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半,雲林盤商黃章榮開始一天的例行公事,大貨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趕赴彰化、雲林、嘉義各地的高麗菜田採收。他一邊開車,一邊從包裡拿出筆記,一一詳述20甲的契作田,哪時該採收、哪時該下苗,「分批種植很重要。」這是他分散風險的管理哲學。
靠著高麗菜買進賣出,有盤商在國外買了好幾棟房子,賺一筆就上千萬;有的盤商運氣不佳,連賠了幾年,遇到崩盤,一個月賠了好幾百萬的也有,只能跑路收場。
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教授陳淑恩推估,雲林地區至少五成的高麗菜是透過盤商銷售。盤商角色舉足輕重,卻屢屢傳出惡質盤商契作毀約。雲林的好收合作農場理事主席許清淵就指出,「價錢好,盤商就全收,價錢不好就不收,幾千塊訂金給你,盤商賭輸拍拍屁股走人。」
合作模式有三:契作、收購、代賣
盤商與農民大致有三種合作模式:契作、收購、代賣,通常都由盤商聘請工人採收、出貨,農民可節省後端作業。
以契作來說,種植高麗菜前一個月,盤商會與農民講好每分地價格,先給予農民一筆訂金,等收成交貨後,盤商再繳交尾款。如此一來,農民能夠有穩定收入,不受菜價波動影響,而由盤商去「搏輸贏」。
除了契作,一到產季,盤商也會四處向農民收購高麗菜,以當時市場行情議價。若是爆量價崩,每分地收購價可能只有幾千元,甚至沒人要收購;若遇到量少價揚,每分地可飆升到十幾萬。
再者,盤商若想保守賺取穩定利潤,也會採取代賣,由農民交貨給盤商,送進西螺果菜市場,再依據市場行情議價,盤商從中抽取代賣費用後,再分給農民。價格越高,盤商抽成越多,農民也有越多利潤可賺。
盤商與農民的合作模式不同,投資風險也隨之改變。各盤商會依據每年氣候狀況、種植面積、個人輸贏考量,而決定契作、收購、代賣比例,全因人而異。
盤商靈活調控,今年賠錢看明年
去年風調雨順,產量暴增,高麗菜價格跌破每公斤5元,產地盤商如臨大敵,忙著採收、出貨。天還未亮,採收工人早已戴上頭燈開始採收。慘白的光束在夜色裡忽明忽暗,工人手腳俐落沿著田埂一一剁下高麗菜,最後裝箱、上車,趕著運送到八點開市的西螺市場。
來西螺市場買菜的人,包括通路商、零售商、以及傳統市場、黃昏市場的攤販,甚至其他產地市場的行口,各式各樣。只見熟門熟路的商販,一一巡視市場各攤的高麗菜,要翻出來仔細挑揀,還要坐上一會兒,套個交情談個「好價格」,從一箱150喊到80,一路往下。
黃章榮長年與農民契作高麗菜,契作價大約落在每分地3萬3-3萬7。另外他也向產地收購、代賣,「生意人不能全部契作,有好價、壞價時候,要有一定比例留給現買去調控。」他自己的操作方式是五、六成契作,其餘收購、代賣。
農民交給盤商居多,交給農會、合作農場大概佔一到兩成。黃章榮細算代賣利潤,「我們送去市場賣多少,扣掉紙箱、運費,再跟農民算。」以去年崩盤狀況來說,一箱20公斤可能只賣120元,分給農民60元,但盤商這邊的成本包括紙箱25元、採收工資15元、送到西螺運費15元,合計就要55元,最後盤商每箱只賺5元。
若送到北農,運費要再加15元,那盤商要付的成本就合計70元,等於還倒賠10元。「那我賺什麼?我看的是明年。」他最近一天就賠了5、6萬。「政府以為我們在剝削農民,但我們比農會有情,現在菜價低,我們不賺。」
