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海岸線,苗栗的後龍、通霄,台中的大安、大甲,一支支風機巍然矗立起來,翻轉了海口居民原本平靜無波的生活,噪音、眩影包圍憂鬱的小村。

雲林沿海飽受空污及沙塵暴所苦,如今又面臨大批風機深入聚落。整個開發程序罔顧居民知情權,引爆各鄉鎮群起抗議,反對粗糙決策和錯誤選址。

未來,恐將有四成的西部海域成為風場,插滿兩千多支風機的海洋,難有漁民容身之處。老漁民感慨,風機插下去後,海門就此關上,大海再也不屬於他們。

雲林漁民不願放棄漁場,從抗爭、妥協到監督風場開發案,展現討海人的勇氣和尊嚴,也揭示綠能發展過程中「公正轉型」的重要性。

大型風機遍布海岸地帶,不只衝擊當地居民、漁民,也壓迫了依傍海洋的生物棲地,包括蝙蝠、鳥類及海中的白海豚,皆面臨生存危機。

各界認為政府推動風力發電有多項缺失,政府如何回應這些問題?記者遍訪相關各部會、漁會和能源廠商,綜合呈現各方意見。

英國發展風電已有20年,是全球離岸風電設置量最大、制度設計最完善的國家,他們首重海洋空間規劃,制訂完備法規、落實公民參與,減少衝突爭議。

風力發電和居民之間的衝突,並非台灣獨有,法國境內風電爭議不斷,從陸域風機到離岸風機,都因不當選址,導致人民起身反抗,督促政府作出更周全的決策。

風電制度背後的結構性問題為何?應該要怎樣「校正回歸」,讓風能既為我們所用,又可把對於海線居民的干擾降到最低限度?專題歸納五大缺失和解方,期綠能與社區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