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文 / 上下游記者孔德廉

「鈴鈴鈴!」帶有金屬光澤的鬧鐘鈴聲大作,早上七點十分,撥去棉被準備沖澡,打開水龍頭,溫熱水流汨汨而出;著裝坐在鏡子前,抹上彩妝,一旁新聞來回大聲播送,「溪水紅通通,無良電鍍廠廢水偷排惹的禍」、「黑心電鍍廠私設六百噸廢水槽遭彰化檢方查獲」。轉頭嘆息,拎起鑰匙出門,引擎點火,排氣管裡冒出濃濁黑煙。許多人就是這樣迎接一天的開始。

▲工廠的大型排風口 攝影者 張良一

浸泡電鍍液,產品披金屬外衣發光test

在工作、吃飯、睡覺的日常循環中,民眾的生活被光鮮亮麗的各式日用品佔據,但可能不曾留意,鬧鐘、衛浴設備、金屬裝飾、彩妝盒、家電零配件、汽車零件、排氣管、鑰匙等,這些習以為常的「閃亮細節」,都是經由新聞裡被視為髒污的「電鍍」而來。無所不在的電鍍產品,充斥在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

eletro-plating-acc-01

電鍍扣具

電鍍鑰匙、鑰匙圈

電鍍手機保護殼

電鍍拉鍊片

電鍍水龍頭

電鍍蓮蓬頭

電鍍皮帶扣具

eletro-plating-acc-02

電鍍扣具

電鍍鑰匙、鑰匙圈

電鍍手機保護殼

電鍍水龍頭

電鍍蓮蓬頭

電鍍皮帶扣具

到底電鍍是什麼?這些常見的產品又如何跟電鍍扯上關聯?

有三十多年經驗的業者林振東解釋,「電鍍就是替產品打上彩妝,是模特兒登台前最重要的手續。」這些產品表面會散發金屬光澤,都是因為電鍍的效果。

例如飯店裡光閃閃的水龍頭,即是利用簡單的電解原理,將原本灰濛的水龍頭零件進行導電,再浸泡到各種電鍍液中,等到鋅、鎘、銅、鎳等金屬離子附著其上後,水龍頭就會穿上一件耀眼的金屬外衣。

電鍍中 電鍍完成

「不同的金屬有不同效果,」另一位與電鍍為伍三十多年的工廠經理也解說,像是鍍鋅,除了讓外表亮白亮白,還可防鏽;鍍鉻能增加零件耐用程度,金屬光澤讓產品看起來更美觀;鍍銅可則使鐵製商品呈現銅器般的質感,常用在許多衛浴五金和門把上。

電鍍能使外觀更亮麗,讓產品產生較高的價值,因此被視為金屬製品生產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彰化是電鍍大本營 四成工廠在此

而整個彰化縣,就是電鍍的大本營。據前身是電鍍公會的「台灣區表面處理工業同業公會」調查,彰化集中了全台約四成以上的電鍍工廠,現存一千多家工廠中,就佔了三百家以上;其中,頂番婆地區更是工廠密集的一級戰區。

▲攝影者 張良一

頂番婆為何成為電鍍廠的集散地?《上下游》透過訪談及耙梳歷史紀錄,再以繪圖還原情境,帶您瞭解從1930至今的頂番婆電鍍業發展,以及帶來的環境污染與農工衝突。

1930─1940 農民到日本兵工廠學五金   戰後開創小型工廠

依循上一代的記憶,彰化水五金發展協會理事長吳佾達,試圖從歷史回溯聚落的形成。

吳佾達指出,日治時期的頂番婆沒有便利的交通,村落的人多靠著務農維生,但在冬日強烈海風吹襲下,農作物的生長並不如整個彰化平原來得豐沃;農民普遍收入不高,在日本南進政策著重軍需和金屬工業下,農民們一個個被徵兵進到兵工廠裡頭學習小型五金,戰後這些技術也就隨著他們一同返鄉。

