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疫情第七天,全國仍僅梧棲單一個案,但為求保險,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框列 571 個高風險牧場,接下來需每日監控。豬隻仍處禁運禁載,每頭豬平均日增 0.6 公斤,目前禁令共達 15 天,豬農收入減少支出大增,養豬協會呼籲政府予補助。行政院表示,正在研擬配套措施,近期公布。

非洲豬瘟首例爆發時間,可能早於台中市公布時間
台中市昨(27)日提出初步疫情調查報告,卻發現豬隻死亡時間與數字「兜不攏」。先前台中市通報,第一起染病豬隻死亡時間為「10 月 10 日」,但實際出示的病豬化製(撲殺)數字,與三聯單回報數量存在落差。
防檢署企劃組組長林志憲表示,第一例日期可能早於 10 月 10 日。防檢署企劃組副組長洪宗林則認為,很可能最早 9 月便出現死亡案例。亦即,自 9 月開始,很可能就有病豬離開梧棲案場,進入其它關聯牧場或宰殺進入市場,疫病外擴的範圍或許也超過原先估計。
因病毒因病毒潛伏期為 15 天,即使發病期早於 10 月 10 日,目前均已超過潛伏期,而全國豬場 PCR結果均為陰性,從結果來看疫情並未因此擴大。不過應變中心表示,明(29)日將召開專家會議,並需進行第二次疫情調查。

牧場「異常死亡」警戒比例,由3%上升至 2%
防檢署署長杜麗華表示,過往「異常死亡」會依據登記飼養頭數進行分級,若以本次案例場為例,登記 300 頭的豬場,設定異常死亡比例為 3 %,亦即若某一案例場豬隻死亡數量超過 9 頭,便進入警戒。而防疫原則為「料敵從寬」,因此必須加大盤查範圍,10 月 25 日已把 3 %下調為 2%,下調後,全台共「 35 場」進入警戒。
這 35 場中,有 21 場為「非重大疾定死亡」,例如:下痢(PED)、藍耳病(PRRS)、豬放線桿菌肺炎 (APP),獸醫所所長鄧明中說明,目前檢驗結果均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陰性。針對另外的 14 場,防檢署將視情況進行採檢。

防檢署擴大疫調,鎖定「次一層關聯場」
因病毒有 15 天的潛伏期,台中梧棲案例場清消至今,環境中仍有 2 處病毒核酸陽性,分別為種公豬區和飼料區。林志憲表示,該案例場附近仍有閒雜人等,以及流浪動物進出,也希望台中市政府確實管制。此外,環境中的檢體仍是病毒核酸陽性,台中市政府仍應持續清潔消毒。
杜麗華表示,經全國 5441 家養豬場訪查後,第一階段僅台中梧棲一個「孤例」,但為達清零、恢復非疫區,接下來會採取更多精進措施。首先將養豬場分級,距離案例場半徑 5 公里內的牧場、登記在案廚餘養豬戶以及先前蒸煮流程違規者,都被列為高風險豬場。
林志憲說明,高風險豬場共 571 場,接下來必須每天確實消毒、確認場內豬隻健康狀況,各地縣市政府也會確認豬隻有無異常死亡;今日也已對全國豬隻屠宰場、肉品市場擴大消毒,重點鎖定豬隻繫留區、廢棄物貯存區。
除了消毒,防檢署也擴大疫情調查,鎖定「次一層關聯場」。林志憲說明,與案例場直接接觸的牧場、屠宰場及肉品市場,為關聯場,次一層關聯場包含接觸關聯養豬場的其他牧場、屠宰場、肉品市場及化製場,疫情調查時段為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22 日。
禁運禁宰讓牧場豬滿為患,現金流有危機
目前全國豬場仍處於禁運禁宰,雲林縣養豬協會副理事蔡德福說明,養豬產業鏈綿長,小至仔豬、大至肉豬,天天都在長大,平均每頭豬一天會增重 0.6 公斤,較大的肉豬體重增幅甚至可達 1 公斤,通常肉豬成長至 120 公斤便為可出貨的「規格豬」,禁運禁宰 15 天將讓肉豬增至 130 公斤以上,屆時體型長而大,不利於屠宰線作業。
假若禁運時間拉長,豬舍內也將豬滿為患,蔡德福表示,養豬場形態可分為一貫場、母豬場及肉豬場,肉豬場內僅有肥育階段的肉豬,禁運禁宰期間稍稍擠一下,還可勉強容納,但一貫場和母豬場則不同,一貫場和母豬場均有母豬和仔豬,一貫場更有肉豬,母豬每 114 天產仔一次,每胎至少 10 頭小豬,若在禁運禁宰期間生產,即便小豬增重慢,但數量一多,養豬場空間、環控等設備將難以支應。
蔡德福坦言,禁運禁宰拉長至 15 天,他原訂 200 頭豬送拍賣,預計進帳 200 萬元,但現在成了未知數,在此期間仍要支出工人薪資、飼料費用、電費等,財務稍次的的養豬場得去農會申請貸款。
養豬協會呼籲,禁載禁運影響生計,農業部應提供飼料補貼、低利貸款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今日拜會民進黨黨團,發出共同呼籲,呼籲農業部針對舊貸予以放寬,並規劃提供專案農貸利息補貼措施,並針對全國共 21 處肉品市場提供之毛豬承銷人名冊與傳統肉攤,遭禁運禁宰影響,要求經濟部至少提供每人每日 1000 元補貼。此外,禁止廚餘養豬期間也應針對 35 公斤以上的土黑豬牧場,給予廚餘轉飼料的價差補貼。
對於飼料補貼和低利貸款方案,杜麗華說明,第一階段是緊急防疫,第二階段會處理受影響的產業相關問題,目前行政院還正在盤點、擬定相關方案,後續再公布。
農業部:奈米養豬場無須再清查,基層:恐成防疫黑數
近期諸多縣市自主宣布永久禁止廚餘養豬,中央是否會明令禁止?對此,農業部與環境部均無正面答覆,僅表示「需整體規劃」。
現行豬隻飼養 19 頭以下者無需登記,地方政府視為防疫黑數,2018 年,全國曾針對 19 頭以下零星飼養戶進行清查,農業部是否會再次啟動?對此,農業部畜牧司司長李宜謙回應,各地方政府有長期列管豬隻飼養頭數 19 頭以下的小豬場,因此無需再清查。
對比畜牧司,地方政府反而戰戰兢兢,因為迷你養豬戶數量隨時滾動,現在列管,下個月可能又會異動。記者也訪問養豬頭數少於 19 頭以下的小豬場,對方表示一直都用廚餘養豬,未來也將繼續,並不知道 200 頭以上才可用廚餘養豬。顯見現場狀況恐與農業部掌握的不盡相同,據悉,南部已有縣市展開清查行動、超前防疫部署。










