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餐桌上最常出現的就是豬肉,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每人每年要吃掉37公斤豬肉,去年養豬業產值高達750億,比前年增加50億,超過稻米,穩坐農畜產品單項產值第一。然而產值的提升和豬農的收益是兩回事,這些台灣經濟發展的幕後推手,面臨原物料和拍賣市場的雙重夾殺,處境非常辛苦。
上下游特別專訪養豬業者,揭露豬肉拍賣市場的不合理,以及豬農如何在政府遺棄、大企業進駐,和飼料飆漲的困境中努力求生。
受訪豬農認為這些都是很值得注意的問題,希望說出來讓社會各重視,但因為先前曾有風聲傳出「有人」要控制豬價,受訪者擔心會引來政府和相關業者的關切,所以不便透露身分,僅以不具名刊出。
Q:今年飼料玉米飆漲,你的成本和利潤大概差多少?
我現在每個月要支出80萬,不過這還算少,我養不到一千隻,規模在台灣只能算是中小型,大型養豬場可以到一兩萬隻,每個月支出要上千萬,所以飼料成本一上漲大家都很慘。
養豬的飼料成本大概佔70~75%,十幾年前我剛開始養,飼料玉米價格一公斤還在5.5元,一頭豬大概120公斤,賣5000元,那個時候還有利潤,前一陣子玉米漲到一公斤14元,豬價6000元,飼料用的豆粉、附加產品也都漲了,我一個月要進口30噸玉米,根本賺不到錢。
我們都是賣到拍賣市場,現在一頭豬的成本包括人力費大概一公斤70塊,但拍賣市場一公斤才66元,零售市場一台斤可以到120元,肉商從拍賣市場買一頭豬再去賣,大概可以賺3000,我們生產端最可憐,扣掉人力費大概打平,但就是在做白工啊,今年已經做了一整年白工了,育成率不好的話搞不好還會倒貼。家裡還有小孩在讀書,都靠以前存下來的私房錢。
我一天平均工作時間大概9~10小時,全年無休,過年時大家放假,我們還要餵完豬才能吃團圓飯,小孩完全不想繼承家業,也是啦這麼辛苦誰想要。可是我們這麼老了也沒辦法轉業,誰會想用我們,就繼續咬牙撐下去啦,看明年會不會變好一點。

Q:為什麼成本漲價了,市場的價格還是差不多?
豬肉價格主要是看市場需求,如果需求沒那麼高,價格就上不去,就算我們養一頭豬成本要7000元,拍賣市場叫我們6000元賣我們還是得賣啊,不然能怎麼辦。真正掌控價格的是肉品加工業,他們一天抓的豬都有上千頭,如果今天有其中一家完全不抓豬了,那天豬價一定會很慘。
要是拍賣市場豬價低,他們賣出去的價格還是差不多,豬價高他們也跟著調漲零售價格,所以豬價越低他們賺越多。生產端永遠最弱勢,原物料價格沒辦法掌握,也沒辦法決定拍賣市場,只能看人家臉色,所以有人說養豬的很笨。
大財團進駐,頭家變工人
政府以前看到飼料漲價還是豬價太低都會很緊張,馬上有因應對策,可是現在政府希望台灣不要養那麼多豬,所以業者必須自求多福。
現在有些大的飼料財團也想來分豬肉市場,他們會接收這些要倒閉的豬舍,叫豬農幫他們養,養好一隻豬大概給他們400元,但如果育成率太低,豬死得太多還是會叫他們走人,豬農從自己是頭家變成領人家薪水,壓力更大。
而且這些財團用自己進口的飼料,豬賣掉還可以賺錢,又不用再去投資豬舍設備,他們在全台灣到處接收這些經營不下去的豬舍,等到他們的豬數量夠多,就可以跟肉品加工業者抗衡,搞不好5年10年後換他們掌握台灣豬肉價格。
但不管誰來都一樣啦,我們豬農夾在中間,這些財團和肉品加工業財大勢大,我們被掐住喉嚨,最後台灣搞不好只剩下這些大財團。

Q:政府如果開放使用瘦肉精,對你們的影響是什麼?會不會考慮用瘦肉精?
瘦肉精對豬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像有些車運到拍賣市場要下豬時,會看到幾隻漂漂亮亮的豬死掉,這些豬大概都有用瘦肉精,因為豬很容易受到驚嚇,運送過程情緒本來就不穩定,正常的豬在運送時可能會喘但不會死掉,瘦肉精會讓豬的呼吸和活動更加緊迫,所以很多長期服用瘦肉精的豬送到市場前就死掉了。
讓豬吃瘦肉精一公斤成本大概少個5塊錢,一隻豬就差600元了,我一個月可以差到6萬,但我還是不用,這是良心問題,很多菜農都不敢吃自己種的菜,因為知道農藥真的很毒,他們還常常笑說台北人身體很勇健,我不想哪天連自己養的豬都不敢吃。
政府如果真的要開放瘦肉精,或是讓瘦肉精豬進口,那台灣沒用瘦肉精的豬農會失去競爭力,而且這些瘦肉精豬不知道會流到哪裡,搞不好就到小學生的營養午餐裡。
你說要標示,但台灣可以做到像日本韓國那麼徹底嗎?就算訂定5ppm殘留量,但我們每天吃下去的蔬菜農藥、魚的抗生素,這些都代謝不掉,累積起來很可怕,能保證身體不出狀況嗎?所以我自己是絕對不會用瘦肉精。

