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捕獲基改豆─基改種子落地生根調查報導 導言

台灣2015年進口基改黃豆261萬噸,基改玉米418萬噸,他們不只是食物,也是活生生的種子。難以計數的大卡車,載運種子奔馳在港口與製油飼料工廠之間。上下游調查發現,有基改種子從貨車隙縫洩漏出來,甚至有基改黃豆落地結莢,基改玉米經實測也有發芽生長能力。這些掉落的基改種子,是否可能污染台灣農地?

坊間常傳言基改種子沒有發芽能力,如果不會發芽,也就不會有花粉飄散造成基因污染的疑慮。但上下游實際取得飼料用的基改硬質玉米測試,赫然發現:它不但會發芽,而且發芽率極高!驚人的是,今年台灣本土飼料玉米首次驗出基改成分,政府竟未對外說明。

進口之基改玉米與黃豆分別以飼料和食品名義報關,記者一一詢問主管單位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農委會畜牧處、衛福部食藥署、農糧署,各單位皆回覆:並未對進口基改玉米與黃豆運輸過程的洩漏情形進行監管。相關法規《飼料管理法》、《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都未規範到這一塊,可謂三不管地帶。

相較於日本民間與官方長年有系統的監測基改種子在運輸途中洩漏生長的情形,台灣相關單位並未正視過這個問題。「農民連食品分析中心」所長八田純人建議,台灣必須儘快展開自己的基改黃豆、玉米自生繁殖調查,掌握運輸途徑,並加強載運貨車的覆蓋措施,減少洩漏情形,以降低「基改自生」的風險。

日本的食用油有六成為菜籽油,所需的250萬噸油菜種子幾乎全部仰賴進口,其中95%來自加拿大基改品種。根據2014年最新調查結果,四日市和博多的西洋油菜分別都檢出抗除草劑基因,四日市最嚴重,737個檢體有71個驗出。日本截至目前為止的報告中,已確認基改油菜彼此雜交、與在來種油菜雜交的近緣種「基因流動」(gene flow)現象,「三重菜之花」還曾因此將採種工作委外,深怕金字招牌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