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大型風機再闖關,三度說明會交火,業者認可帶動發展,地方高喊「風機滾回去」

十支大型風機闖關屏東枋山,引發地方強烈反彈。開發商瑞風能源今(1)日因應環評要求,舉辦說明會,業者認為風電可幫助地方發展,且獲多數民意支持;但開發所在地─獅子鄉楓林村村長及其他反對民眾表示,反風電才是真實民意,並質疑業者罔顧環評搶先整地,今日成立聯合自救會,要求「風電滾回去」。

環評要求加強環境監測及溝通,瑞風能源辦第三場說明會

枋山鄉楓港村陸域風機開發案,位於重要候鳥通道且緊鄰獅子鄉原鄉部落,今年 3 月召開第一次環境影響評估專案小組初審會議,環委對噪音、眩影、生態衝擊等問題表達諸多疑慮,強調應強化環境監測與在地溝通,全案裁定「補正再審」。

為回應環評要求,瑞風能源於 6 月舉辦第二次地方說明會,提出風機結合觀光與推廣農產構想,但未能說服出席居民,會議最後不歡而散,今日則為第三次說明會。

瑞風能源董事長許嫻音說明,儘管先前說明會遭到地方強力杯葛,但根據家戶拜訪民調得知,楓港民眾至少有 7 至 8 成贊同風力發電案,而預選的場址也已經獲得 6 成以上地主同意出租土地,已具備支持風力發電開發民意。

許嫻音也再次強調,瑞風能源的理念是幫助地方發展,為了讓地方理解公司願意關懷社區,回饋教育與協助地方發展,規劃從觀光、農產運銷及高齡化社區對策,運用風力發電的獲益加以回饋。

(左)瑞風能源董事長許嫻音(攝影/林吉洋)

自救會幹部:開商商罔顧民意,執意開發

獅子鄉楓林村與枋山鄉楓港村反對風機開發的居民,上午也陸續集結。自救會幹部之一、楓港村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洪隆獻表示,在未經縣府及公所同意下,開發商已在獅子國中鄰近預定場址整地,顯然執意蠻幹,不顧民眾的生活環境與健康風險。

另一位自救會幹部王光盛語出驚人表示,廠商私下動作不斷,甚至有陌生人向他放話「已經放樓梯給你下台階」,要他不要再反對風機,雖然言詞沒有涉及恐嚇,但光是如此已讓他心生畏懼,也已向警察機關報案。

他並表示,廠商特別選在平常日的白天舉辦說明會,老人家走出不來,而願意表達意見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工作,因此地方必須啟動自救方案,明確將不同意的聲音發出去,才能讓經濟部及環評會不至於被開發方捏造的民意蒙騙。

自救會發言人王光盛稱,遭人警告勿反對,心生恐懼報案。(攝影/林吉洋)

反對方:拒絕風機才是地方真實聲音,要求「風電滾回去」

值得注意的是,前一次開發商也是在同一活動中心舉辦說明會,但據稱因為地方反對,公所拒絕出借場地,而使開發商將說明會場改到德隆宮舉辦。為了凸顯地方反對民意,近 50 位反對方成員拿著手繪的手舉牌,一路以步行方式,遊行喊口號,前往屏盛公司說明會現場。

反對民眾高舉布條,呼喊「風電滾回去」、「保護家園拒絕風電」、「罔顧健康無法無天」、「鴨霸欺負原民」等口號,遊行隊伍最後來到楓港村德隆宮的開發案說明會現場,在地方警力隔離之下,與開發商隔空喊話,表達反對屏盛風力發電案。

反對方的抗議行動遭到現場警力舉牌警告,聲稱反對方集會遊行未經申請,如要參加說明會必須放下手舉牌,並不得干擾會議進行,最後反對方拒絕留在現場旁聽,另外聚集到鄰近獅子國中的測風塔場址勘查。

