年8月在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即發生23起有毒蜂蜜食物中毒,共有86人食用野生東方蜂蜜,中毒53人,死亡9人。2015年7─8月,湖北省恩施州鶴峰縣、利川市又分別發生食用東方蜂蜜與西洋蜂蜜中毒事件,分別死亡4人與2人,根據李等(2017)的調查,此事件可能是蜜蜂採集雷公藤 (Tripterygium nepalensis)與 昆明山海棠(T. hypoglaucum)等有毒蜜源所導致。
2016年12月,又於廣東省韶關市發生13人食用野生東方蜂蜜中毒,死亡1人;根據趙和羅(2017)的調查,此案件可能是蜜蜂採集大茶藥(Gelsemium elegans)蜜源,他們也於蜂蜜檢體中發現與大茶藥相關的植物鹼。
台灣林班地是否也有類似的有毒蜜源植物?分布與面積如何?吾人有必要進一步調查。
三、臺灣林地養蜂的建議
(1)擬定妥適的林地養蜂規範
農委會雖已於2016年4月14日發布定「國內養蜂產銷班或團體申請臨時使用國有林班地放置蜂箱注意事項」,其內容主要因氣候因素或平地蜜源不足時,於當年四月一日至四月三十日提出申請,放置期間以當年六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為限,蜂農應於使用期限屆滿後十五日內將其放置於國有林班地之蜂箱等設備移除,並應將國有林班地回復原狀。
上述規範似乎界定林地養蜂僅是臨時性質,也排除了春季才是林班地最重要的流蜜季節,實有調整的必要!!此外,鑑於東方蜂的囊雛病問題,現階段建議不宜在林班地飼養東方蜂,以避免傳布於野生東方蜂群。
(2)積極調查現有林地的蜜粉源植物資源
林地有良好的蜜粉源植物資源,才有本錢發展林地養蜂,現階段相關的資源調查亟待開展。根據筆者初步訪談國內蜂農的結果,整理下列常見的蜜粉源植物供參考:
1、台灣櫸(雞油):霧社林班地,每年夏季可採收品質極佳的櫸木花粉。
2、鴨腳木(鵝掌茶):每年秋冬季可採收風味特殊的蜂蜜。
3、烏桕:每年初夏(5-6月)可採收大量的烏臼蜜
4、柃木:全島平地至800公尺山區,花期1-4月,蜜源植物。
5、森氏紅淡比:台灣特有種喬木,北部低海拔(800公尺以下)山區,花期5-6月,蜜源植物,紅淡蜜為淺琥珀色,不易結晶,口感淡雅,品質極佳。
6、酸藤:台灣各地中低海拔200-900公尺,花期5-6月,蜜源植物。
7、桉樹:包括大葉桉、檸檬桉等,外來種,春秋開花,蜜源植物
8、白千層:外來種,平地廣泛種植,夏、秋季開花,蜜源植物
9、厚皮香:宜蘭、台北、台中、屏東、花蓮、台東,海拔 1,800 公尺左右山區闊葉林內。冬至早春開花,蜂蜜香氣濃郁。
10、鹽膚木:台灣低海拔山區均有分布,花期約9-10月,主要可採收蜂花粉。鹽膚木花粉的適口性極佳,筆者認為是台灣最好吃的蜂花粉,價格極高。
(3)調整造林的樹種
現階段政府推薦的造林樹種,多以經濟性樹種為考量,但如烏心石、台灣肖楠、桃花心木、樟樹、楓香、楝樹、相思樹…等,都不是吸引蜜蜂的樹種,建議可種植前述的10種喬木。此外,台灣欒樹、櫻花、無患子、月橘、茄苳…等,也是蜜蜂喜愛的蜜源植物。
(4)調查並監測授粉蜂的生態變化
台灣農政單位每年調查飼養的西洋蜂群數量,並登載於農業年報。然而,吾人並不知飼養與野生的東方蜂的數量,遑論其他授粉蜂的棲群變化。建議應對林地的授粉蜂棲群進行長期生態監測,畢竟,大量的西洋蜂移入林地,必然對原有的授粉蜂造成衝擊,吾人必須展開科學性的生態監測。
(5)調查有毒蜜源植物的分布
有毒蜜源植物的確為林地養蜂的潛在危機,一旦發生必定對養蜂業發生毀滅性的衝擊,吾人必須審慎面對才行。建議應對擬開放飼養蜜蜂的林地,進行有毒蜜源植物的調查,並檢測林地採收的蜂蜜或蜂花粉等產品,監測其PAs的含量是否安全,以免發生憾事。
四、結論
林地開放養蜂政策,的確是美事,台灣蜂農期盼多年,筆者相信這項政策可對現今的台灣養蜂業注入活水,個人也非常期待。但這項工作要永續推廣經營,仍有許多必要的工作必須進行,例如蜜粉源植物資源調查、有毒蜜源的排除、授粉蜂的生態監測…等。林地開放養蜂,目前只是工作推動的第一步!此外,臺灣蜂蜜的市場秩序紊亂,摻假行為屢見不鮮,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嚴重,亟待產官學界共同戮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