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是全球最大量的水果、是台灣最爭議的作物。一般人不理解,明明三年、五年就崩盤一次,為什麼農民還是執著種香蕉?為什麼藍、綠政府,都避免不了香蕉去化的命運?為了尋找更多的答案,《上下游》透過香蕉的生命地圖,為讀者帶來最深入的調查報導。
香蕉,是全球最大量的水果、是台灣最爭議的作物。一般人不理解,明明三年、五年就崩盤一次,為什麼農民還是執著種香蕉?為什麼藍、綠政府,都避免不了香蕉去化的命運?為了尋找更多的答案,《上下游》透過香蕉的生命地圖,為讀者帶來最深入的調查報導。
如果遇到颱風產量大減,香蕉園受損程度小的農民,肯定能賺一筆,1公頃至少獲利上百萬;若颱風使蕉園受損嚴重,蕉農1公頃可領7萬5千元補助,或是風調雨順量爆價跌再給政府報廢,1公頃還能拿回15萬元。香蕉產業的遊戲規則促使農民變成賭徒!
如果遇到颱風產量大減,香蕉園受損程度小的農民,肯定能賺一筆,1公頃至少獲利上百萬;若颱風使蕉園受損嚴重,蕉農1公頃可領7萬5千元補助,或是風調雨順量爆價跌再給政府報廢,1公頃還能拿回15萬元。香蕉產業的遊戲規則促使農民變成賭徒!
氣候多變導致供貨量和品質不穩定,小面積的小農生產使得生產成本高、末端售價也高,台灣蕉的外銷前途茫茫。以民國106年為例,台灣香蕉總產量是356,017公噸,出口量為1,109公噸,出口香蕉僅占全國總量的千分之3。當人人說要靠外銷來救香蕉的時候,有沒有人想到,「要先救外銷!」
氣候多變導致供貨量和品質不穩定,小面積的小農生產使得生產成本高、末端售價也高,台灣蕉的外銷前途茫茫。以民國106年為例,台灣香蕉總產量是356,017公噸,出口量為1,109公噸,出口香蕉僅占全國總量的千分之3。當人人說要靠外銷來救香蕉的時候,有沒有人想到,「要先救外銷!」
香蕉從青皮農作物到黃色農產品,會經過許多關卡。第一關是催熟,誰有資金、土地,就可以興建催熟設備把青蕉變黃蕉。包含催熟以及集貨、運輸和盤商利潤,一台斤香蕉成本至少10.2元,超過10.2元才是農民的收入。
這年頭,單打獨鬥的農民要靠香蕉賺錢,真的不容易!
香蕉從青皮農作物到黃色農產品,會經過許多關卡。第一關是催熟,誰有資金、土地,就可以興建催熟設備把青蕉變黃蕉。包含催熟以及集貨、運輸和盤商利潤,一台斤香蕉成本至少10.2元,超過10.2元才是農民的收入。
這年頭,單打獨鬥的農民要靠香蕉賺錢,真的不容易!
台灣香蕉產業兩大困境,是多變的氣候和以小農為主的產業特性。在動盪蕉價回穩之後,農委會的改革措施才正要開始。副主委陳吉仲直言,台灣香蕉要穩定發展,只有一條路可以走,整合小農個別力量擴大成專區契作,這樣才能提升品質、穩定供貨量,進一步讓農民有更多的議價權。
台灣香蕉產業兩大困境,是多變的氣候和以小農為主的產業特性。在動盪蕉價回穩之後,農委會的改革措施才正要開始。副主委陳吉仲直言,台灣香蕉要穩定發展,只有一條路可以走,整合小農個別力量擴大成專區契作,這樣才能提升品質、穩定供貨量,進一步讓農民有更多的議價權。
很多人不知道,香蕉是草不是樹!
現今栽培種的香蕉,以往大多用吸芽苗繁殖,現在最流行的是組織栽培苗。雖然香蕉外銷產業連年挫敗,但香蕉組織栽培苗的外銷工作正要起步,從民國104年起,香蕉研究所已經外銷一百多萬株的蕉苗,產值逼近台幣兩千萬。
很多人不知道,香蕉是草不是樹!
現今栽培種的香蕉,以往大多用吸芽苗繁殖,現在最流行的是組織栽培苗。雖然香蕉外銷產業連年挫敗,但香蕉組織栽培苗的外銷工作正要起步,從民國104年起,香蕉研究所已經外銷一百多萬株的蕉苗,產值逼近台幣兩千萬。
專題製作團隊
企劃編輯:上下游新聞部
採訪寫作:李慧宜
攝影:李慧宜
校閱:蔡佳珊
美術編輯:蕭名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