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清 烏魚養殖八大爭議

烏魚是我國唯一一種仍在使用雌激素的養殖魚種,儘管法規不允許,但過去政府默許、民間普遍使用。今年一月漁業署宣告禁令,並未解決問題,反引來更多爭議。上下游整理八大爭議焦點,一文釐清各界問題。同時,上下游遍訪產官學研與公民團體,八篇文章呈現八種觀點,請記得繼續閱讀,並且投票表示意見

文章目錄

爭議1:雌激素用在烏魚,有檢驗到殘留嗎?如果沒有,應該就可以使用?

漁業署表示,今年二月底前抽樣養殖烏魚卵、養殖烏魚殼(去卵魚體)與養殖池池水,結果均未檢出異常,希望民眾無需擔心。99年和103年則有委託專家抽驗烏魚子,結果與天然烏魚子無明顯差異。

不過仔細看最新檢驗結果,發現烏魚卵11個樣本中竟有6個「未檢測」,漁業署說明,因為採樣的烏魚剖開並沒有卵,所以無法檢測。至於99年和103年的報告,漁業署表示只能提供結果,不便提供完整報告。

有專家表示,雌激素的型態非常多種,漁業署所驗的和飼料廠添加的是一樣的東西嗎?因為飼料成分不透明,漁業署坦承檢驗項目可能還不夠全面,必須等學者研究清楚各種天然與合成雌激素在魚體內的代謝情形,才能更精準把關。

台大學者羅秀婉認為,雌激素只要極微量(pg~ng∕ml)就會對生物產生影響,且雌激素之受體不只位於生殖腺,還有腦部、肝臟、肌肉骨骼、免疫系統等多處,雖然作用完了會排出體外,但作用已經發生,最後測不測得到,已非關鍵。

海大校長張清風也指出,「重要的不是含量檢測,是生物效應的問題。」即使微量測不出,但累積時間長,仍構成生物風險。而且雌激素進入魚體會改變型態,途徑複雜,不能光靠檢驗。

海大教授孫寶年則持不同觀點,認為雌激素只需要微量就可促使烏魚變雌,不必過於擔心。她建議可以限制性的使用,但需深入調查研究,分析風險。

爭議2:漁民使用雌激素行之有年,漁業署突然禁用,有沒有配套措施?

漁業署主任秘書繆自昌強調,飼料中絕對不得添加雌激素。未來將漸進式輔導漁民,在第二年、第三年不要再使用雌激素,以確保上市安全。而第一年,將研議是否在獸醫師允許的情況下,與防檢局協商修改動物用藥管理法,作為解套方式。

但在協商結果尚未出來之前,漁民仍不得使用雌激素養殖烏魚。另一方面,漁業署已請各研究單位合作進行雌激素之代謝殘留試驗,作為往後執法重要依據。

至於去年已使用過雌激素之烏魚,繆自昌表示,漁業署也會去市面上抽查,殘留量在環境背景值內仍可上市。

爭議3:這種養殖技術是以前學者研究出來的,怎會有問題?為何會不合法?

我國法規從未允許雌激素添加在飼料中或作為水產動物用藥,故而只要使用就是違法。但學者當年只想發展新技術來幫助漁民,並未多考慮到法規的問題。論文發表後,飼料廠依樣自行添加,但經過多年,配方與用法可能已異於學者研究,但因不合法,飼料廠從未公開。

孫寶年說,當年確實有與飼料廠合作製造含有雌激素的飼料,但並未技術移轉或授權。「他們看到論文就可以自己用我們的方法配製了。」因為後來就與業界脫離,也沒有去申請變更飼料添加物或動物用藥的法規。

另一位也參與這項技術研究的海大水產養殖系教授沈士新則表示,「法規規定不能用,就是不能用。」他回顧,當初技術發展出來,他並未對外推廣,也沒有去建議官方修改法規。是飼料廠看到論文,自行添加。

「但是這東西隨便加都不對,吃多久他們也不知道。」他表示,不是吃了雌激素就有收成,還有後續一系列的管理,倘若不當使用,魚會生病。他就曾聽聞過飼料廠因此而被漁民告上法院。

沈士新指出,如果按照他們當年作法,烏魚養三年之後,真的是沒有殘留。但是飼料廠的配方是什麼東西,他並不知道,也無法保證。

爭議4:聽說雌激素很貴,漁民真的有用嗎?實際上到底怎麼操作?

上下游訪問北中南各地漁民,漁民實際投放方式因人而異,而這差異又來自飼料廠業務的指示,而非專業判斷。倒是有件事情,漁民異口同聲,那就是他們皆不清楚飼料廠所用的雌激素到底是哪一種,也不知道其添加的含量,「那是飼料廠的秘方。」

新竹地區有漁民的作法是,「一般通常是魚6個月的時候用,吃1個月的雌激素飼料,體重半斤就吃半斤飼料。如果第一年用,吃1個月就夠了。第二年才吃的話,可能要吃2個月,因為比較大隻。」

雲林地區有漁民的作法是,「大概清明節左右開始,大概魚6個月大的時候,餵1-3個月。」

嘉義地區有漁民作法是,「魚1年2個月大的時候,餵3個月。」

台南地區有漁民作法是,「第一年吃1-2個月,第二年再吃1-2個月。」

由上簡單調查即可知,漁民的操作方法,和當年學者所研究的方法,很難畫上等號。

爭議5:如果漁民有使用雌激素飼料,為什麼漁業署都查不到?

