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逛市場 (上)

文與圖/彭昱融

除了從飲食看緬甸的文化與習慣外(見:「緬甸滋味」),想了解緬甸與仰光的市井生活,就該到市集去瞧瞧,畢竟開門七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常必備品,都得上市場去打點,而人情世故與生意經,也都在這天天上演。

仰光東邊的小市場 Pazundaung Zay

在緬甸話中,市場稱做「Zay」;第一天抵達仰光在青年旅館安頓好後,我輕裝就近前往附近河邊的Pazundaung Zay (google map),這是仰光東邊鄰河的一個小生鮮零售市場,一個外地人都沒有,更別說是像我這樣膚色白(相對於緬甸人的深膚色)、穿長褲(相對於緬甸男人穿的籠基Longyi),脖子上掛著又黑又大數位單眼相機的華人,於是我放棄了隱藏身分觀察的天真想法。

時間已經過了中午,人潮卻仍未散去,主要逛市場的人們以女性居多;媽媽們提著編織的籃子東挑西揀,這裡試試、那裡瞧瞧,邊嫌邊翻,然後討價還價一番,此情此景非常熟悉,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Pazundaung市場和其他亞洲市場非常類似,空間位置上雖然是以一棟主樓為中心,但市場本身以及攤商卻是散佈到四週每一條街上,沿街坐滿了小販和生鮮貨品。

從市場的外圍走起,蔬菜、水果與根莖類是大宗,從重複出現的相似蔬果貨品裡稍微能看得出來,這裡聚集的主要是到中央市場批貨來零售的小販們。一條小巷子往往被蔬果攤子擠到去和回只剩下一人寬的小徑,在這個乾季的時節蔬菜仍然非常豐富,各式各樣的茄子、花椰菜、南瓜、地瓜、空心菜、秋葵、甘藍菜、高麗菜(但葉子非常厚)、黃瓜、豌豆莢、蘆筍、絲瓜、佛手瓜、甜菜根、玉米、苦瓜、辣椒、蠶豆、韭菜、蔥薑蒜、芋頭、薄荷葉、竹筍、九層塔、蘿蔔、羅旺子都能見到。

 洛神葉、香蕉心、酸番茄與Sen Da lone

較為吸引我目光的是洛神葉(hibiscus, or roselle leaves)、香蕉心(緬甸話稱Ngat-Byor-Ou)、酸番茄和頂級芒果Sen Da lone。

在台灣,洛神葵盛產在台東,台灣人多半是將它花謝之後的花萼曬乾泡茶、或製成蜜餞、果醬,而在緬甸人的習慣裡,則會將紫梗的洛神葉子拿來炒蝦鬆、蝦醬或魚醬、辣椒、洋蔥、蒜頭、筍子,熱帶生長旺盛的錦葵科植物配上孟加拉灣豐富的魚貨,融合成為一道緬甸美食之城毛淡棉(Moulmein)名菜:炒洛神葉Chin Baung Kaw。

我第一次見到小販賣洛神葵的葉子是在台北中和華新街的市場邊,現在來到仰光,總算看到這個飲食文化的源頭。至於香蕉心(緬甸話稱Ngat-Byor-Ou),則一樣是在華新街市場邊的「龔媽媽魚湯麵」店裡看到和吃到,魚湯麵碗中濃郁的魚肉濃湯和米線裡,夾雜著清脆口感的香蕉心纖維,再搭配一些酥脆的炸洋蔥或炸豌豆在湯裡,就是一頓正宗的仰光早餐魚湯麵(mohinga)。

出發來緬甸行前,龔媽媽除了一再叮嚀說非常熱要防中暑外,就是一直跟我說她小時候住在仰光的三十七街,還有幾間一定要去朝聖的廟宇。直到有幾天我在仰光有名的早餐店Lucky Seven裡吃魚湯麵,才發現從仰光的三十七街到台北中和的華新街,不論中間經歷了多少的排華苦難和仇恨,魚湯麵和椰子麵的道地緬甸滋味,龔媽媽拿捏得一點都沒變,舌尖的味道,果真是一種帶著走的鄉愁呀。

酸番茄則是另一個特殊的食材,在台灣較少見到。特殊的車輪形狀,非常類似台灣東部阿美族常吃的「輪胎苦瓜」(Tayalin,源自日文發音的Tire,俗稱輪胎苦瓜,事實上是紅茄,Solanum integrifolium Poir.),但嚐起來是酸的,而非苦的。(關於緬甸番茄的故事,請見「茵勒湖水上番茄的哀愁」

