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圖文故事】牡蠣的旅程:從大海到餐桌

台灣人的餐桌上少不了牡蠣,從蚵仔煎到蚵仔麵線,蚵仔鮮甜的海味早已成為國人熱愛的經典滋味。牡蠣是西海岸漁村的經濟命脈,養殖面積位居全台養殖漁業第二名,產值高達 41 億元

根據 2023 年漁業統計, 全台牡蠣養殖申報總戶數為 2170 戶。牡蠣產業牽繫著數萬漁村居民的生活,也撐托著市場攤商、餐廳、小吃攤老闆們的生計。

台灣牡蠣產業就像一場需要合作無間的接力賽,大海中的蚵寶寶歷經養成、採收、剖肉、加工、包裝,才能來到國人的餐桌。半個世紀來,產業上下游的關鍵環節由不同人力擔綱、在不同縣市完成,環環相扣,接力的每一棒都決定著下一步的運作,甚至整個產業鏈的成敗。

蚵村勤勞的人們不畏風浪,在海面顛簸的蚵棚上從事粗重的體力活。岸上的剖蚵大隊則握著粗礪的蚵殼,一粒粒撬開取肉,每一粒牡蠣都得之不易。

跑了半個世紀的牡蠣接力賽,如今面對內憂外患,每個環節都遭逢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深入探討前,《上下游》先為您導覽牡蠣由大海來到餐桌的旅程,之後再逐一篇章探討產業上下游需一起面對的考驗。

01

主角

蚵寶寶

照顧者

蚵苗農

蚵寶寶生長在大海中,但是「大海撈苗」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要先蓋房子,讓蚵寶寶有地方住。

蚵苗農會在蚵殼上打洞、串成一條,下海綁在蚵架上,讓寶寶附著在蚵殼上,長成蚵苗,一點一點像極了芝麻。

我是蚵寶寶

等到蚵苗長出如半個指甲大小的薄片時,就可以採收。漁民將牠們從海中撈起,在港岸邊吊上卡車,交給台南、嘉義、澎湖的蚵農,進行下一棒的養殖。

下海綁蚵殼串

蚵寶寶已經附著在蚵殼上

蚵苗農採收蚵苗

02

主角

牡蠣

照顧者

蚵農

蚵苗農友的下一棒,是養殖牡蠣的蚵農。蚵苗運抵後,蚵農趕忙將蚵串綁在海中蚵棚或潮間帶的蚵架上,讓小小牡蠣重返海中呼吸生長。

漁民需經常巡視,看蚵架有沒有綁好,牠們在海裡住得好嗎?大概六至八個月後,牠們就會長成頭好壯壯的牡蠣。

蚵農帶著蚵苗下海,開始養殖

採收牡蠣是個體力活,蚵農在湧浪中行走於蚵棚上,平衡感驚人。他們以利刃割斷蚵索、順勢拉起蚵串,再將長長的蚵串盤旋置入簍中、將蚵簍搬至漁船上。

一串牡蠣動輒五公斤重,一個蚵棚掛了幾百條,而且每次出海通常也不會只收成一個蚵棚,一天下來或許得搬運十噸重的蚵串,工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採收後的牡蠣直接放進洗蚵機中

03

主角

蚵肉

發號施令

盤商

從大海到岸邊,是漁民的工作,上岸開始,就由產地的大盤商發號施令,逐一完成前往國人餐桌的各個步驟。

盤商派卡車在漁港載走牡蠣後,第一站要先讓牡蠣吐沙,大家才能吃到乾淨的牡蠣;接著就要去殼剖肉。

剖蚵人的生財工具只有一支「蚵鋟(tshím)(剖蚵刀)」,他們將鋟仔插入牡蠣殼的間隙後,撬開蚵殼、切斷閉殼肌、取出蚵肉,動作快的 10 秒鐘可以開一顆。

剖蚵工時自由、而且在自家門口就能工作,因而成為許多蚵村婦女兼顧家庭與打工收入的選項。在日常開銷有限的漁村,剖蚵一天能賺一、兩千元,且終年都有工作機會,真的是「一支蚵鋟就可以養一口灶的人」。

剖好的蚵肉當天秤重、結算薪酬,秤桿跟瀝水的秤篩都是古董。

剖好的蚵肉,來到產地的最後一站:加工廠。

蚵肉清洗後,便依客戶需求包裝。一袋袋牡蠣放在保麗龍箱中,由卡車運送至全國的批發市場或餐廳,完成牡蠣到餐桌的最後一哩路。

04

主角

蚵仔煎等美食

料理品嚐

消費者

蚵仔由大海來到消費地,交給市場裡的盤商,再批發給零售通路或市場小販,讓消費者享受美味的海滋味。

台北華江橋的蚵仔埕,一箱箱保麗龍內裝的多半都是牡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