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06 蕉苗外銷,是否能帶動產業新生?

高大的香蕉「草」。(攝影/李慧宜)

香蕉植株高大,常被人們稱為香蕉樹,可是正確來說,香蕉是草不是樹。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的邱輝龍博士表示,如果有人一天吃一種香蕉,那他至少要花三年才能吃遍全世界一千多種的香蕉。

起源於四千萬年前到五千萬年前的香蕉,是最聰明的水果之一,它的生存策略涵蓋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而台灣的香蕉研究所正利用無性繁殖的特性,發展出領先全球的組織栽培的育苗技術。該所秘書室主任林德勝說,台灣蕉苗的組織培育研究已經跨足外銷產業,以寶島蕉為例,這個品種在國內種植面積不大,耐病性高、產量表現好,雖然香蕉外銷已逐漸沒落,不過以寶島蕉來推動蕉苗外銷卻是很好的商機。

香蕉祖先果實「蕉」小 短短10公分的果肉中 竟藏上百顆種子

6月28日這一天下午,記者走進位於台中霧峰的農業試驗所,這裡有一個「國家作物種原中心」,想要尋找香蕉的身世,非從這裡出發不可。

農試所作物種原組的邱輝龍博士,投入香蕉種原的研究整整二十年。他一看到記者,馬上指著地上的香蕉說:「來來來,這是早上所裡的年輕人去採收的,你吃吃看,這就是現代人所吃的香蕉…『的祖先』。」

邱博士指著的香蕉,名為「拔蕉」,是日本人在統治台灣時期從東南亞引進的原生種香蕉之一。這拔蕉成熟果串的花苞,只有一般香蕉花苞的1/71/8大,果把僅數把,其中一把6根、一把15根,蕉身個頭嬌小約莫8公分到12公分,最神奇的是,當邱博士撕開香蕉皮用水果刀切開果肉時,果肉裡充滿著如黑豆大小的種子。

切開來滿滿是種子的拔蕉。(攝影/李慧宜)
切開來滿滿是種子的拔蕉。(攝影/李慧宜)

一根短短的香蕉,吃個四、五口就能下肚,可是要享受這拔蕉的香甜美味卻不輕鬆,一邊吃還要一邊吐出種子。等到好不容易吃完清點種子數量時發現,這份作為見面禮的拔蕉,果肉裡竟然有高達161顆又黑又硬的種子。邱博士笑著說:「吃這個拔蕉要小心,不能咬到種子,不然牙齒可能會受傷!」

香蕉是草不是樹 栽培品種超過一千種

打開電腦,邱輝龍一一細數香蕉的身世。他表示,一般人會以為香蕉是樹,其實不然,香蕉株身看起來很高大,但其實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香蕉看似高大,但它是草不是樹。(攝影/李慧宜)
香蕉看似高大,但它是草不是樹。(攝影/李慧宜)

邱輝龍進一步解釋,根據目前科學家研究,大約在四千萬到五千萬年前,陸地上才出現第一棵芭蕉科植物,位置在南亞地區,集中於緬甸、印度、斯里蘭卡一帶。推測兩、三千萬年後出現種子退化的栽培種,至於人類是到七千年前,才開始利用栽培種種植香蕉。

所謂的栽培種,是經過野生種演化後種子退化的香蕉,人類繼而取得加以種植,採收後自行食用或大規模耕種作為商品。到目前為止,全球發現的野生種香蕉有七十多種,大部分來自東南亞的「尖蕉」或「尖蕉與拔蕉」的基因組合。邱輝龍說:「全世界香蕉的栽培種高達一千多種,如果有人想嘗試吃遍所有種類,那可能至少要吃上三年,才能一一嚐遍。」

邱輝龍說,「台灣目前已知的五種原生種香蕉,是雅美芭蕉、台灣芭蕉、噶瑪蘭芭蕉、泰雅芭蕉和中華芭蕉。」這些原生種香蕉中,除了雅美芭蕉之外,其他都是他在民國86年到94年就讀博士期間跑遍台灣各地發現的,其中噶瑪蘭芭蕉和泰雅芭蕉,正是邱輝龍命名的。

伊甸園裡的禁果是蘋果?是香蕉? 世界各地有人忌諱香蕉 有人視為聖樹

邱輝龍博士表示,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信徒很難想像,亞當、夏娃偷吃的禁果有可能是香蕉。他說:「西元1533年以前,部分關於伊甸園的畫作還可以看到香蕉樹,直到1533年後,香蕉樹才全面消失在畫作中。」

素材來源: <a href="https://tw.123rf.com/profile_bilhagolan">bilhagolan</a>、<a href="https://tw.123rf.com/profile_iamnee">iamnee</a> 合成圖:上下游
素材來源: bilhagolaniamnee 合成圖:上下游

