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竟然可以化身為手工皂,不只洗刷自己的污名,還登上設計大展!嘉義市有一位檳榔批發第三代羅憲鴻,家族因檳榔形象太差而離開檳榔產業,但是這位檳三代難以忘懷檳榔,更時時記得阿公所說的,檳榔本性為中藥,並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壞植物。
為此他投入五年的時間鑽研,研發出獨特的油鹼分離方法萃取高品質檳榔鹼,並做出抗菌效果極佳的檳榔皂與清潔用品。這塊特殊的「菁仔手工皂」一開始碰到銷售難題,卻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獲得肯定並逐漸打開知名度,不僅入選嘉義市城市伴手禮,更將在年底台灣設計大展中以創新產品嶄露頭角。

檳榔批發家族後代,無師自通學製皂
嘉義是全台檳榔數一數二的大產地,中埔、竹崎山坡上檳榔滿山遍野。羅憲鴻出生於檳榔批發家族,從小跟著阿公開鐵牛車到中埔山區去收檳榔,幾乎走遍各山頭。後來隨著工商業發達,隨地吐檳榔汁、致癌問題的負面形象深入人心,檳榔越來越難做,羅家第二代便開始轉業。
「檳榔業是被自己玩死掉的,產業界沉淪,用了太多化學添加物,而遵循古法純漢方製作的檳榔越來越少,導致整個產業形象極差而走入黃昏。」羅憲鴻始終記得阿公所說,「檳榔是中藥的一種,可以入藥、清腸胃、消炎抗菌,」明明是個好東西。
羅憲鴻做過不少行業,從KTV少爺到開餐廳、當人力仲介跑各大醫院,在社會上繞了一大圈,不過他對檳榔情有獨鍾,始終難以忘懷這個陪伴他長大的作物。他偷空就鑽研檳榔,希望分離出有抗菌效果的檳榔鹼。沒想到這一步跨出,就是五年的孤獨旅程。
「對檳榔有真感情,『假會』久了也會成真。」羅憲鴻先是花了至少整整一年時間,不願意再跑業務,躲在家裡面廚房做試驗。他厚臉皮忍住家人指責,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埋頭苦幹,試圖用檳榔的成分做出手工皂。
羅憲鴻專門收購過熟、比一般菁仔更大顆的檳榔,比較方便裁切,加工取肉之後,以獨家技術使檳榔油跟檳榔鹼分離。「檳榔肉裡同時有檳榔油跟檳榔鹼,最困難的關鍵在於如何分離油鹼萃取檳榔鹼,如果你沒有分離好,做出來的皂中間就會鏤空、結晶,甚至會有無法硬化的油脂。」

