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司論壇 02》台灣起司魅力獲名廚青睞,職人研究會、酪農專區設加工中心打群戰

(續前文)台灣起司雖還未形成產業,但已有先行者,城市裡的起司工坊如慢慢弄乳酪坊、Dida乳酪職人,酪農則有四方牧場和飛牛牧場。

大多數國人對起司仍相當陌生,想讓起司普及必須花費心力溝通,品嚐時搭配風味輪,讓消費者更容易理解起司。專家認為,全台各地酪農專區若能就近設置加工中心,更有助於發展在地特色起司。

台灣起司風味獲名廚青睞(攝影/林怡均)

因起司回頭改善飼養、結合在地物產打造新風味

飛牛牧場為了做起司,自 2006 年引進娟珊牛,但過程卻不順利,直到 2012 年到北海道拜井之口良介為師,才有了進展。飛牛牧場特助莊竣博指出,在修業過程中發現,唯有健康的乳牛、優質的生乳、嚴謹的加工才能成就美味的起司。目前飛牛牧場有莫札瑞拉、托馬、夸克等起司,共計 12 項產品。

四方牧場董事長蔡南表示,四方牧場在 2008 年做起司,最初目的是為了調節冬季剩乳,歷經漫長的經營過程,目前每週使用 1.5 公噸生乳製作莫札瑞拉和高達起司,去(2024)年更開始製作卡門貝爾起司,2023 年至 2024 年間,起司年營業額均達 400 萬元以上,「今年一定會突破 500 萬元!」

Dida 乳酪在2015年成立,到義大利拜師,從新鮮起司起步,目前有莫札瑞拉、布拉塔、瑞可塔等 8 種新鮮起司,而後又進入熟成起司,目前已經損益平衡。

Dida 乳酪共同創辦人馮淑惠認為,熟成起司能發展出更多樣化的風化,且保存時間也可拉長,但不易製作,而後在探索在地風味時也做了許多嘗試,例如:將威石東葡萄酒的酒泥直接加入凝乳塊,增添起司色澤和香氣。

布拉塔起士可與水果搭配,創造獨特風味(攝影/Williams)

國人對起司不熟,風味輪幫助溝通

四方牧場和飛牛牧場均認為,國產起司最大的挑戰在於銷售,國人仍對起司非常陌生,起司消費量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蔡南自認運氣好,有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聖德科斯、棉花田等通路的協助,加上自家牧場有餐廳可以將起司入菜,他認為,任何想踏入國產起司的酪農、職人,都必須要有耐心。

莊竣博則指出,任何牧場想發展國產起司,必須先從畜牧場改善起,優質生乳是起司的關鍵,而製作天然起司則要以「乳酸菌」為中心,製酪師的專業素養、團隊合作都必須理念一致,此外,單從售價來看,難靠販售起司來損益平衡,必須結合三級產業運作。

四方、飛牛牧場將起司與觀光休閒結合,在都市的 Dida 則花費大量時間與消費者溝通。馮淑惠認為,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對起司較熟悉,也能接受較高的價位,但讓起司普及才能建立、提升台灣起司文化素養。她開發起司的風味輪,讓來店客人能更快認識起司、了解不同風味來源。

國人對起司仍不熟悉,Dida 建立風味輪,讓來客能更了解、更快速找到喜歡的起司(攝影/林怡均)

發展起司產業的關鍵:人,各酪農專業區都應有加工中心

台灣起司正在起步,若要像日本一樣發展新鮮起司,該如何在此合作又競爭的狀況下,做出差異化、發展出各自的風格?日方職人們認為,製作起司的「人」是重要的關鍵,除了起司本身,也應有差異化的服務體驗。

山川將弘認為,風格不需特意營造,那須在地職人組成研究會後,先確立共同目標為「讓起司普及」,並分享資訊,當所有人朝相同目標發展時,便會自然出現各自特色及風格。柴田千代則表示,愛著起司的職人會帶著熱情尋找原料、仔細加工,種種用心的過程會得到好的起司。

井之口良介目前每年會在代廣大學教授起司職人,同時擔任那須起司研究會的技術顧問。他認為,只要是美味、大眾都能接受的起司,「彼此就不完全是競爭」,因為各起司職人會因風格、規模、價格找到不同消費市場,且差異化不只限於起司本身,購買、品嚐起司的服務體驗過程也是發展在地特色的一環。

在起司論壇結束,井之口良介透過白糠酪惠舍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生產者往往想要製作有個性的獨特產品,但多數人真正想吃的,其實是擁有樸實牛奶風味與溫和口感的起司。

食工所從研究角度建議,鼓勵萬丹、柳營等酪農專業區投入六級產業,可考慮打團體戰、結合當地閒置場域建立共同生產中心。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陳彥伯也贊同,他表示,發展加工乳品的關鍵在於就近取得乳源,若彰化福興、雲林崙背、台南柳營、屏東萬丹等專業區都能有一座小型加工中心,「更能發展在地特色」。

米其林名廚:台灣軟質起司極具魅力

產業擔心同質性產品競爭,但對廚師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台中名廚、TU PANG 地坊餐廳主廚張皓福 獲得 2023、2024 年米其林餐盤推薦,他使用國產起司入菜,認為台灣起司的新鮮風味,是進口起司無法比擬的,尤其是軟質起司更具魅力。

此外,張皓福表示,各獨立牧場的鮮奶各有不同風味,製成的軟質起司風味也有鮮明差異,對廚師來說,在台灣能吃到好幾種不同風味特色的莫札瑞拉,「這是很有魅力的一件事情!」

儘管目前國產熟成起司的種類不多,但也已可見結合臺灣地方特色、創新的起司產品。張皓福認為,在地起司讓廚師有更多選擇、發揮創意的空間,例如:將臺灣盛產的新鮮水果與各種起司結合,開發出具有本土風味的料理。

張皓福興奮地表示,當盤子上有 5 種當季水果搭配著 5 種不同的台灣起司,既讓消費者感到熟悉,也拉近了與台灣起司的距離,「非常迷人!」

起司可與水果搭配,創造獨特風味(攝影/林怡均)

延伸閱讀:

起司論壇 01》日本酪農打團戰,政府出力扶植,透明溫柔日式起司,市佔率達10%

起司論壇 02》台灣起司魅力獲名廚青睞,職人研究會、酪農專區設加工中心打群戰

讓台灣起司遍地開花,食工所制訂「小型加工場」指引,乳協:應開放酪農加工

專家檢測》台灣鮮乳「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明顯高於進口牛乳,具健康吸引力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