近獅子國中的案址,廠商改設測風塔並進行整地工程,讓自救會質疑違規偷跑。(攝影/林吉洋)

支持方:中、苗風力發電已成地方觀光亮點,噪音危害未有科學實證

德隆宮游姓主委表示,德隆宮是地方公廟,任何人都可以來借場地,應該給予廠商一個公平說明開發計畫的機會。說明會後舉行捐贈儀式,由瑞風能源董事長許嫻音捐贈經費給與廟方及地方婦女會,贊助中元普渡活動及社區組織經費。

出席站台表達支持的屏東園藝花卉公會理事長林伶蓉舉苗栗台中為例,表示風力發電可成為地方觀光亮點吸引人潮,此外,風力發電的噪音危害,到目前為止學術界並未有案例可佐證。

德隆宮主委表示,地方公廟任何人都可以借,並收下廠商捐贈中元普渡補助金。(攝影/林吉洋)

枋寮鄉的屏東縣議員陳志成表示,對陸域風機他並未持贊同或反對,但是認為廠商既然申請開發,就應該依政府法令程序審查,地方不該「為反對而反對」。議員李紀財則認為,地方應該支持國家能源建設,但需要有充分的溝通才能在建設與生活、環境之間取得平衡,也才能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會後媒體提問,廠商為何未經政府同意就動工,瑞風能源則表示,該地點設置測風塔,與研究單位共同收集數據,並非如反對方所言是風機開發。

出席站台表達支持的屏東園藝花卉公會理事長林伶蓉。(攝影/林吉洋)

自救會:廠商收買地方捏造民意,地方將反對到底

自救會發言人王光盛表示,根據反對派留下來旁聽的民眾說,德隆宮說明會現場大多數並不是楓港在地人,很多是枋寮、枋山街區動員而來,他批評那些人不能代表楓港,真正的楓港在地民意就是反對風機。

而獅子鄉楓林村村長宋銘德則表示,地方已明確表達反對陸域風機設置,但開發商不尊重地方,動員非在地民眾和尋求地方民代支持的方式,小動作頻頻,他對這種作法感到「不可置信」。

獅子鄉部落青年 Kuljing 表示,環評會議要求廠商與在地溝通,但是廠商仍然用送紅包跟補助廟宇的方式收買地方,是在哄騙在地同意,製造地方支持開發的假象。他也批評,業者一方面對環評委員承諾要在部落行使「諮商同意權」,但一方面繼續收買地方製造假民意,這種方式就是「硬幹」,這種態度只會繼續激怒地方。

楓林村村長宋銘德是獅子鄉反對風機的代表。(攝影/林吉洋)

陸域風機開發案持續推進,地方成立自救會,準備持久戰

Kuljing 表示,廠商明知道部落對緊鄰學校的開發非常反彈,卻不顧地方反彈繼續推進。對外聲稱取消緊鄰獅子國中的風機設置,但實際上卻在該地點砍伐果樹整地,並宣稱與研究單位合作,設置測風塔收集數據,種種作為讓楓港、楓林兩村居民深感冒犯,反對的力道也越來越大。

在說明會後,獅子鄉楓林村與枋山鄉楓港村的抗爭幹部表示,為因應廠商強硬推進開發的態勢,兩鄉將正式成立聯合自救會,準備進行持久戰,對內在地方擴大宣傳工作,對外將地方的反對聲浪進一步送到中央,如果廠商執意要送案,地方居民將持續抗爭到底。

延伸閱讀:

十支大型風機闖關屏東枋山,環評認開發衝擊猛禽、噪音炫影干擾,要求補正再審

失控的陸域風機,遍地烽火,法規任廠商獵地,經濟部、環境部不同調,凸顯綠能政策混亂

【重磅調查】大風吹,吹什麼?風電重擊的海口人生

風機症候群01》低頻噪音穿腦,西海岸居民暈眩失眠煩躁,權威研究證實,損害身體健康

綠能風電光電進入農漁村系列報導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