冷製皂保留更多天然成分,更親膚保濕
「檳榔皂每一個步驟都是關鍵,」羅憲鴻一邊示範做皂,一邊反覆強調。他選擇「冷製皂」方式,「油水融合時,溫度在攝氏50度以下環境製皂,雖然成本較高,但是能夠保留較多植物成分,透過自然風乾讓它降鹼成為中性。」
熱製皂較適合大規模製生產,成本較低適合工廠,但在攝氏100度熬煮一個小時以上,天然的植物成分會因高溫蒸發而減少。相對而言,冷製皂成本雖然較高,但是自然風乾後會形成天然甘油成分,「接觸肌膚時,親膚性更好更保濕。」
皇天不負苦心人,羅憲鴻成功將檳榔變成有助人體衛生的產品,然而製作成功不代表有人會買單,市場無情的檢驗隨之而來。
.jpg)
半買半送,從路邊擺攤到文創市集
做出檳榔手工皂之後,羅憲鴻到處推廣送給親友試用,親友可能是礙於情面,都說好用,但是後續就沒有下文。不甘心的羅憲鴻跑去嘉義市西區的傳統市場,依附在親友的水果攤旁擺攤。
「每天載好幾籃去北新市場賣,帶來帶去一粒也沒賣出去。」面對家人責罵,他也只能裝傻應付過去。「後來我乾脆就是買水果送手工皂,我想說這一批送完之後,如果真的沒有人要掏錢買,那就送完為止,這樣就算了吧。」
羅憲鴻的創業夢並沒有就此結束,他日思夜想,到處跑去求神問卜,得到的答案居然都是「不要放棄,要繼續堅持。」果真不久,試用過的客人開始回頭來跟他買手工皂。更有人建議他應該多跑文創市集,開拓不同的客源。
他開始陸續報名市集擺攤,面對更精緻的文創客群,「有的人一看到檳榔製作手工皂,就好奇心發作跑來問東問西;另一種人看到檳榔兩個字,就聯想到檳榔汁,厭惡閃避。」背負檳榔的原罪,讓他感慨萬千。
「如果你願意給我機會好好說,我會讓你認識這個產品,完全沒有你想像的檳榔味道,現場讓你洗一次,讓你改變印象。」他以堅定語氣強調,手工皂能讓檳榔充分發揮中藥本性。
.jpg)
主動送皂給醫護,疫情中聲名大噪
檳榔皂真正開始受到矚目,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在勤洗手的防疫宣傳下,市面上對於消毒液、乾洗手等清潔用品需求大增,檳榔手工皂由此翻紅。
疫情最初發生的時候,誰也沒想過檳榔皂能夠派上用場,羅憲鴻在防疫期間沒辦法跑市集,乾脆主動捐贈檳榔皂給醫護人員,甚至跑去地方社團的臉書專頁發文,只要是醫護人員或者家庭有困難的朋友,歡迎來索取檳榔皂。
他解釋,醫護人員大量使用酒精洗手,但是酒精對皮膚會產生刺激性,許多人因為頻繁洗手而產生過敏或類似皮膚炎反應,起了一塊一塊的疹子。他捐贈檳榔皂與洗手液給醫護人員,不只獲得好評,也引來不少回頭客,紛紛訂購他的抗菌洗手皂。
不過也有一些人質疑檳榔皂、洗手乳抗菌效果是否有誇大之嫌。面對質疑,他主動將自己的產品送交SGS檢驗,證實檳榔皂證明確實有滅菌的效果。這份報告書讓他更有底氣為檳榔皂拍胸脯保證,「滅菌效果比市面產品更好,又不會傷害皮膚。」

設計師加持,讓檳榔華麗轉型
2019年,檳榔皂入選嘉義市府推薦伴手禮,知名度攀升。2021年度的台灣設計展12月下旬於嘉義市舉辦,羅憲鴻的檳榔皂再度被推薦報名,在眾多特色產品中脫穎而出入選。入選業者將獲得補助,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委託設計師協助改造形象。
負責協助羅憲鴻改造產品形象的習翌設計公司總監林峯白表示,「檳榔產業有自己的問題,但是從作物而言,檳榔本身卻是很單純的一個植物,有它自身特質跟功效。」
林峯白表示,受到羅憲鴻守護檳榔本質的初衷、堅持手作精神的影響,他為檳榔皂系列產品的設計,希望能翻轉社會對檳榔的負面印象。「潔淨感本身是很重要的,檳榔藥用植物的本質也有其專業度,新的產品設計將以潔淨跟專業來呈現檳榔。」
.jpg)
希望有天能契作,朝向友善環境邁進
羅憲鴻表示,疫情讓他看到檳榔產業未來轉身的可能性,他本身也不贊成繼續增加檳榔面積,而他用來萃取檳榔鹼的檳榔,多來自供過於求而過熟無法販售的果實。
不過若要推動檳榔進軍加工製皂或清潔用品市場,也將面對社會對於檳榔種植環境的檢視。對此,羅憲鴻說,現在他的量還無法達到反向要求種植者的規模,但確實檳榔樹是一個會影響環境的作物,他期待有一天,檳榔皂的規模達到可實現契作的目標量,屆時才有可能跟農民溝通更友善環境的種植方式。
延伸閱讀:
您好,我是一名來自新北的大學生,最近有個針對台灣文化的報告,而於此我所擇定的主題是關於檳榔。
其中報告末段內容設定是檳榔產業的未來展望,因緣際會下看到您寫得此篇文章,想採用您拍攝的檳榔肥皂照片(共3張:對應文章中的3、4、5)放在PPT上
以及由林峯白先生所拍攝的檳榔洗手乳照片(一張)不知您是否同意?或是否能將林峯白先生的連絡資訊告知於我。
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