「父執輩那一代都還是扛著轎子去迎娶,走不了太遠。」吳佾達解釋,貧瘠的年代裡,頂番婆幾個鄰近村落大都互相通婚,五金技術也就隨著婚姻傳遞開來。直到台灣光復,居民們開始設下產線、創辦小型的銅器工廠,在日式木拉門窗逐漸被堅固鐵門取代的時光裡,窗簾戶車和門閂這類實用的小五金生意越來越風光。賺到錢了,左右鄰居跟親朋好友也紛紛投入生產,在小小的聚落中,十人就有七、八人從事小型建築五金的製造。

1940─1950 五金行業興起   電鍍群聚

這樣的榮景造就了「金華鐵工廠」的成立。生產鑄鐵及建材小五金的金華工廠,在1950年代迅速擴張至百名員工的規模,象徵著「五金時代」的來臨。

隨後,紡織產業則在鄰近的和美鎮迅速崛起,紡織加工品、小五金或雨傘等產品紛紛出籠。在所有金屬零件都需要透過「電鍍」來保護的情況下,電鍍工廠也跟著越變越多,數量如同細胞分裂般不斷成長,數百家工廠就在頂番婆和鄰近地區發展起來。

1950─1960 水五金產業聚落成型

回望過去,在電鍍工廠中白了頭髮的陳姓業者說,1960年代以後就是電鍍狂飆的年代,除了「南有電光牌,北有莊頭北」兩家大型水龍頭廠商帶動內銷需求,建築業的快速發展也急需衛浴設備做點綴。

多重刺激下,原本頂番婆的建築五金開始轉型為衛浴設備為主的水五金,集中在此的電鍍業也開始轉做水龍頭零組件加工,原料、塑形、加工、報關、出口,從上游到下游,各種元素具備的「水五金產業聚落」於焉成型。

1960─1980「客廳即工廠」非法電鍍爆炸成長

1970年代,「客廳即工廠」的政策更帶動這個聚落持續繁盛。台灣表面處理業公會常務理事楊進昌就表示,當時民宅式的電鍍間發展極為快速,聚集眾多廠商的彰化南瑤路甚至還有「電鍍一條街」之稱,小型機台就擺在一、二層樓的客廳中,日日夜夜轉動,工人們則在建築中不停穿梭。

指著老照片裡頭的工廠,一名不願具名的電鍍業者也指出,「以前一個濕式電鍍槽長四、五公尺,只要有空間擺,整流器一接就是工廠,把隔壁婆婆媽媽一起找來,一排排水龍頭零件放入電鍍液中,過一陣子再拉出來清洗,就是基本的生產線。

他回憶鮮明,「三合院、透天厝,全都成了小小的電鍍工廠,粗胚的螺絲、把手和蓮蓬頭,從紅磚牆進去、產線上出來,全部穿上亮晃晃的外衣,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大家看了也眼睛發光。因為賺錢,一年幾十萬元,那時廢水處理成本沒那麼高,拉管子排出去就好,也沒管旁邊到底是農地還是工業用地。」

非法電鍍廠林立 如野火四處竄燒

狂飆年代下,家庭工廠般的小型電鍍間,設立速度有如四竄的野火,燒也燒不盡。據工業局統計,直至1980年代,全台總計有3314家電鍍工廠,光彰化和台北兩縣就佔了約五成比例,其中位於農地上的工廠更不在少數,不合法(未取得工廠登記證)的電鍍業者則高達2614家,佔整體產業的八成以上。

1980至今  產業鍍金背後廢水流入溝渠   埋下農工戰爭未爆彈

如繁花盛開的電鍍業,帶動了台灣的產業發展,讓普羅大眾得到更好的生活條件,但在沒有設置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設備也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未被管制的工業廢水悄悄流入溪流、田園和溝渠內。

電鍍過程中產出大量含有重金屬的廢水,更順著灌溉渠道一步步滲進農地,形同在地底埋入一顆又一顆的未爆彈。但遲至1980年代,都未有任何政府部門出面進行管制,這場隱形的戰爭就在經濟發展的巨輪中,不斷醞釀著。

留言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