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民靠天吃飯,既享受日光雨水的恩澤,也無可避免地承擔自然災害的風險。在颱風、極端氣候及蟲害病毒的夾擊下,台灣牡蠣產業經營愈來愈辛苦。
颱風帶來的巨浪毀損蚵棚、牡蠣四散,東北季風則刺激牡蠣排精排卵、變得消瘦。澎湖、台南的蚵農又受困於扁蟲與類馬爾太蟲的侵襲,導致生長不良甚至大規模死亡。這些難題都讓台灣牡蠣產量不穩或不夠肥潤,皆是產業發展的硬傷。
面對這些挑戰,業界與學者正積極尋求應對之道,不論是改變養殖模式,抑或養殖「三倍體」等,各種可能性亟需官方資源投入研究。
牡蠣最怕颱風掃,蚵棚疊疊樂、錨錠海底撈
七月的凱米颱風,讓牡蠣產業受損達 3.2 億元。記者在颱風後前進災區,歪斜的蚵架上只剩下寥寥無幾的蚵串;倖存的牡蠣也因風浪雨水刺激,自然地排出精、卵進行繁殖,原本肥美的蚵腹立即消風,蚵農的心血全都打水漂。
記者隨漁民出海,發現固定蚵棚的蚵索被颱風扯斷,蚵棚四處漂流、彼此碰撞,不少蚵棚「爬上」其他蚵棚,宛如蚵棚疊疊樂;有些蚵棚甚至被吹上陸地,不論沙灘、堤防甚至漁港都有許多「陸上行舟」的蚵棚,一個蚵棚造價上萬元,出走的蚵棚讓蚵農心中淌血。
一個蚵棚原本靠三個錨錠固定在海底,蚵索被扯斷後,無主的錨錠也讓蚵農們開始「海底撈」,因為一個錨錠要價七、八千元,是蚵農重要的資產,只是錨錠動輒七、八十公斤,蚵農和移工們合力拉著錨錠,猶如在跟大海拔河一樣。
風災過後,蚵農得面對沉重的修復費用和收成損失,牡蠣怕颱風,正是台灣蚵農長期以來無法逃避的宿命,也讓本已艱辛的養殖工作更加難上加難。
澎湖牡蠣養愈多,扁蟲就愈多
澎湖的蚵農也面臨海洋環境日益惡化的挑戰,過往箱網養殖會有許多富養分的「副產品」,如今箱網養殖數量減少,海洋中的有機質供應也隨之減少。然而,養殖密度卻沒有隨之調整,導致同樣面積下的養分不足。與此同時,澎湖牡蠣還遭遇蟲害危機。
澎湖海域扁蟲危害嚴重,牠們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讓牡蠣開閉殼頻率增加、方便牠們鑽入牡蠣殼內吞食蚵肉,還會利用空殼繼續產蛋。唯有洗「淡水澡」跟曬「日光浴」,才能讓牠們斃命。
只是澎湖與台灣本島一樣,有嚴重的缺工問題,蚵條從海中拉起、沖水、日曬、再掛回大海,無一不是需要勞力的工作,且每個月都需要進行。
缺工讓蚵農不得不「粗放」,但這反而造成扁蟲肆虐更加嚴重,蚵農吳耀朋表示,今年已經損失三、四成,「我還不是最慘的,聽說有五、六成蚵苗暴斃的」。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漁業輔導科長陳銓汶指出,扁蟲大爆發原因不明,有人說是氣候太熱、符合扁蟲的喜好;有人說是沒有下雨,導致海水鹽度產生變化;也有人將問題推給蚵苗,說是台西的環境出了狀況,但並無實據。
陳銓汶指出,這也顯示政府對牡蠣的基礎研究不足,漁業署並不看重牡蠣產業,才會無所作為。
台南:類馬爾太蟲「憑空出世」,蚵農認賠出場
台南地區牡蠣養殖也面臨嚴重的病毒危機,類馬爾太蟲(Marteilioides chungmuensis)侵入牡蠣體內,導致生長停滯和大量死亡,即便牡蠣存活,也會因為蚵肉「蜂巢化」(指蚵肉圓滾滾的肚子──生殖腺出現腫瘤團塊樣)賣相變差,失去市場價值。
病毒肆虐,蚵農以「近年台南牡蠣產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來形容。南泊區牡蠣產銷班班長黃俊郎是蚵四代,從曾祖父養殖牡蠣至今,從不曾看過這種現象,「有人損失 2/3,還有人已經跑路」,損失難以計算。
蚵農邱詩涵則指出,去年牡蠣的死亡率真的很高,有人說養太密才會感染類馬爾太蟲,但有些養得少的也會暴斃,漁民只能賭誰運氣好。她家從 120 棚減養至 80 棚,但只要一出船,光是五個人力的工資就要上萬元,負擔仍舊很重。
面對颱風解方之一:採用新式蚵棚
成大水工所海岸環境資源組副研究員張引認為,任何材質都難以完全抵擋風浪的侵襲,應該就蚵棚本身來改良。他接受台南市政府委託,研發新式蚵棚,藉由浮力調整蚵棚的高低,只要將浮筒灌滿海水或清空,浮棚就能潛入海底或浮升出海面。
蚵棚升出海面時,方便蚵農進行蚵串吊掛、清洗、汰弱及收成,蚵農可站立工作,較不易有職業傷害。同時,蚵棚升出海面還可以讓牡蠣定期曬太陽,減少蚵螺、病毒的危害。
而當惡劣海況將至,如颱風或季風強勁吹拂時,蚵棚也能下潛至海底,避開湧浪以保存蚵棚及牡蠣,既能減少蚵農的經濟損失,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重大發明。
