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是高度分工的產業,前端養殖決定了牡蠣的肥瘦、大小與供應穩定度,後端的剖殼、保鮮、加工,則決定了商品價值和市場規模。
作為牡蠣養殖國,越南或許是個新手,但談到加工,全球少有國家能與越南匹敵。數十年來,越南由國外進口冷凍原料,加工後再外銷,是全球第五大水產出口國。
在嗅到牡蠣商機後,原有的水產加工業者強勢進場,他們有豐厚的資金向漁民契養,動輒數千萬投資的加工廠房、先進設備,加上便宜充足的勞動力,不但輕鬆拿下台灣牡蠣訂單,更瞄準全球牡蠣市場,準備攻城掠地。
SeaGold 牡蠣從採收到台灣,不超過 36 小時
換上防塵衣、戴上防塵帽,更換雨鞋後還得走過消毒池,記者才能夠進入 SeaGold 牡蠣加工廠。高規格的衛生要求不只針對來訪的賓客,也是工廠員工每天的日常。
SeaGold 是出口台灣主要的牡蠣加工廠,地點在北越廣寧省(Quảng Ninh)潭河縣 (Đầm Hà) 的河邊,工廠後門便是上貨碼頭,漁船可直接從養殖海域開至後門,牡蠣先拉進洗蚵區,再依序進入剖蚵區、清洗蚵肉與包裝區,空間與動線設計合宜。
記者到訪時,當天正在處理台灣訂單。老闆范清豪 (音譯,Phạm Thanh Hảo) 表示,早上採收牡蠣後,立刻送到工廠剖蚵,再以 2 斤一袋、12 袋一箱來包裝。
這張訂單合計 300 箱,依照台灣客戶要求的重量包裝,「(牡蠣)從離開水面到(蚵肉)抵達台灣,可能不會超過 36 小時」,他自豪地說。
水產加工家族第二代,鎖定牡蠣擴廠
約莫 40 歲的范清豪,是越南水產加工家族的第二代,同時身兼國營事業「越南海鮮出口公司」的海防(Hải Phòng)場管理者,前幾年,他與朋友合資開設了 SeaGold 加工廠,專攻牡蠣經營。
原本牡蠣加工廠也設在北越第三大城海防,不過海防現代化的速度太高,人工成本不只節節高升,也開始出現缺工狀況。他將工廠遷至更北邊的潭河,更靠近牡蠣養殖區。符合 HACCP 規範的新廠中,光是剖蚵人手就有上百人,是當地頗為成功的企業。
范清豪曾至台灣、日本、中國等牡蠣生產國參訪學習,目前還與越南芽莊大學的教授合作,打算投資蚵苗生產。台灣訂單佔 SeaGold 營業額約五成,其他出口國包括菲律賓、泰國、柬埔寨,近日也有日本企業前來接洽,預計今年開始供應「冷凍的裹粉牡蠣」給日本市場。
上百位員工剖蚵,穿防塵衣帽低溫空調
記者隨范清豪進入剖蚵區,上百位身著防塵衣帽的員工圍坐在十幾張堆滿牡蠣的矮桌上,專心剖蚵。整個區域都以空調維持低溫,環境密閉。員工們將剖出的蚵肉放在水盆中,連同自己的「號碼牌」一併交到下一區去,準備清洗、包裝。號碼牌是為了計算工資,手腳愈快的人就能賺得愈多。
剖好的蚵肉送到包裝區後,以鹹度 28 度、 16 °C 的清水清洗兩次,便可秤重分裝。一袋袋的蚵肉放在碎冰中保鮮,維持 0 °C 直至隔日。每日早上 7 點,卡車會將冰鮮牡蠣送往河內機場,下午 4 點就可抵達台灣。
對品質有信心,不願被混充成台灣牡蠣
范清豪指出,種種硬體投資都是為了符合台灣的規範。他除了取得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發給的食品安全證書,證明每批出口牡蠣的食安條件都受到控制,每個月還會自費採集三次水樣進行檢驗,確保養殖水質未受污染。
出口到台灣的越南牡蠣,自 2020 年至今,於邊境共有 19 批檢驗不合格,其中驗出諾羅病毒 14 件、A 肝病毒 1 件、重金屬超標 4 件,讓台灣消費者對越南牡蠣缺乏信心。
「我不知道為什麼台灣會檢驗出越南牡蠣含有重金屬」,范清豪直言,加工環境符合 HACCP,養殖水域也沒有污染情況,他不清楚別人如何養殖,但 SeaGold 的牡蠣不曾在邊境被驗出問題。