Q:養豬環境這麼差,政府也不鼓勵,有想過未來要怎麼辦嗎?
我們這種規模的豬場越來越難生存,所以我一直在想怎麼轉型,我之前有去作產銷履歷認證,但後來沒補助就沒繼續了,而且拍賣市場不會看到我的豬有產銷履歷就給我多一點錢,他們都要抓瘦肉多、漂亮的豬,消費者喜歡啊!消費者重視的是價錢,我曾經到大賣場觀察,很多人拿CAS或健康豬認證,但看到旁邊比較便宜的豬肉,還是會放下有認證的豬肉,買比較便宜的,這就是消費者教育不夠。
政府的產銷履歷只做到產,銷路還是沒有打開,其實農民只要知道高檔豬肉有它的市場,自然就會去生產,但政府只做一半。
我也曾經到市場賣自己養的豬,扣掉屠宰費用,一頭豬比直接進到拍賣市場多個3000元,其實就是賺自己的工錢啦,可是還是很難比得過那些豬販,而且太累。
我也有想過自己做肉品加工,為了開發產品我問了動科所、養豬協會,雖然有些技術還在克服,但大環境這麼差,我知道很多豬農就是在那邊撐著,看哪天做不下去就收起來,但我覺得不能坐以待斃,要轉型才能生存。其實我做這麼多,想法很簡單,就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與其指望別人還是靠自己最實在。
請問一年吃掉37公斤是不是筆誤?
您好,每人每年吃掉37公斤豬肉,是從農委會糧食供需年報統計出來的,可以見農委會網址http://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aspx
統計表中的糧食平衡表
http://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_File.ashx?chapter_id=106_9_1
裡面有提到台灣人每年要消耗37.32公斤的豬肉。
希望這樣有解答您的疑惑,如果還有問題再麻煩您留言通知。
豬農的例子其實可以反映台灣小農的普遍現象,農民好像仍保有生產工具,沒有完全淪為無產工人,但在政府助長的台灣農業商品化過程中,這些農民卻仍然在日漸成為「專業農民」之時,深困在商品市場經濟體制下,成為了廉價勞動力的販買者。然而政府政策一轉,小農往往首當其衝,有利可圖的永遠是大規模企業。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同時要撻伐政府,努力爭取小農應有的公平正義,另一方面也要嘗試發展獨立自主的生產消費鍊。
所以養豬業不應該淘汰體質不良、經營管理不夠效率或是規模無法達成經濟效率的豬農嗎?
不過豬農其實幾乎都不算小農了吧….
您好,謝謝您的意見。淘汰體質不好的豬農確實是件重要的事,這件事過去幾年也一直在進行,不過現在的問題是,一些堅持品質、努力改善養豬環境符合標準,甚至做了產銷履歷的豬農,在肉品加工業者掌握價格的情況下也幾乎要活不下去。他們也知道經濟效率很重要,所以努力轉型,我訪問的受訪者就提出了很多管理和加工方面的想法,也確實在執行了,但是礙於隱私不方便透露。
淘汰體質不好的豬農很重要,但應該是在健全的環境下,豬農跟其他產業比起來可能不算小農,但他們仍無法抵擋大財團,就如同前面讀者留言的,建立一個好的生產消費鏈,讓優質的豬農可以活下去,才是這個產業能夠健全的關鍵。
慧貞,妳點出了這產業的問題,我一直是從事資訊科技,最近姻緣際會接觸養豬業,才發現在台灣,這個產業就像是和小三生的私生子,爹(政府)不疼娘(社會)不愛,沒人能保障優質的豬農他們的未來,政府應該要好好正視這個問題!
利用EM菌發酵 降低內部病菌 且發酵的飼料或食材 為易吸收的營養素小分子
EM除了可以與乾燥飼料混合之外,也可以經由與動物飲用水混合達到效果,除了增進動物整體健康及免疫系統外,搭配特別開發的EM產品(例如FHE及EMB)的使用,可以達到飼育場最佳化,降低化學清潔劑及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整體養殖產出的質量。
– *.FHE包含了香芹籽、西洋蓍草、八角、茴香、樺木葉、黃花、迷迭香、薄荷、藥屬葵根、覆盆子葉。
提升食慾:
a. 藉由草本植物萃取物及天然穀物發酵,提升食慾。
b. 幼體離乳後索食率上升,減少發育不良的情況。
c. 育成期縮短。
強化免疫:
a. 天然草本精華強健動物消化系統,腸道健康,免疫升級,下痢情況改善。
b. 育成率大幅提升,病害減少。
c. 經奧地利實驗證實獸醫費用可減少60%。
降低環境危害:
a. 動物腸道健康,排泄物臭味降低,搭配噴灑,降低養殖場臭味。
b. 改善水質,養殖廠廢水處理經費降低,養殖廠廢水處理經費降低。
c. 藉由添加FHE,大幅降低含抗生素添加物的使用量,產出動物健康天然,對於環境及人類危害自然減少。
同時,利用EM菌 做肥料 改善環境 循環利用一起來
歡迎來電諮詢 0933042792 02-27000700 碧薾暄生技 對畜牧養殖是一大福音
我們公司有生產酒粕可當豬飼料可參考看看02-26896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