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莎拉·易卜拉欣
世界衛生組織於 7 月 14 日公布新的數據,揭示阿斯巴甜的致癌風險。阿斯巴甜是一種無處不在的人工代糖,普遍出現在低卡無酒精飲料、糖果和其他加工食品中。兩位瑞士科學家正在測試其他可能帶來更多益處、風險更小的糖替代品。
大家都以為找到了比糖更健康的替代品,其中包括成百上千萬糖尿病患者 (僅瑞士就有 50 萬人)。糖的誘惑無處不在,很多人厭倦了這種要時刻提防糖分攝入的生活。我們依賴代糖為食品飲料增加甜味,希望對我們的血糖濃度或每日熱量攝入不會造成過大影響。
過去十年,食品工業趁勢而上,將代糖用於越來越多的產品。早在 2019 年,全球人均攝入的飲料類非營養代糖量相比 2007 年增長了 36%,而同期包裝食品中的非營養代糖量則增長 3%。
但是今年 5 月,世衛公布新的指南,建議不使用代糖,這讓眾多消費者感覺吃了一顆「苦果」。而在 7 月,世衛的癌症研究機構首次將廣泛使用的代糖阿斯巴甜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
多項研究顯示,長期攝入代糖可能會適得其反,引發代糖本應阻止的問題:肥胖和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但這些研究的可信度卻成了爭議的焦點。
與此同時,瑞士的兩位科學家正在對赤藻糖醇和木糖醇這兩種代糖進行頗具前景的臨床研究。

甜蜜的牙齒拯救者
瑞士和挪威混血醫生貝蒂娜·沃爾內漢森 (Bettina Wölnerhanssen) 回憶起她在瑞典的童年時光。自上世紀 50 年代以來,瑞典一直有一個叫做「糖果星期六」的傳統。
「男孩和女孩只能在那一天吃糖果,」她回憶說。「糖果星期六」最初是為了控制糖的攝入,從而降低當時瑞典非常高的蛀牙發病率。然後,在上世紀 70 年代,木糖醇出現了。芬蘭科學家發現,這種在一些水果和蔬菜中發現的糖醇實際上可以預防蛀牙。
還有一種糖醇叫做赤藻糖醇。赤藻糖醇以其高甜度、低卡路里和對牙齒健康無不良影響而廣為人知。木糖醇作為糖替代品為時已久,特別是在北歐國家,但赤藻糖醇直到 1990 年才在日本獲准上市。從那時起,六十多個國家批准使用赤藻糖醇,歐盟直到 2006 年才批准,赤藻糖醇的受歡迎程度逐漸提升。
除了幾乎沒有熱量,赤藻糖醇比木糖醇有更好的腸道耐受性。這些特性使得它可以輕鬆地加入各種甜食配料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這些糖醇的研究越來越多,它們對動物的影響也比較正面,例如降低健康小鼠和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顯示出抗糖尿病特性。沃爾內漢森說:「就在那時,我想我們或許可以研究這種現像是否也會發生在人類身上,以及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這就是她在巴塞爾克拉拉醫院 (Claraspital) 領導的研究小組的工作目標。

