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訂的菜安全嗎?今年五月疫情以來,國人消費習慣改變,網購蔬果成為消費趨勢。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行政院消保處今年八月底至九月初,隨機在10個單位購樣40件蔬菜送驗,共計 12 件蔬菜不合格,其中 9 件超過農藥容許量、2件農藥超過容許量及不得檢出者、1件為農藥不得檢出者。有機及產銷履歷蔬果則全數合格,有機為農藥零檢出,產銷履歷則在合格範疇內。
.jpg)
驗出不合格者的販售單位不乏家樂福、熊媽媽買菜網等知名網購通路。《上下游》致電詢問業者,家樂福回應,知道檢驗結果時已第一時間下架,後續會加強特定品項的抽驗頻率;菜籃子生鮮蔬果宅配網則表示,過去並未要求供貨單位提供檢驗報告,之後會請供貨單位提供檢驗報告。消保官王德明表示,業者應替消費者把關,消費者可優先選購有機、產銷履歷蔬果,買菜後先浸泡再洗切以自保。
隨機網路購買40件蔬菜及蔬菜箱,12件不合格

行政處消保處在網路購樣40件蔬菜後,網購單位有 10 個單位,分別為Pchome、家樂福線上購物網、熊媽媽買菜網、新北果菜舖(蔬菜箱)、台糖健康易購網(蔬菜箱)、好鄉好農、菜籃子生鮮蔬果宅配網、李大娘買菜網、菜霸子。40件蔬菜中有24件小葉菜、5件果菜、5件包葉菜、4件豆菜、1件根莖菜、1件草木本植物。消保處委託財團法人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進行農藥殘留檢驗。
抽驗結果有12件不合格,分別為家樂福的青江菜、熊媽媽買菜網的麻糬茄子、好鄉好農的青江菜、菜籃子生鮮蔬果宅配網的芥藍菜、李大娘買菜網的青蔥及辣椒、菜霸子的敏豆、芹菜及油菜、蔬鄉買菜網的高麗菜、豌豆及粉蔥。

李大娘買菜網青蔥驗出21種農藥,熊媽媽、家樂福也不合格

消保官王德明說明,不同於農政單位及衛生單位的是在田間、通路中六大類蔬菜平均件數抽樣,消保處針對過去農業殘留量情形較嚴重的小葉菜類強化抽查,檢驗結果中小葉菜類7件不合格居冠,而不合格樣件中最離譜的要屬李大娘買菜網的青蔥,檢出了21項農藥,其中3項超標,依普座的殘留濃度(0.36ppm)更是高達容許量(0.01ppm)的36倍,還驗到不得檢出的賽氟滅及芬佈賜。
另外,菜霸子的芹菜貝芬替的殘留濃度(13. 4ppm)則為容許量(1.0 ppm) 的13倍、四氯異苯腈的殘留濃度(5.8 ppm)將近容許量 (2.0ppm) 的3倍;熊媽媽買菜網的麻糬茄子所含芬殺蟎殘留濃度(0.12 ppm)為容許量 (0.01ppm) 的12倍。
業者部分,王德明特別點名菜霸子、蔬鄉買菜網及李大娘買菜網,因為菜霸子及蔬鄉買菜網買4件有3件不合格、李大娘買菜網買4件有2件不合格。王德明表示,這樣的結果會有食安疑慮,網購平台販售業者除了賺錢也應負起替消費者把關的責任。




業者表示未來會加強抽驗把關
《上下游》致電家樂福及菜籃子生鮮蔬果宅配網,業者均表示會從源頭加強把關。被驗出青江菜不合格的家樂福公關張君鴻表示,產品都有每月定期抽驗,知悉消保處的檢驗結果第一時間已將商品下架,且後續會針對青江菜產品加強抽驗。
被驗出芥藍菜不合格的「菜籃子生鮮蔬果宅配網」則低調表示,衛生局已前來關切並結案,會有此狀況是因為供貨單位有問題,過去並未要求供貨單位檢附送驗報告,未來會改善並要求供貨單位都要附上報告才能上架販售。
若通路有定期檢驗,為何還會有漏網之魚呢?供應家樂福包裝蔬菜、代運送全聯包裝蔬菜的旭暘科技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琪鏵認為,有規模的通路通常會和產地蔬果包裝場採購,合作社及包裝場的契作的農民則會遵守用藥規範,合作社及包裝場也會抽驗,但倘若小型網購通路是去一般菜市場批菜來分裝販售,就會有較大的農藥殘留疑慮。
衛生及農政單位追查中,消保官建議消費者選購有機菜
對於不合格樣件,衛福部食藥署表示,這些樣件都應該已經被消費者吃下肚,微量超標進入人體不會造成健康疑慮,但衛福部已經移交各地衛生局,針對業者進行追查,目前均在溯源中,還未有裁罰,但販售單位倘若拒絕出示供貨單位將依《食安法》處新台幣 3 萬至 30 萬元罰鍰,若是販售單位衛生不合格,則罰 6 萬到 2 億元罰鍰。農委會農糧署則表示,倘若溯源結果為農民未合格用藥,會依《農藥管理法》處1.5萬元至15萬元。
「除了源頭把關,消費者也可學習自保。」王德明表示,40件抽樣中的 7 件有機蔬菜及 1 件產銷履歷則均合格,甚至有機蔬菜是零檢出,消費者可優先選購有機、產銷履歷農產品,買菜回家後可先浸泡後沖洗,再切除。
消保會網購蔬菜農藥殘留檢驗結果彙整表連結:https://bit.ly/3EuAx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