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野蜂(攝影_賴郁薇)

全民養蜂05/不能讓台灣野蜂消失!素人高手黃永勝 揭發野蜂滅亡危機

「以前新竹關西真的一堆野蜂。」養野蜂養了八年的黃永勝回憶道,往年每到了三月份楠木開花的時節,站在田裡就能聽到「轟」一聲,就一大群野蜂飛過去,花間也常看到野蜂出沒採花粉,「但這幾年什麼都沒有。」他邊說邊用手撥弄身旁的花叢,仍不見野蜂群蹤影。

愛蜂成癡的黃永勝,去年獨家發佈「台灣野蜂染囊狀病毒、大規模傳染死亡」警訊,引發全台關注,隨後防檢局證實並組成防疫小組,他也參與調查、協助與其他蜂農溝通,原本是修車廠的老闆,意外成為野蜂防疫先鋒,野蜂究竟何等魅力,讓黃永勝愛得如此癡狂?

新聞小辭典:台灣主要有兩種產蜜蜂種,大家最熟悉、數量最多的是在平地採蜜的「西洋蜂」,「台灣野蜂」屬於「東方蜂」下的「中國蜂種」,族群少。西洋蜂怕冷飛不高,台灣野蜂是中高海拔最重要的授粉者,不少民間蜂友因愛好飼養。

愛蜂人黃永勝(攝影/賴郁薇)
愛蜂人黃永勝(攝影/賴郁薇)

迷養蜂 坐看蜜蜂進出一整天忘記吃飯

黃永勝的養野蜂人生始於2009年,「我工作是修車,常往山上跑,看到野蜂、想到純蜂蜜好吃,就開始想養野蜂。」於是一頭栽進野蜂世界,「剛開始迷養蜂的時候,可以就這樣坐著看牠進出一整天,看到都忘了吃飯…」

只是野蜂仍然保有其「逃蜂」野性,對養蜂人來說,最大的考驗莫過於「掌握野蜂野性」。黃永勝笑道,他初初開始養蜂的前三個月也是「怎麼養怎麼逃」,後來才發現,造成逃蜂的原因就是「自己手癢」,按捺不住想看野蜂的心,以至於一直翻看蜂箱,蜂群受到干擾,就會逃蜂。

黃永勝取出巢片,檢視蜂箱狀況(攝影/賴郁薇)
黃永勝取出巢片,檢視蜂箱狀況(攝影/賴郁薇)

「雖然蜜蜂比較兇、會叮人,但他會給你最純正的蜂蜜。」黃永勝說起蜜蜂,有無限的陶醉,「每天看到牠們進出、帶花粉,真的好勤勞…」也激發「人也該如此勤勞」的感悟。除了帶給養蜂人情感上的療癒,純正的蜂蜜更是實際務實的「回饋」,尤其在野外找到純天然濃縮的野蜜,濃香滋味更讓他無比著迷。

台灣野蜂(攝影_賴郁薇)台灣野蜂(攝影_賴郁薇)

素人揭發野蜂感染「囊狀病毒」政府才跟進

因為熱愛投入養蜂,甚至成為「蜂社團」社長,黃永勝去年八、九月陸續收到蜂友傳來野蜂幼蟲生病的照片,「一看就不對勁,」正常的幼蟲應該是白白胖胖的,照片中的幼蟲卻是黑褐色,頭尖尖的猶如水滴,甚至出現蜂體水腫、液體化的情形。

黃找出專業書籍比對,懷疑這貌似「中國幼蟲囊狀病毒」發病病徵,該病曾在中國造成大規模野蜂死亡,且沒有藥醫,只能靠倖存野蜂演化抗病能力。而後,台南、南投等地都傳來類似疫情,黃永勝及蜂友們驚覺,這可能不是偶發個案,而是台灣野蜂面臨大規模的存亡考驗。

於是黃永勝緊急發出「野蜂大規模感染幼蟲囊狀病毒」訊息,主動聯繫防檢局等相關單位,但「一開始大家都當我是亂講,說我放消息嚇人」,隨後專家證實,台灣野蜂首次大規模感染「囊狀病毒」,政府才委由學者組成「防疫小組」,正式展開調查。

黃永勝解釋,當工蜂察覺巢片中的幼蟲出現病徵後,往往會先咬開蜂室、清出染病爛蟲,以免病毒在蜂巢中擴散,而若發病規模達七成,工蜂便會選擇棄巢而去、不再咬開封蓋、清理爛蟲,「像這一巢,許多封蓋雖然沒咬開,但打開看裡面都是染病爛蟲,基本上是全軍覆沒。」

台灣野蜂感染囊狀病毒會造成大規模集體死亡(蜂農黃永勝提供)
台灣野蜂感染囊狀病毒會造成大規模集體死亡(蜂農黃永勝提供)

