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越南現場》大海上的年輕海戰士,拚第一桶金

2018 年,台灣最大牡蠣盤商坐上越南的國內班機,往下俯瞰一望無際的海域,星羅遍布養殖蚵棚,生意人的精準嗅覺,讓他成為台灣最大的越南牡蠣進口商。

越南雖是全球重要的水產出口國,但牡蠣原非當地的重點水產。15 年前,台灣人將牡蠣養殖技術引進北越,來自台灣的訂單成了北越牡蠣產業的第一桶金,台灣也成了越南牡蠣目前最主要的輸出國。

《上下游》決定走進盤商的視角,記者與台灣水產專家共同前往越南,直擊這位「強敵」的真實面貌。以下三個章節,我們分別就越南牡蠣養殖、加工及蚵苗等面向進行採訪,深入探討越南的崛起與壯大之路。

越南蚵農以海為家,投資牡蠣產業。(攝影/劉子正)

下龍灣雲頓「牡蠣之都」,一眼望不盡

北越的世界自然遺產下龍灣以特殊的喀斯特石灰地形著稱,近 2000 個或大或小的島嶼不僅形成瑰麗絕美的自然景觀,也是海上漁業的天然屏障。

碧水微瀾的清澈海域則是孕育牡蠣的搖籃,賦予這裡的牡蠣絕佳的成長條件。其中廣寧省(Quảng Ninh) 白子龍灣(Bái Tử Long Bay)沿岸的雲頓 (Vân Dồn) 和潭河(Tán Hé)為主要產地。

雲頓市有越南「牡蠣之都」的名號,擁有超過 4300 公頃的海面和潮灘,非常適合養殖牡蠣。該省自 2012 年起逐漸擴大養殖面積,據估計年產量達 5 至 7 萬公噸(帶殼牡蠣,非蚵肉)。

記者從距離下龍市約一小時車程的雲頓碼頭出發,快艇沿著海岸線往北開,沿途經過好幾處一眼望不盡的牡蠣養殖區,成行成伍排列的浮筒和延繩彷彿編織出一張巨大的網,牢牢貼覆在海面。

每一串浮筒下都承載著正在成長的牡蠣,整片海洋為牡蠣孕育豐饒的生命力,畫面極為壯闊。

北越牡蠣養殖場景壯闊,海灣內的小島形成天然屏障。(攝影/劉子正)

海上平台大投資,獲利豐厚

船程約 20 分鐘,記者來到強哥 (Manh)的海上平台。從平台望去,一眼看不盡強哥的養殖範圍。

強哥原是牡蠣盤商,因為看好牡蠣前景,五年前開始「下海」,在 30 名年輕員工的協助下,牡蠣一年四季供應,自成一個小小的漁業王國。

除了建平台、買漁船外,基椿、浮球、沿繩等養殖基礎設施也花費甚鉅,他說幾年下來陸續投資約 150 億越南盾(約 1900 萬台幣)。記者看到平台上堆放著上百根木椿,顯然強哥還有擴建的計畫。

雖然有蚵農一養上千條,不過在多數蚵農只養殖 200 條的前提下,強哥的 600 條牡蠣讓他在雲頓屬於「前段班」,他大方分享,「每年可賺 20 至 30 億越南盾」(約 250 至 380 萬台幣)。

強哥從牡蠣盤商轉為養殖戶,台灣穩定的訂單讓他敢於大手筆投資。(攝影/劉子正)

蚵農住在船屋,身家全壓在海上

台灣蚵農每天開船到蚵棚工作然後返家,但越南的蚵農不同,他們「以海為家」。

平台橫杆吊掛的衣服隨風搖擺,船屋內傳來炒菜的香氣,保麗龍箱內堆滿了豬肉,發電機啟動的風扇發出嗡嗡的聲響,五感所及都像個尋常家庭該有的氣息。

記者在另一個海上船屋看到稚童嬉遊,搖籃中還有嗷嗷待哺的嬰孩,他們舉家搬遷、以身守護,把全部的身家,壓在這一片海域上。

強哥以海為家,身家財產全押在養殖牡蠣上。(攝影/劉子正)
強哥的平台上有許多木椿,顯然還有擴建牡蠣養殖場域的計畫。(攝影/劉子正)

越南以延繩養殖牡蠣,八個月可以收成

雲頓海域水質澄澈,目視便可看到一串串平掛的牡蠣。強哥提到,原先採用垂直吊掛,但他發現海平面以下 80 至 100 公分的浮游生物最多,垂吊養殖會造成上層的牡蠣肥、下層的牡蠣瘦,後來便全部改為平掛式養殖,下苗後約八個月可以收成。

與台灣本島的蚵架、蚵棚不同,越南養殖牡蠣以延繩為主。100、200、300 公尺長的延繩綁著塑膠浮球,在海面上整齊排列。

記者在強哥的養殖場域內看到員工兩兩一組,坐在簡陋的浮台上,將蚵串綁在延繩兩端,間隔約 20 公分。由於海面空間寬敞,漁民一般在一公頃內只會掛養 7、8 條,密度降低不只減少疫病的傳染,也讓牡蠣吸收更多營養。

北越牡蠣養殖以延繩平掛為主,海域寬闊,讓他們得以降低養殖密度。(攝影/劉子正)