零卡路里飽腹感
在瑞士,赤藻糖醇和木糖醇近些年才進入市場。「在瑞士,我們或許是唯一對這些代糖感興趣的研究團隊,」沃爾內漢森博士說道。她與同事安妮·克里斯汀·邁耶-格斯帕赫 (Anne Christin Meyer-Gerspach) 2016 年公布關於這兩種物質的首份研究成果,從而在國際上贏得了認可。除了研究這兩種糖醇對胰島素和血糖濃度的影響之外,她們的研究還關注飽腹激素的釋放,這種激素會向我們發出停止進食的信號。
當我們攝入糖分,飽腹激素的水平就會上升;我們會感到滿足,有一種「飽腹感」。然而,大多數人工代糖並不具備這種效果,但這兩位科學家首次在一小組人群中觀察到攝入赤藻糖醇和木糖醇會引發飽腹激素的釋放。 「大腦的獎賞中樞會被激活,其效果類似於糖分。」邁耶-格斯帕赫博士說。
這或許可以幫助那些飽腹激素分泌較少的肥胖患者減輕飢餓感並控制體重增長。與糖分不同,赤藻糖醇和木糖醇的卡路里含量極低。
沃爾內漢森和邁耶-格斯帕赫正在對成年人和青少年進行兩項臨床試驗,研究赤藻糖醇和木糖醇對身體吸收糖分方式的影響。近年來的多項研究顯示,廣泛使用的人工代糖,特別是三氯蔗糖和糖精,與腸道菌群的變化有關。這可能導致血糖濃度上升,從而增加患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風險。
替代型代糖備受矚目
與其他糖替代品一樣,赤藻糖醇與木糖醇也受到了研究關注。近期,研究人員對美國和歐洲 4000 多名心臟病患者的心血管健康進行了研究,發現赤藻糖醇在血液中的高含量與心臟病發作或腦出血風險密切相關。這項研究結果在今年 2 月發佈。
沃爾內漢森認為,這項研究雖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洞見,但也留下了許多待解的問題。她指出,僅通過觀察一群人對化學物質的反應,來證明某種直接因果關係是非常困難的。「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影響,特別是考慮到人體自身也會產生赤藻糖醇,」沃爾內漢森說。
出於同樣的原因,邁耶-格斯帕赫也對一項科學研究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該研究顯示過量攝入人工代糖的人更有可能超重並患上糖尿病。 「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人工代糖對人體有害,」她指出。

代糖的安全性尚待進一步研究
關於代糖的影響,爭論一直在持續,特別是在世衛公布最新指南之後。例如國際代糖協會等代表代糖公司的組織聲稱,這些建議缺乏科學嚴謹性,也沒有確鑿的證據。瑞士聯邦公共衛生局 (FOPH) 並未公開反對世衛的建議,只是仍然認為代糖是「安全」的。
瑪格麗·里奧斯-萊夫拉茲 (Magali Rios-Leyvraz) 是一名營養流行病學專家,也是世衛代糖評估報告中文獻依據的主要作者,她在一封電子郵件中澄清,這份文獻分析了關於這些物質的最新科學證據(超過 283 項研究)。 「這是迄今為止對這個主題最全面的回顧研究,」她寫道。然而,她認為,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認這些結果,尤其是對於兒童和孕婦的影響。
像木糖醇和赤藻糖醇這樣的糖醇未被納入世衛的分析之中。里奧斯-萊夫拉茲表示,應進一步探討這些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在對代糖研究進行評價時,沃爾內漢森建議保持審慎態度,但她堅稱,所謂代糖對我們的身體沒有影響,這純粹就是幻想。「就像所有化工品一樣,它們並非惰性物質,」她說。那麼,她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
「多喝水,少喝甜的飲料。」
本文經《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授權轉載,原標題:代糖是否比糖可靠?
可能也是要類似一堆膳食纖維跟不同型抗性澱粉能被那些腸胃道微生物利用的狀況去評估! 避免增殖那些被懷疑跟腸胃道有害症狀有關的菌群。 突然覺得,各種攝取植物植化素的文章,因為其實通常相關成分,在植物細胞內,也是被內質網或胞器分隔在細胞日常生化反應之外? 該不會其實也是一種,用來調控腸胃道微生物相的方式? 就類似,古老大腸桿菌識別的培養基,會用到山梨糖醇,因為致病性的通常無法使用山梨糖醇為碳源。(雖然人體跟一堆非植物也有會出現相關物質的生化環節,但是通常相對很少且很短暫,且沒有特別存儲的位置。 量大的時候,可能又不一樣,比如說攝取大量薔薇科(比較會有以山梨糖醇為儲運形式的科)水果時,通常也是被關注的FODMAP,就是其實,能用的微生物,反而通常就會產氣。 不能用的,反而就沒有相關各種狀況。 )
突然覺得,一堆群體常提到的天然食材的自然的甜味,其實,通常應該就也是FODMAP的各種單醣寡糖多糖糖醇等? 其實有一種,自然的甜味,自然的脹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