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信/稻米是戰略資源,不是談判籌碼:我不支持美國稻米零關稅進口

文/陳明信(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理事長)

今(23)日,日本政府為促成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選擇開放稻米與部分農產品市場,換取美方對其他產業的關稅讓利。這項讓步在日本國內引發農民與輿論強烈反彈,也為台灣敲響警鐘。

韓國政府已明確表態,將稻米與牛肉劃為談判紅線,堅守糧食產業不讓步。相較之下,台灣政府雖曾澄清「非所有農產品皆將開放」,但至今仍未對稻米議題做出明確承諾,令人憂心。

我是一位消費者,也是一位從事校園營養午餐的團膳業者,同時是一位產業代表。在此我必須清楚表達:「我不支持美國稻米零關稅進口」,並呼籲政府守住稻米這條最重要的糧食安全防線。

在對美貿易談判中,日本政府退讓稻米及部分農產品市場,為台灣稻米產業敲響警鐘。(攝影/林怡均)

美國米便宜,但代價是農村的瓦解

不可否認,美國稻米因生產規模大、土地成本低,因此成本低廉,加上供應量驚人,若開放零關稅進口,價格勢必比台灣米低得多。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選購便宜產品合情合理。然而,我們不能忽視便宜背後的代價。

2023 年糧食供需年報顯示,台灣稻米自給率高達 97.7%,是所有農產品中自給率最高的,也是台灣糧食安全的最後一道堡壘。一旦美國米大量傾銷,將造成國產稻米價格崩跌、重創稻農生計以及水稻產業鏈。

一旦稻農紛紛離農、轉行甚至出走農村,勢必加速農村凋零,台灣農業將面臨結構性崩解,農地利用與農村人口結構也會大受影響,屆時稻米自給率也將快速下滑,如此破壞性的結果是不可逆。

美國米一旦零關稅進口,將使台灣稻米產業面臨崩潰。(攝影/林怡均)

糧安就是國安,掌握主食才能自主

從日本 311 地震、疫情期間的全球封港、再到俄烏戰爭,在在證明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延伸。台灣作為四面環海的島嶼國家,進口路線受制於地緣政治與海運風險,確保糧食自主和糧食安全是維持社會穩定與國家韌性的關鍵。

我們可以進口水果、飲料甚至休閒食品,但絕不能對主食鬆手。一個國家若不能掌握自己的主食供應,就不可能真正自主。

台灣不缺價格競爭,只欠產業升級與清晰政策

我理解政府在美中角力下承受巨大談判壓力,也認同爭取關稅讓利對部分產業有其必要性。然而,在制定戰略時,應該堅持以下三項原則:

  1. 稻米列為紅線項目,不納入任何關稅減讓談判;
  2. 維持現行稻米配額制度與關稅保護機制;
  3. 比照韓國,尋求替代談判籌碼,如生質能源用玉米等非糧食用途項目。

同時,政府也應同步強化國內稻米產業的競爭力,包括碾米加工升級、冷鏈物流改善、外銷通路開發,以及新世代青農培育與輔導,讓台灣稻米產業既能穩定內需,也能走向全世界。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