漁業署明令要加強查緝飼料,目前為止都沒有查到違規案例。漁業署表示,他們查的都是有牌照的合法工廠。但根據漁民說法,「大廠現在大多沒在賣了,但是合法的沒有做,變非法的地下工廠在做。」

為查證此點,記者實際打電話到南部某家飼料廠,表明要買烏魚飼料,業務人員表示,他們公司已經沒有在做「變性料」了,因為現在政府都會來查,如果真的要買,可以問問看某處「無牌」的飼料小廠。驗證漁民所言非虛。

一位自飼料工廠退休的謝姓主管說,台灣現在有做這種飼料的,大概剩四、五間而已。他詳細解釋,業者都是做一做馬上送走,不敢留庫存,怕被抓到。這種飼料經常用空白袋子包裝,或以不同顏色或記號區分。

謝姓主管也表示,雌激素都是從國外進口,美國的藥廠很早就有做,中國大陸也有在做,「大陸的比較危險,有時候變不過去。變不過,飼料廠要賠錢的。」

由此可知,雌激素加入飼料長期處於違法狀態,政府抓不到,漁民卻可輕易買到。但飼料中內含之雌激素種類、來源全然未受控管,少數漁民冒險使用「無牌」工廠的產品,安全和品質全無保障。

爭議6:既然雌激素禁用,有什麼替代方法?以後只能養出雌雄比1:1的烏魚?

不用雌激素,漁民自有方法。新竹竹北拔仔窟產銷班班長郭宮寶認為,其實禁用雌激素影響不會太大,因為「養烏魚每年都要換池,利用換池的機會把牠挑出來就好了。」這個作法就是利用人工篩選,也就是所謂「分雌」。因為母魚體型較大,漁民若將大魚挑出繼續飼養,母魚比例就會變高。換池篩選的時間,就差不多是這個時節。

新竹區漁會常務監事許順隆就試過不使用雌激素,養了一年以後以人工篩選,最後有八成多的機率是母烏。公魚就賣到魚市場去。他表示,成本會高一點,但不是不能做。

雲林口湖青年漁民李沅晟多年不用雌激素,強調飼養密度和營養控制,他的心得是:密度低、環境空間大,再使用較營養的飼料,如此一來,魚就大得快,母魚比例就會提高。

這也正好符合水產試驗所的專家建議:只要放養密度低(如3-4千尾∕公頃),維持良好養殖環境,投餵優質配合飼料,並佐以人工篩選 (當年烏於農曆年後至清明期間進行,在單一品系下,雌烏體型明顯較雄烏大),至3年收獲時,通常有8成以上為雌烏,且卵質優良。

爭議7:可是天然養殖會讓成本增加,烏魚產業還能做下去嗎?

水試所專家們認為,回歸天然養殖必須改變觀念,除了備受矚目的烏魚子,其實魚肉與烏魚鰾(雄魚精囊)也有它的經濟價值,並非如想像中無用。

湧升海洋近三年來的嘗試,便證明不使用雌激素,邁向「全魚利用」,是一個可行的未來方向。總經理徐承堉指出重點,「就是烏魚的肉必須要賣到比較好的價錢。」他認為,想辦法提昇魚肉品質,不僅可減少食物浪費,也會提高國人對於烏魚整個產業的重視,而不僅僅著眼於烏魚子而已。

「以我們這次生產的經驗,發現仍然是可以獲利的,」徐承堉肯定地說。他也分析外銷市場,認為現在有中國大陸以低價競爭,說不定台灣改用天然方式養殖,反而能區隔市場。

爭議8:水產養殖使用雌激素這麼微量,會影響生態環境嗎?

台大漁科所教授韓玉山根據多篇文獻指出,雌激素包含各種天然與化學合成的衍生物,極微量就可能導致水生生物改變性別。而強效的合成雌激素如炔雌醇,降解時間約是正常雌二醇的10倍(Jürgens et al., 2002),若添加在飼料中隨排放廢水流出,對自然生態潛在危害更大。

水域生態學專家中興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林幸助也認為,水產養殖使用荷爾蒙藥物,在先進國家都規範得很嚴格,「水一定要經過檢測才能排到外面。」

公民團體消基會和主婦聯盟基金會也不約而同強調,除了檢測魚體殘留,還要確保對環境無虞,政府應做深入評估。

根據歐盟水產研究單位Reprofish的資料,歐盟已禁止水產養殖使用性荷爾蒙(唯一例外請見水試所篇),並呼籲科學家應增進對魚類性別分化各種影響因子的了解,發展出更有效、讓環境更永續的性別控制方法,以避免性荷爾蒙的使用。

 目前台灣的水產養殖,只有烏魚這個魚種,面臨要不要使用性荷爾蒙的兩難。過去雖禁用但未嚴格執行,如今是要維持禁用?還是走向開放?希望各位讀者在閱讀本系列專題報導之後,也能發表個人意見,一起參與上下游發起的討論與投票

請繼續閱讀八種觀點,並參與投票,一起關心台灣烏魚產業!

留言與回應

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