而在文化風俗上,香蕉的角色很敏感。在東南亞像泰國和部分台灣農村地區,很忌諱在前院種香蕉樹,在這些人的傳統觀念中,認為香蕉樹下有女鬼,會把無情的男人帶走。台灣的原住民布農族在祭典時禁食香蕉,認為一旦吃香蕉會影響小米的收成;而泰雅族、賽夏族人相信一胎一子是上天的法則,如果孕婦吃到併生的香蕉,會產下雙胞胎或連體嬰。

不過,喜歡香蕉的人也大有人在,像是印度人和馬來西亞人就把香蕉視為聖樹。印度人認為香蕉是繁衍子孫與累積財富的象徵,而馬來西亞人會在婦女產後,以香蕉葉煮水來沐浴。

這些文化現象,反映的是不同地區的人類對香蕉的各種看法。然而在邱輝龍眼裡,香蕉是種聰明的植物,它的生存策略有兩種,第一種是「有性繁殖」,利用種子繁衍後代,第二種是「無性繁殖」,香蕉的地下莖會在周圍土壤冒出吸芽,取代已經開花結果的母株。

農民利用吸芽種香蕉 台灣香蕉研究所研發組培苗

邱輝龍表示,栽培種香蕉的種子都已經退化,因此農民會利用無性繁殖的特性,在母株長出吸芽後,留下2到3株吸芽,等要移植時,再把吸芽連同地下莖挖起來埋到新的耕種地。

在高屏地區,部分農民會在種植香蕉中後期,把整園香蕉提早賣給收購商,不過也有很多小農或老農,為了保護吸芽而堅持不包園賣出。原因就在於收購商的目的是採收香蕉,為了取蕉方便,可能會刻意砍除吸芽或不小心折斷吸芽,而如果是農民自己收成的話,為了下一季耕種有新株吸芽可用,絕對會特別小心。

農民利用香蕉無性繁殖的特性,挖出母株地下莖長出的吸芽並移植到新的耕種區域。(攝影/李慧宜)
農民利用香蕉無性繁殖的特性,挖出母株地下莖長出的吸芽並移植到新的耕種區域。(攝影/李慧宜)

然而現在栽培種的香蕉,不只以吸芽進行無性繁殖,還有人為的組織培育方式,簡稱為「組培苗」。這種蕉苗培育的研究與量產工作,一直以來是「台灣香蕉研究所」領先群雄。

台灣香蕉研究所於民國59年成立,該所的「健康種苗培育組」,是全世界第一個以組織培育方式培育香蕉苗的單位。該組負責人劉盛興表示,組織培育的第一步是田間選種,先找樹勢好、果實好的優良植株,取其吸芽的生長細胞,再把細胞分化為數個,分化工作重複三次,生長細胞以倍數增加,就能在短時間之內繁殖大量的組培苗,其基因跟母株一模一樣。

香蕉的蕉苗組織。(攝影/李慧宜)
香蕉的蕉苗組織。(攝影/李慧宜)

劉盛興說:「一個生長細胞可以做出三千個以上的組織培育香蕉苗,過程需花上8到12個月的時間。」

實驗室裡的鐵架上,擺滿不同品種、不同世代的香蕉組培苗,這些蕉苗放在透明玻璃瓶裡由果凍狀的培養基固定。劉盛興笑著說,「妳別小看這些培養基,這果凍裡有二、三十種的營養成分,每一種成分的比例就是商業機密。」

現在全台灣共有16家組培苗的蕉苗場,其中包含香蕉研究所和其9個合作單位,還有6個民間蕉苗場,每年提供組培苗所種植的香蕉園,佔全台香蕉種植面積的1/2到1/3。

香蕉外銷退燒 組培蕉苗正跨上國際舞台

除了供應國內蕉農使用之外,香蕉研究所也推動蕉苗外銷。劉盛興拍著胸脯說:「蕉苗的培育生產技術,全世界沒有人比我們強,就算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墨西哥、瓜地馬拉、尼加拉瓜或宏都拉斯,都沒有我們厲害。我們一株蕉苗可以賣到0.6美金。」

台灣香蕉的主力是北蕉和台蕉5號,為了保護國內香蕉產業,政府嚴格限制這兩種蕉苗不得出口,目前蕉苗外銷的品種以台蕉4號(寶島蕉)為主。這種香蕉抗病力高、產量高,頗受市場歡迎,目前出口國家有菲律賓和莫三比克。

將蕉苗放進塑膠盒裡以方便運輸,這些是即將要銷往菲律賓的組培苗。(攝影/李慧宜)
將蕉苗放進塑膠盒裡以方便運輸,這些是即將要銷往菲律賓的組培苗。(攝影/李慧宜)

根據農糧署提供的統計顯示,從民國104年起,已經外銷台蕉4號908,000株、台蕉2號3,800株、矮腳蕉93,500株,到今年已經第四年,共出口一百多萬株的蕉苗,產值逼近台幣兩千萬。

香蕉研究所秘書室主任林德勝強調,「寶島蕉在國內種植面積不大,再加上耐病性高、產量表現好,以寶島蕉來推動蕉苗外銷是很好的商機,也是國內香蕉產業轉型不可小看的契機。」


留言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