但若今天菜價好,一箱賣到500元,扣掉紙箱、工資、運費成本55-70元,「我大概抽50元,運費會再多收一點。」「價錢好,農民就多給我一點;像現在價錢不好,我就賠點錢,一件賠5塊、10塊給你,這樣你明年還能繼續種,後年有賺錢,我再多算些。」抽成沒有固定比例,「如果今天一箱賣到1000元,我抽個150元也公平。」成本、利潤都要抓個精準,他就估計,每分地產量若到市場上賣不了5萬元,盤商就算虧本了。
而平常沒有跟農民穩定契作的盤商,一到產期才跟農民收菜,自然賠本機率低,但相對的賺錢機會也少。黃章榮就指出,「沒契作,菜價便宜時大家會賣你,但等到菜價高,誰要賣你?」他認為盤商跟農民還是要建立長久信任合作基礎,「沒有穩賺的生意,如果今天盤商這麼好做,不會一年少一個,前年市場就兩個賠錢跑路。」
好時機稍縱即逝,抓準就大賺,沒抓準就慘賠
「有錢的盤商就契作,沒錢的盤商就代賣。」雲林盤商黃阿吉(化名)指出,契作價格約每分地3萬元上下,他自己每年契作面積不固定,20甲、5甲都有可能,端看今年價格趨勢。「長期配合的農民,會說他要開始種了,問我要不要契作,若好我就先付一些訂金給他。」「去年價格一直拉不起來,根本不用契作,若契作就會賠錢,多以代賣為主。」
高麗菜操作數量,因人而異。黃阿吉說明,一個盤商一整年的高麗菜量,從8甲到80甲都有可能,取決於後端的通路需求。有時候價格好會買不到菜,像前年十一、十二月,每分地收購價曾飆到15萬、18萬;但去年卻是賠錢賣,「我們自己再貼錢補給農民。」「每個都賠錢啊!一個月賠幾百萬。」
高麗菜價起落難以捉摸,盤商不一定都能算準時機進場、退場。「一整年高麗菜可能只有一個階段有賺頭。」他舉例,像是前年十一、十二月,價格飆升,但其他月份都在賠錢。「台灣人賭博心態,就是想賭到好價,多賺一點,當作買樂透。」
賭輸盤商毀約棄收,農民沒拿到尾款
去年便是賭輸的一年,盤商慘賠,甚至傳出惡質盤商契作毀約,黃阿吉直接了當地表示:「對啊!特別多。」可能約定一分地3萬,先支付訂金2萬給農民,之後看價格不好,就不付尾款,直接不收菜。「因為收菜不划算啊!我砍一箱菜成本要60元,我砍越多、賠越多。」那農民怎麼辦?「就耕鋤,再種其他作物啊!」有些農民不忍心,就自己找工人採收,透過農民團體走共同運銷,送進各大拍賣市場。
黃章榮也坦言,確實有不肖盤商,低價收購或是契作不收,連有些長期配合的盤商也突然不收菜。不過他強調,「這種情形之前蠻多,但最近這幾年慢慢減少,」願意跟農民建立信任基礎的盤商還是佔多數。「盤商跟農民綁在一起,農民死我也難過,農民賺我們才有得賺,我們跟農民穿同條褲子。」
雲林曾姓盤商則不諱言指出,「去年很多契作毀約的狀況,盤商砍越多菜、賠越多,」索性訂金付完就不收菜。他還觀察到,去年狀況很反常,照理來說高山高麗菜在十二月前會完全結束,但到一月還是有許多高山高麗菜。「就是盤商跑去宜蘭契作第三期,想要拚輸贏。」於是本就超量種植的平地高麗菜,加上多種了一期的高山高麗菜,加劇崩盤。
盤商怎麼賭,牽動市場價格走向,年年上演的產銷失衡,正是因為高麗菜背後的高報酬率與投機心理。若碰上盤商毀約、跑路,農民走投無路,只能依靠政府出手補助。隔年,又捲土重來,賭桌一擺,再度上演同樣的劇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