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後的麻豆果園,造成八成文旦落果,但青農未被擊倒,反而激盪出一籃子新意。有人將柚皮磨成粉,搭配黑糖變身沖泡磚;有人把柚香蒸餾成精油,還有青農跨界玩出巧克力、聞香瓶,也有在地青年將傳統中藥材和柚皮混搭,回甘生津。青農們說,只要樹還在,未來就有希望。

忍痛去除果實,讓果樹休養生息
柚農王士豪表示,近年來極端氣候愈發頻繁,老欉文旦美味,但樹齡動輒 30 年起跳,難以適應變化無常的氣候,去年凱米颱風淹水,今年又有新的風災,麻豆文旦樹粗估已有三成死亡,倖存的果樹也讓許多柚農陷入兩難,「該救果還是救樹?」
王士豪分析,多數果樹被風折枝、根系被雨水浸泡,葉片更大量減少,嚴重受損的樹體需要休養,否則來年將出現嚴重後遺症,但此次倖存果實多位於文旦樹的下位,若保留果實,樹體的養分將會優先輸往文旦,他果斷地選擇「留樹」,只要樹勢不佳者就把果實摘除,減少樹體負擔,因為若失去文旦樹,下一年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選擇留樹意味著果實收入將大減,儘管保險理賠加上天災救助金約 10 萬元,但他背負著 400 萬元的貸款,還要支付下一年的資材成本,目前他先去其他果園幫工,祈禱來年風調雨順。

落果文旦柚靠果皮加工翻身,精油、純露開拓新市場
文旦柚一年一收,沒了果實,收入注定大減。丹娜絲颱風走後第一天,第五屆百大青農陳柏仰與親友一同撿起 1800 斤仍然完好的落果,「這是我今年唯一翻身的機會,不能放棄」。陳柏仰將此次危機視為轉機,希望落果能轉為讓人驕傲、消費市場可接受,且有黏著度的產品。
他的鄰居蒲公英農場也因此次風災,首度嘗試加工品,蒲公英農場第三代李羚卉在災情期間,將農場慘況拍片上傳,而後有雲林加工業者主動聯繫,於是蒲公英農場提供落果,對方則將落果製成精油和純露,接下來分頭販售、對半分潤。
後續蒲公英農場還會推出不同加工品,李羚卉認為,農場第一次製作加工,可觸及與以往不同的客群,此外,加工品也可回應熟客的期待,風災過後,許多客人希望能為產地盡一份力,而此次嘗試,也讓她考慮來年直接在產季前加工,例如:將「柚花」製成精油、純露,擴大消費客群。


柚一村開發黑糖磚、線香、驅蚊香
為了與農民共渡難關,麻豆其它產業也激盪加工創意,例如「柚一村」創辦人莊景羽在吃黑糖剉冰時靈機一動,於是將柚皮打碎磨粉,與黑糖結合,製成可沖泡的柚皮黑糖磚,以熱水、冰水沖泡後,入口先感受到黑糖醇厚的甜蜜感,而後浮現柚子精油獨特苦麻風味,讓人回味再三。
柚皮黑糖磚原先設定為「沖泡用」,消費者的使用方式卻創意無窮,例如:加入氣泡水,或切成小塊直接吃,亦有消費者將柚皮黑糖磚用於料理,包含滷肉、打成粉後撒在煎肉排上,料理的需求也讓莊景羽著手開發「柚子調味粉」,包含椒鹽、焦糖、辣味等,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莊景羽也以柚皮可驅蟲的特性,開發出線香及驅蚊香,線香由專業調香師調製,香體本身的氣味較沉,柚子本身的香氣則相對張揚;驅蚊香由柚皮和青艾組成,外型則如祭祀用大香,可在戶外活動時使用,味道相當淡雅。
莊景羽認為,文旦柚長期面臨供需失衡,但消費者與果農仍多聚焦於鮮果市場,對加工品的接受度較低,今年鮮果嚴重減產,加工品雖獲得更多關注,但整體詢問度仍有限。他希望藉此契機,讓更多人理解加工轉型的重要性,並協助柚農打造保鮮期長、應用更廣的文旦加工禮盒,為市場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柚皮與中藥材結合成巧克力、聞香瓶
位於台南市區的「漢菓方」是創新的中藥材鋪,空間明亮、鮮艷,將並中藥材融入現代化的食材,例如以東山的椪柑皮製成喉糖;護眼的枸杞則以巧克力包覆,這次風災後,柚子也成了漢菓方研發的新方向。
身為台南在地青年,創辦人黃柏鈞希望能幫助柚農,規劃出文旦柚禮盒,禮盒內有鮮果及加工品,鮮果是今年樹上僅剩文旦柚;加工品則是巧克力以及聞香瓶。巧克力加入柚皮、甘草回甘生津,聞香瓶以乳香、陳皮、艾草、柚皮、薄荷組成,清新沁涼令人放鬆。
禮盒內珍稀的新鮮文旦柚,黃柏鈞以市場行情 2、3 倍價格採購,每顆果實購入成本近 200 元。減產已經讓產地價提高,為何要以更高價格收購?他解釋,既然初衷是為了協助柚農站起來,他選擇把自己應得的收入全部交給柚農,他相信,在地青年、青農攜手可以締造好的機緣,「今天我幫他,未來也會有人幫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