對於台灣盤商將越南與台灣牡蠣混充一事,他也略感委屈,因為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他呼籲越南政府與台灣協商,杜絕混充情況,讓越南牡蠣能以自己的名號出現在台灣消費市場。
國營事業轉型,廣寧牡蠣佔輸台45%
下龍市的廣寧水產貿易公司原是國營事業,2000 年後慢慢從半民營轉至如今百分之百民營。該公司的水產加工事業相當龐大,牡蠣加工僅佔不到 10%。
董事長杜廣桑(音譯,Đỗ Quang Sáng)是退役將軍,他向記者表示,廣寧省共有四家合格的牡蠣出口商經營台灣市場,廣寧水產目前是輸台數量冠軍。
他也補充,由於台灣市場日益擴大,越南政府正在劃設更多外海的漁業權,鼓勵蚵農投入養殖的行列。
經理阿亮翻開報表分析,公司出口台灣的牡蠣數量分別為:2020 年 1234 公噸、2021 年 501 公噸、2022 年 1306 公噸、2023 年 1803 公噸,2024 年光是 1 月至 5 月,就已經累積 1535 公噸,數量有與日俱增之勢。
以 2023 年越南出口台灣總量 3937 公噸來計算,廣寧水產就佔了 45%。
阿亮也攤出一整本檢驗報告,任由記者翻閱。厚厚一疊報告書中,僅有幾張不合格的狀況。阿亮表示,檢驗就是為了找出不合格者,這些產品不會跨出越南國門。同時,與廣寧合作的蚵民都經過嚴格挑選,養殖品質不到位的都會被淘汰。
加嚴把關,不希望混充牡蠣,影響商譽
廠長吳光輝(音譯,Wú Guāng Huī)帶領記者參觀工廠,由於廣寧加工各種水產品,沒有牡蠣開剖時、也有其他海鮮需要處理,因此剖蚵不以蚵肉重量計薪,員工的月薪為 1200 萬越南盾(約台幣 15000 元),除薪資外還有勞工保險。
同時,剖蚵的工作桌也要殺魚、片魚,因此桌面較高,員工需站著剖蚵。吳光輝也補充,「牡蠣離地面較遠,比較乾淨」。
吳光輝指出,工廠完全配合台灣政府的法規,除了有各種出口登記文件外,自 2023 年 2 月起還提高自主檢驗次數,從每十批變成每兩批牡蠣便送驗一次,加嚴把關。他希望台灣商人不要再混充越南牡蠣,「會把不是我們的問題算到我們頭上」。
急速冷凍牡蠣,可保品質拉長效期
除了生鮮牡蠣外,廣寧水產也出口冷凍牡蠣。牡蠣在 20 分鐘內就能降溫至-20 °C,除了出口至台灣,也外銷至歐盟諸國。
一台 IQF (Individual Quick Freezing) 機器要價台幣千萬元,且一經開動、一天要處理十幾噸的量才划算。越南牡蠣粒頭大,且數量夠多,十分適合冷凍加工,讓商品效期更長,市場也更擴大。
除了上述兩家高規格的牡蠣加工廠,記者也走訪潭河市區路邊傳統的剖蚵場域,氣候炎熱的開放空間中蚊蠅飛舞,食安條件的確不佳。
當地蚵農指出,路邊剖出的蚵肉或是當地消費、或是出口去泰國,「不會販售到台灣」,然而是否有盤商採購進口至台灣?實情難以確認。
SeaGold 合夥人楊雅婷私下表示,因為台灣市場大開,不時就有新的盤商進場,採買較劣質的牡蠣,或與不符合食安規範的加工場合作,才會出現違反台灣規定的情況。
牡蠣加工產品多元,牡蠣肉鬆讓人驚訝
除了生鮮牡蠣,越南也開展多元的牡蠣加工產品。記者拜訪雲頓的水產加工廠雙蠔與 Bavabi,雙蠔總經理何坤吉表示,公司以產地直營的第一手價格,生產牡蠣酥脆餅(類似蝦皮、油炸後會膨脹)、牡蠣貝柱醬及牡蠣水晶餃等即食調理食品,除了在越南上市,也設法打通台灣及其他國家的市場。
Bavabi 同樣掌握養殖到加工的所有環節,經理吳氏清花(音譯,Vũ thị thanh hòa)指出,Bavabi 以生產和加工牡蠣相關產品為主業,包括冷凍牡蠣以及牡蠣肉鬆 (Ruốc Hàu)。
牡蠣含水量高,Bavabi 卻將它乾燥製成肉鬆粉,不僅延長保存期限,也開拓多元市場。除了 Bavabi,在網站上查找 Ruốc Hàu,有好幾家販售牡蠣肉鬆的商家。對照台灣牡蠣「生食都無夠」,越南牡蠣卻多到「有通好曝乾」,該國牡蠣產量之充足,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