張引曾找廠商粗估,一個新式蚵棚的售價約 30 萬元,不過只要躲過幾次颱風的損失、投資就划算。而且新式蚵棚使用年限至少 10 年,過去每年都要重新張羅蚵棚的麻煩事不會再重演,蚵農能夠省下不少費用。
張引並認為,不怕颱風的新蚵棚或許可以突破台南市禁養期的限制,讓蚵農一年四季都能夠養牡蠣,而雲林蚵苗農也可以藉由較簡易的新式蚵棚到外海去採集蚵苗。
可惜這個發明卻在委託案結束後留在「結案報告書」裡束之高閣,台南市政府沒有進一步的計畫,連張引興建的模擬蚵棚都堆在倉庫中蒙塵,無緣造福蚵農。
面對颱風解方之二:改用延繩養殖
徐承堉認為,水至柔也至剛,在海洋養殖時,對抗風浪是最不智的作為,能夠成功養殖通常都是「避風頭」。
早年台灣養殖技術都來自日本,日本也以海洋養殖為主,其中牡蠣養殖的技術也傳來台灣。由於鮮有颱風、又有內灣可以避風浪,日本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浮筏牡蠣養殖,高密度又省成本。
但是浮筏來到台灣後,禁不起颱風及東北季風肆虐,因此只能在有限的季節及地區採用。
近年來極端氣候及台灣國土流失問題,對牡蠣的養殖帶來越來越大的威脅及損害。
徐承堉表示,放眼全球的海洋養殖,對抗風浪的選擇多採用延繩。延繩是線,浮筏是面,受風面積差異極大;且線可以順風浪,面必須頂風浪,兩者的安全性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蟲害解方之一:引進「三倍體」苗
水試所所長張錦宜表示,去年在台南大爆發的類馬爾太蟲專門寄生在牡蠣的卵巢,除了在牡蠣成熟前採收外,目前沒有防治的方法。
水試所副研究員黃淑敏曾於 2023 年進行台南地區牡蠣感染類馬爾太蟲的研究,發現盛行率達 23.3%,比韓國的紀錄 15.2% 更高。其中死亡率最高的區域為台南南區及安平區,但同期在雲林及嘉義的牡蠣,盛行率則為 0%。
黃淑敏研判,類馬爾太蟲只會感染卵母細胞成熟的牡蠣,台南地區因為中蚵與新蚵養殖重疊,中蚵很可能已經帶原,新苗入海後便受到感染,等到隔年 4、5 月性成熟時,類馬爾太蟲發作,牡蠣便容易死亡。
她建議蚵農不要同一個蚵棚又掛中蚵、又掛新苗,最好等中蚵全部收成後,先有一小段空窗期,再放入新蚵為宜。
然而黃淑敏強調,「中蚵影響新蚵」也只是一種推測,她原本與蚵農約好今年要測試,沒想到康芮颱風把台南中蚵都掃光,只能待明年繼續驗證。黃淑敏也提到,今年在嘉義地區的監測也發現,類馬爾太蟲的盛行率明顯拉高,可能是今年雨水過多,刺激牡蠣排卵之故。
這個世界共通的疾病,讓各國改養沒有生殖腺的三倍體牡蠣。不過三倍體蚵苗需要利用人工苗來製造,但台灣技術尚未到位,別說三倍體,連一般人工苗的成本都還居高不下。
蟲害解方之二:減少牡蠣放養密度
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謝恆毅表示,野外的物種一般不會過度群聚,漁民的集約養殖違反生態條件,幫扁蟲打造「便捷」的進食環境。
就像農地有連作障礙時,就是要換一塊農地或是換一種作物,牡蠣養殖環境有限,無法隨意更換,最好的方式就是停養幾年。
然而陳銓汶指出,澎湖牡蠣產業每年有五、六億元的產值,讓漁民停養「根本行不通」。
學者:浮棚吊養應低於每平方公尺七條
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認為,養殖密度過高,導致病害加劇,澎湖的扁蟲和台南的類馬爾太蟲就是最好的例子,儘管蚵農想藉由多養彌補損失,但只會造成惡性循環,也讓牡蠣養分不足,反而得不償失。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陳淑美接受水試所委託,連續三年調查雲嘉南養殖環境與牡蠣生長狀況。她發現死亡率與養殖密度有關,浮棚式養殖每平方公尺面積內吊養最好不要超過七條蚵串,才不會因為營養不足等因素造成牡蠣死亡。
不過陳淑美補充,密度高低也與環境條件有關,像雲林金湖的養殖密度苗期階段較高,到中蚵後進行二次吊掛時,再調整吊掛密度至每平方公尺面積低於七條蚵串,因此存活率也不會太低。
至於嘉義的養殖密度都在八、九條,尤其是靠近沙洲或沿岸、海水深度不足,海流經過帶來的養分不足。雖然說密度與死亡率非因果關係,但目前的研究看來兩者確實有相關。
另外,陳淑美也建議,目前牡蠣養愈大、死亡率愈高,建議蚵農在牡蠣 45 公克左右時就可採收,以免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