協助蒐集案例幫助調查

儘管疫情嚴重,但是初期的調查工作卻並不順利,「蜂農很怕被人知道自己的蜂有得病。」黃永勝表示,蜂農靠著交易蜂隻、賣蜂蜜賺錢,雖然囊狀病毒不影響蜂蜜品質,然而,蜂農仍憂心自家野蜂染病消息一旦傳開,可能不利賣蜂、賣蜜;也因此,防疫回報工作舉步維艱。

在這尷尬時刻,黃永勝扮演重要的溝通橋樑,他先向蜂農私下打聽發病案例,然後帶著研究老師們到現場調查,逐步累積資訊,「只是現在大家的野蜂都得病了,也就不怕人知道了。」黃表示。

野蜂毀滅性死亡暫獲控制,期待野蜂產生抗病性

忽然爆發的全台野蜂大規模毀滅性死亡,迄今已經十個月,黃永勝原本憂心台灣野蜂撐不過疫情考驗,甚至滅絕,但冬天過去後,春天病毒活躍性降低,野蜂工蜂也開始清出染病幼蟲,野蜂族群正逐漸恢復,他似乎不再那麼悲觀。「囊狀病毒在今年二、三月幾乎銷聲匿跡、不見野蜂染病死亡。」

直至五月底才又傳出病情,他邊說,邊拿起一片巢脾比劃著,「你看,這裡有幾個染病的爛蟲,但現在病毒活躍性比較低,不至於整片巢脾的幼蟲都發病,雖然還是有染病情況,但已經從大規模毀滅性死亡轉為區域性、局部性染病。」

黃永勝猜測下一波病毒活躍高峰可能落在八、九月,未來蜂群規模將會隨著病毒好發期、休眠期輪替而消長,「這樣互動一、二十年後,台灣野蜂群會慢慢產生抗病性。」他推估。

「像這裡有一隻爛蟲。」黃永勝用手指著。(攝影/賴郁薇)
「像這裡有一隻爛蟲。」黃永勝用手指著。(攝影/賴郁薇)

學者:病情趨緩不能大意,仍應避免大規模飼養

面對蜂農警戒稍稍退去,專家學者仍謹慎表示,目前病毒消退的情況應該只是季節環境好轉所致,並非出現抗病品系、也非病毒消除,養蜂界仍不可大意。

「確實,今年三、四月的時候,曾經有一些養野蜂的蜂農覺得疾病沒那麼嚴重了。」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囊狀幼蟲病毒疫情調查小組成員陳裕文表示,而當時去採樣,的確不見蜂群發病,「但樣本回去檢驗,還是有檢出病原。」且到了六月,又陸續傳出病徵。

囊狀幼蟲病毒疫情調查小組成員宋一鑫、陳裕文紛紛表示,就目前調查來看,今年春天病毒「貌似」消退的清況應該不是因為病原消失,也不是野蜂出現抗病品系,「而是單純環境好轉。」

陳裕文進一步解釋,春天對於蜜蜂來說,是食物充分、環境比較好的季節,「蜜蜂吃得好,對疾病的抵抗會比較好。」宋一鑫也表示,由於野蜂成蟲對囊狀病毒的忍受力較強,只要帶病幼蟲有足夠的營養撐過蛹期,待牠化成成蟲,就算帶有病毒也不太會發病了。

野蜂有「持家智慧」等待時間恢復重生

然而,在野蜂族群努力與病毒共存的同時,外界是否有出手復育野蜂族群的空間?「等野蜂自己重生吧!」陳裕文再三強調,大自然有豐富基因庫,會自己出現抗病品系,「現在若再大量養野蜂,只是維持病原。」對疫情無益;宋一鑫也表示,現在囊狀病毒環境仍然惡劣,還是應避免大規模養殖台灣野蜂,以免大規模傳染、發病。

宋一鑫表示,野生蜂群有能力自行恢復,「野蜂族群如果發現環境不好,就會換地方。」牠們有自己調適的能力。

「其實野蜂是有持家觀念的。」黃永勝補充說明,一旦蜂窩出現大規模染病情況,野蜂工蜂覺得已無法控制病情,便會採取「斷子」策略:要不就不再餵食蜂王乳給蜂王,讓蜂王不再有足夠的能量產卵;要不就咬破蜂卵,不讓卵孵化出幼蟲。待不再有子代後,工蜂便會帶著蜂群,舉家遷移、另建乾淨的新蜂窩,而後才會又開始生養子代、恢復族群。

黃永勝也認為,若要人為介入野蜂復育,必須等到病毒高峰期過了,才能開始大規模繁殖養蜂、復育族群。「我們很會養蜜蜂的人,每年貢獻大自然二、三十窩野蜂一定有。」他自信地表示,透過專業養蜂人大規模育王、餵食、拆群,讓野蜂族群快速變大,「大自然繁殖絕對沒有我們養的那麼快。」

攝影/賴郁薇
攝影/賴郁薇

閱讀「全民養蜂」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