在四、五月這個盛產芒果的季節,市場裡最大宗當仁不讓的,當屬威震亞洲的緬甸皇室供品芒果:Sen Da Lon(緬文直譯意思是「一顆鑽石」),最高品質的Sen Da Lon長在緬甸中部的曼德勒一帶,最高等級的一採下來就被整批高價出口到新加坡或北京的有錢人圈子。

這趟一個月的緬甸行,每到一個城市,街邊攤子都擺著黃澄澄的Sen Da Lon,於是我每隔一兩天就吃一大盤,口感Q軟,又酸又甜的均衡滋味、野生風味十足的味覺享受,絕非台灣芒果、水果只往高甜改良的畸形風潮可比,我終於能夠理解留學台灣的緬甸僑生、華新街的朋友們說起Sen Da Lon的美妙時,超越語言的思念和眼中迷茫的眼神。我常常想,台灣的水果,為什麼需要改良到這麼甜呢?

穿插夾雜著魚蝦乾貨攤,隱隱能感覺到孟加拉灣豐富的魚蝦物產。幾家油攤和米舖則在周圍的街鋪建築裡,而市場後方則是家禽區,雞鴨魚肉集中在後方棚頂區;儘管緬甸經濟已經開始起飛,電力仍然供應不穩定,冰箱也仍未非常普及,因此在傳統市場裡,衛生和腥味非常之重,烏鴉、貓狗、老鼠族群不小。

魚和雞的攤數遠比牛和豬來得多,這或許與緬甸的上座部佛教信仰有關(Theravada Buddhism,亦稱小乘佛教,相對中國與台灣熟悉的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緬甸佛教裡認為,殺和吃四隻腳的動物例如牛與豬,比殺和吃兩隻腳的動物例如雞和鴨的罪孽更重,而吃雞鴨則比吃水產或海產例如魚蝦更罪惡(緬甸的佛教徒過午不食,但可以吃肉)。

我想這或許與牛、羊、豬、馬的演化程度較人更為接近,豢養後人相對比較容易與這些四隻腳的家畜溝通、建立感情,而與雞鴨或魚較難有關,不過,這也只是我的猜測就是了。

香樹粉與檳榔

走在仰光或緬甸的任何一條街上,你都能注意到小朋友、女學生、婦女的額頭、雙頰或鼻子上都抹有粉白色的粉末,這是緬甸傳統的化妝品「香樹粉」,稱做Thanaka,是由芸香科月橘屬(Murraya,也稱九里香屬)或象橘屬(Limonia acidissima,又稱木蘋果)的樹皮磨成粉後加水成糊,據說能夠滋潤皮膚、防曬、帶來清涼的感覺、讓皮膚看起來更白淨、吸油等等。

在緬甸任何一個市場都能看到一段一段的樹幹和圓形的磨粉器具,也能見到小販正在磨粉,在任何一間屋子裡頭也常能看到女主人磨粉和用兩隻手指抹在臉上、手腳和孩子的臉上。比較新一點的店鋪裡則能看到磨好罐裝只需加水的Thanaka。

女人有化妝品,男人,則有檳榔(真是熟悉……)。

緬甸任何一個市場和街頭,都能找到檳榔攤與背著小盒子的行動檳榔小販。緬甸的檳榔吃法和台灣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略有不同,也是由荖葉(Betel leaf)、檳榔(areca nut,台語稱青仔)、石灰糊(slaked lime,即白灰)組成,但檳榔並不象台灣是吃「剖半」,而是切成片後曬乾,然後還會加入菸草以及各種顏色的香料糊、粉或絲,看各地的特殊吃法而定,或許是受到印度吃法的影響,許多這類添加的檳榔香料罐,看起來都是印度生產、製造,常能看到黝黑皮膚的印度人和印度文印在外包裝上。

附註:

仰光地區的一般市場

  • Thein Gyi Market
  • Mingalar Market
  • Pazundaung Zay
  • Yuzana Plaza
  • Bayint Naung
  • Nyaung Pin Lay Market

仰光地區的生鮮批發市場

  • 蔬菜與乾貨:Thiri Mingalar
  • 雞鴨:Tarmwe Market, Insein Market, Kyimintai Market
  • 豬:Sin Ma Like (Ohn Taw) Market, Iron Market
  • 牛:San Pya Nya Market
  • 魚:Central Sanpya Market, Kyimintai Market
[shareaholic app=”share_buttons” id=”682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