雲頓農業官員:七成牡蠣出口台灣

雲頓市政府農業與農村發展處副處長何文寧(音譯,Hà Văn Ninh) 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雲頓養殖牡蠣雖然時日不短,但過去養殖規模不大,近年才在政府的規劃下擴大經營。

目前雲頓已有1400 個養殖戶,面積近 5000 公頃。廣寧省的其他縣市也有牡蠣產業,但規模都無法跟雲頓看齊。

何文寧表示,雲頓養殖的牡蠣雖然也出口到中國、泰國、寮國、柬埔寨等國家,但約有七成出口到台灣。他強調牡蠣出口商會依照進口國的標準跟要求,調整牡蠣出口條件,產業極富彈性。

何文寧說明,牡蠣是濾食性動物,只要有優良的海洋環境便可以養殖,因此越南政府才會大力支持。

雲頓農業官員何文寧指出,越南政府全力支持牡蠣產業。(攝影/陳以嘉)

澎湖水試所協助越南建立牡蠣產業

雲頓牡蠣養殖從早先運用竹竿,到後來垂吊,如今幾乎全面改用延繩、將牡蠣橫掛在海中,「這也是操作最容易、成本最低廉的養殖方法」。這番成本低廉又好操作的牡蠣養殖,事實上也來自台灣。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漁業輔導科長陳銓汶指出,大約七、八年前,北越廣寧省副省長曾帶隊到澎湖參訪,澎湖水試所也前往越南協助他們建立牡蠣養殖產業,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越南牡蠣多以類似澎湖的延繩、而非台灣西海岸的蚵棚來養殖。

記者採訪當天,強哥載著蚵苗準備掛養在海域。(攝影/劉子正)

台灣移工返鄉養牡蠣,「台灣錢好賺」

潭河與雲頓距離一小時車程,這裡是北越另一個牡蠣養殖重鎮。

阮家姐弟的牡蠣養在潭河,因為才剛起步,目前僅養殖了 200 條,不過姐弟仨人雄心萬丈,他們抓住時代的機遇,從門外漢變成養殖戶。之所以踏入牡蠣產業,「因為看到台灣的市場」,阮氏常說得直白。

阮氏常曾是台灣移工,她拉著弟弟阮文亨(40 歲)和阮文豐(33 歲)一起在台灣工廠上班,後來姐弟在台中經營美甲、刺青,從打工族變成小老闆,比多數越南移工更有生意頭腦。

阮氏常認識了北越最大的水產加工廠「廣寧水產公司」後,得知他們正在契養牡蠣。姐弟仨人盤算,認為頗有前途,於是返回家鄉,又是貸款建設、又是上課學習,要從平地一步步築起萬丈高樓。

阮文豐並透露,像他這樣貸款養殖牡蠣的年輕人並不罕見,「我們覺得台灣的(牡蠣)錢滿好賺的」。

阮氏常(後排中)與家人共同投入牡蠣養殖。(攝影/劉子正)

利潤高、回收快,牡蠣產業吸引年輕人投入

記者到訪時,阮家的養殖場一邊在下蚵苗,一邊在採收牡蠣,兩艘膠筏上擠滿了綁蚵串、清理牡蠣的漁工,雖然為了防曬都包頭包臉,但仍舊看得出來他們皆是年輕人。

事實上,包括記者搭乘船隻的船長、碼頭工人、剖蚵工,都是年輕世代,迥異於台灣蚵鄉的高齡人口分布,年輕的勞動人力正是越南水產養殖的優勢。

阮氏常分析,一條牡蠣延繩的成本約台幣 3 萬元,只要風調雨順,平均可收成 7 噸牡蠣,如果蚵肉夠重,第一年不只能回本,還能賺到第二年的蚵苗錢,等於隔年起就只有人事成本而已,「利潤非常好」。

越南牡蠣採收後,在膠筏上進行簡單的整理。(攝影/劉子正)
越南勞動人口非常年輕,照片中的女工正在串蚵殼,為養殖牡蠣作準備。(攝影/劉子正)

台灣牡蠣產業可敬、可畏的對手

台灣訂單滾滾而來,年輕人養牡蠣賺人生第一桶金的故事不脛而走,成了漁村間人人傳誦的「致富秘笈」。

有企圖心的年輕人彷彿抓住了改變命運的鑰匙,紛紛投身養牡蠣賣台灣的成功捷徑,北越海岸線不僅養殖了牡蠣,也激發了無數賺錢的夢想。

越南人拚搏的鬥志和旺盛的欲圖讓他們成為可敬、甚至可畏的競爭對手,今年 9 月摩羯颱風橫掃北越,越南30 年來最大的颱風讓蚵農損失慘重。

正在台灣蚵農覺得可以稍微喘一口氣、今年不會再有越南牡蠣進口之時,不甘損失的越南蚵農竟然在風災過後以簡陋的潛水設備潛入海中撿撈掉落的牡蠣與資材,當月出口台灣的牡蠣數量雖然不如過往,但也未曾歸零。

阮氏常表示,風災折損,越南政府不會給予救助,要重新站起來得憑自己的力量。正是這種只能往前衝、沒有回頭路的決心,讓越南的年輕蚵農不僅迅速重振旗鼓,還在最艱難的環境下持續供應台灣市場,拚命的精神讓人不得不佩服。

雲頓碼頭牡蠣上岸後便秤重計價,與台灣以「簍」計價不同。(攝影/劉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